小班、中班、大班有什么不同?
一、年龄不同
小班:学生年龄在3-4岁之间;中班:学生年龄在4-5岁之间;大班:学生年龄在5-6岁之间。
二、学情特点不同
小班:小班孩子主要还处于感觉器官上,需要老师更多的示范与引导;中班: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大班:大班的学生可以更为自主的活动了,老师只要稍加指导。
三、学习内容不同
小班:小班的孩子主要是学习养成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如吃饭、睡觉以及如厕等等。
中班:初步养成幼儿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初步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表演,并能从中体验快乐,关心社区生活,初步了解社区的人文环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谦让和分享,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等等。
大班:大班的孩子已经养成了基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数学和语文基础知识。
扩展资料:
特性
1、基础性、启蒙性
从教育体制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是整个学制的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现时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因此幼儿课程不寻求传授知识的高深、系统,只需让幼儿体验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她们周围的世界,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个性和品质。
2、全面性、生活性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性。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生活,课程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生活。
3、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理解事物,对世界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幼儿的这种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构成成分。在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是幼儿理解世界的基础。
4、潜在性
与中小学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课程的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当然,中小学课程也存在隐性课程,但毕竟显性课程的力量要强大的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