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专注力的重要性
幼儿专注力的重要性
幼儿专注力的重要性,好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努力,家长要与孩子一起面对,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是很多孩子的发展目标,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分享幼儿专注力的重要性方法。
幼儿专注力的重要性1
一、专注力的作用和重要性
专注力是以意识的主动使用为基础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意识的主动使用将决定幼儿的学习生活品质。意识的主动集中使用可以使得人的感官神经系统像一盏探照灯一样直指目标,并过滤掉无序和无用的信息,使得信息处理的通路被打开,获得即时反馈,并循环往复出现正反馈,使得人的思维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速度得到提升,专注力是人受用一生的无价资源。
二、排除干扰专注力的元素—内在失序导致精神熵
内在失序是当自我接受的资讯和既定的意图发生明显冲突,导致自身专注使用意识出现极为不利的局面,包括明显的痛苦、恐惧、愤怒、焦虑等现象。这种内在失序的现象也可以称为精神熵(借用物理学名词,代表系统的混乱程度),将导致自我解体使得效率大打折扣。而精神熵的反面就是专注力(负熵),幼儿接收到的资讯和目标亲和,精神能量就会源源不断,积极的反馈强化了自我,使得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照顾内心和外在环境的平衡。
(一)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自我意识,为其提供诸多产生和使用意识的可能性,形成自我意识觉醒和专注力的工作循环。
自我代表生活经历点滴建立起来的目标的先后次序,专注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专注力取决于运用精神能量的方式,牵涉到具体的目标和意图。为幼儿创造大量接触自然、生活环境;参与文化、体育活动;使用探索、理性思维,甚至人类经济、政治、军事活动的场合,将帮助幼儿理解和定位自我,增加自我的复杂性,了解自然和社会规则,展示更多引发专注力的触发点。
(二)引导幼儿区分享乐和乐趣,并正确认知到专注力带来的乐趣比生物本能获得满足的享乐更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
享乐是幼儿期生活的基础,是肉体本能需求引发精神熵(如饥饿引发的焦虑)之后恢复秩序的环节。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无法带动心灵的成长,不能增加自我的复杂性。享乐的体验也能带来乐趣,但无需耗费精神能量,但乐趣的产生必须依赖于专注力的使用,享乐的片刻转瞬即逝,不能带动自我成长。幼儿天生具备从专注中体验到乐趣的能力,但非常容易受到父母及外界强制性和功利性的影响,甚至产生排斥情绪。应该为幼儿创造无杂音的宽松认知环境,规避过于简单的目标—物质满足奖惩体系,避免幼儿形成狭隘的自我满足的回馈习惯。
(三)挑战性局面的控制权--为幼儿创造适当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是专注力产生的关键
真正为人带来乐趣的并不是专注本身,而是在相对艰难有挑战的状态下控制局面的感觉,幼儿喜欢在崎岖的路面行走,喜欢捉迷藏都是这种感觉的体现。适当放弃生活常规所提供的保护,否则不会体会到控制的感觉。作为家长需要为幼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设定一些障碍,激发幼儿自主、自我和控制局面的欲望,而不是一味避免环境的不良刺激。
(四)目标不假外求—家长要避免将自身意识形态投射到幼儿身上
真正能够使用意识专注力提高生命质量的事情在过程和回报结果之间并不存在强相关。比如喜欢打乒乓球的球迷真正的乐趣并不是输赢本身,而是运动过程。家长在教育幼儿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将结果的权重放大,因为幼儿成长结果的最终反馈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决定的,家长无法控制,因此本身难免将自身价值观投射到幼儿身上。比如家长刻意为了将幼儿培育成为行为良好的公民而与幼儿沟通就是过于看重结果,需要调整为体会跟幼儿的沟通乐趣而与之探讨。当然,幼儿的活动很多时候不是纯粹的结果导向,也不是纯粹的过程导向,而是两者的结合,家长需要积极引导幼儿发现过程之美,过程的激动人心。特别是对于艺术和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是无法预测结果的,那么家长需要引导幼儿的能力便是规划艺术和科学过程的方向,以及识别这种无结果导向的实验的具体进度。
(五)引导幼儿形成自得其乐的性格—专注力产生的保障
过分的自我中心将导致人以自身利益作为投影来看待周围资讯,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其是否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除非有立竿见影的好处,否则难以去关注。而专注力的发生恰恰很多时候需要人处于无我的状态之下,只对客体本身的美发生兴趣。因此过分的自我中心将导致专注失败。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降低幼儿对于遵守社会规则或者迎合他人而得到奖励的预期,使得幼儿清楚自身的乐趣不是来自于他人的赞赏和互动,而仅仅来自于和自然、具体事件、自身需求的`对话,来自于自我的发现和认知。
三、家长需要尽力阻挡外在社会环境对幼儿专注力的不良影响
中国社会在近现代出现明显的“失范”现象,人们往往在什么可以做和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之间混淆不清,靠社会规则建立意识秩序的人就会感到焦虑。所以,家长在家庭环境中间需要营造明晰的规则架构,有助于幼儿产生专注的最优体验:第一是清晰,幼儿需要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而且目标和反馈都毫不含糊。第二是重视,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所作的事,具体的感受和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好成绩。第三是选择,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得准备好承担后果。最后是挑战,也就是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循序渐进的行动机会。
最后总结,父母对待婴儿的方式,很可能在人生开端就决定了他们日后控制专注力的难易。
幼儿专注力的重要性2
1、 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当孩子能够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去探求未知的东西,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经常喜欢搭积木的孩子更容易掌握组合与分解的知识技巧,这可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2、 有助于提高孩子对某事的兴趣
注意力集中能让孩子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能更为有效的获取并消化知识,让孩子觉得学习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从而爱上学习。一旦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面的时候,孩子就会慢慢的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进行学习,遇到困难也能够迎难而上。
3 、对锻炼孩子的毅力有帮助
当孩子热衷于某一件玩具并长时间摆弄时,不知不觉中也锻炼了他的恒心和毅力。注意力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散漫的习惯,能够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
4 、可以激发孩子潜藏的好奇心
当孩子注意力集中时,就可以深入地思考问题。比如孩子在搭积木时,开始可能只会往上码高。逐渐地,他会试着往左右搭,或组成新的图形。
5、 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由于能够专心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更容易获得满意的结果,更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再得到父母的夸奖,孩子就会更加自信。
6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注意事项
1、孩子的专注力因年龄而异,不要强求。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专注力是不一样的,越小的孩子能够专注的时间越短。一般情况下,3岁孩子能集中注意5分钟,4岁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钟,5~7岁的孩子15分钟,7~10岁的孩子20分钟,10~12岁的孩子25分钟左右,12岁以后的孩子集中注意力半个小时左右。所以“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对于三岁以下的小宝宝来说,已经很不错啦。 2、每次延长一点时间。 如果刚开始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不要一下子定很高的标准,先是2分钟,然后3分钟,5分钟,每次延长一点点。做游戏,讲故事,看书,都可以如此。 3、不能急功近利,注意劳逸结合。 有些家长看见孩子坐不下来,就对孩子喊:“不要乱跑”、“不要乱动”等等,这都是无效的教育方式,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别着急,孩子需要你的耐心,和有效的“刺激”。另外,注意劳逸结合,学校上课都还有课间休息啊,所以,适度的放松,让孩子和你一起唱唱歌、做做操,缓解疲劳
幼儿专注力的重要性3
观察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是智商不够或有差别,而是专注力不集中,这使得他们不能专注于某一件事上,在课堂上容易分心,总是心不在焉,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课堂上的学习,最终使得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因为专注力不集中使得学习成绩差,经常遭到批评所以也造成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
科学研究发现,事实上,两个同年龄的孩子在智商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但在两人的专注力集中程度不一样时,他们经过测试后的结果也会大有不同的。专注力相对集中的孩子比集中程度较差的孩子,测试结果得分高出了31.5%,其中我们能看到专注力集中与否对孩子能直接产生了差距。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一心二用。如果我们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全身心投入。如果我们想把事情做好,但我们却做到到把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上面最后我们可能会一事无成。专注力的培养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小时候就开始训练他们的专注力,这样他们就有助于养成专注力的好习惯。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培养专注力最好的方法是和兴趣相结合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想我们自己,当我们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时,我们总是能投入大量的热情、专注和奉献。孩子也是。当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也会非常专注。孩子对事物越感兴趣,他的专注力就越容易形成。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大部分的孩子在做某些事情时总是心不在焉,容易受到周围的事情影响,但他们却能极其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专注的程度甚至是你叫唤他,他都听不到的程度了,这个程度可以说是去到全神贯注。因此,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爱好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2、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需要你为之创造
一个良好环境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吧,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想想看环境也很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嘈杂的环境、关系不正常的家庭成员、杂乱无章的室内环境,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其实在这种种环境下,孩子的心里会有很不安的,这些干扰因素会分散孩子的专注力,所以我们应该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当平时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应该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问孩子是不是需要喝水、要不要吃点水果等无关重要的事件影响着孩子。如果孩子渴了他自己会去找水喝,如果饿了也会自己去找吃的。但父母老是打断孩子的话,就会分散孩子的专注力,甚至影响了孩子做事情连续性了。
3、功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敏敏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有一次班主任给妈妈打电话:敏敏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也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按时完成作业,担心她的学习会跟不上了。挂完电话后,妈妈没有批评敏敏,而是和爸爸一起去观察敏敏的作业习惯。原因是敏敏做作业的时候过于分心,所以导致了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算是找出问题的原因,妈妈就开始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做准备了。
妈妈下班回家后并没有立即要敏敏写作业,而是让敏敏尽情的玩耍。但这是有条件的,敏敏的作业必须要在妈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必须保证作业的准确性。因此,敏敏一定要非常用心,确保工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准确无误。果不其然,从那以后,敏敏学习的时候,她更加用心了,不会再边写边玩了。同时,写作速度也有了明显提高,作业的质量也上来了。后来,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反馈,敏敏无论是上课听课,还是自习课写作业,都很少在课堂上走神了。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孩子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不允许一边做作业一边玩,只有专心做好一件事,才能保证学习质量。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欢写一会儿,玩一会儿,不妨试试敏敏妈妈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