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得到理解,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你被别人误解过吗?
误解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吧?像极了一块石头压在心头。
那么,当被别人误解时,你又会怎么办呢?
毋庸置疑,你一定会诚恳地向对方解释,真切地说明真相,郑重地道出原委。
直到对方露出了微笑,真心地和你说道,热情地和你拥抱,你那块石头才轰然落地。
你在向对方不停地解释真相和原委,其实,这只是表面因素。
而根本、内里、实质的要素,则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你看似是在解释说明,实则是在寻求情感安慰。
解释不解释,这是小事,只要对方能理解你了,这才是大事!
还是财经作家水木然说得好呀:
人们最想表达的,永远都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蒋琬,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宰相。
他的下属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辞。
蒋琬每次对杨戏说话,杨戏都是只应不答。
按常理来看,蒋琬对杨戏说话,杨戏应该恭恭敬敬、和和气气、认认真真地聆听才对。可杨戏竟然只点点头,却不说一话。
杨戏你做得太不对了吧:
其一,你目无上级,不尊重领导!
其二,你没有礼貌,傲慢自大!
这不,有个人就看不惯了,在蒋琬面前嘀咕:
“杨戏这厮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可蒋琬,就是“蒋琬”,不仅能做宰相,更能胜任宰相。
蒋琬淡然一笑,说:
“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
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
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
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我想,若 杨戏听了的话,也定会感激得涕泗横流,感恩戴德,朗声道:
“ 知我心者,宰相呀 !”
杨戏不善言辞,但不代表心里也空空如也。
杨戏心里很丰富,只不过是,不喜欢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或者,不爱表达而已。
而宰相蒋琬呢,不仅大度宽容,更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理解,去懂得,去安慰。
知人为下,知心为上。
杨戏得到了蒋琬的理解,自然心满意足,开朗愉悦。
假如,蒋琬不懂得、不理解杨戏,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打击和疏远杨戏。
你说,杨戏心情能好吗?
张爱玲说过: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而蒋琬呢,因为懂得,所以理解。
人不管怎么表达,不管怎么解释,最终的结果,只有一条,那就是渴望被认知,渴望被理解,渴望被重视。
若怎么表达和解释,别人仍不理解和懂得的话,千种感受,万般滋味,真是难于人言呀!
有的,甚至以死来明示!
俄国作家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里的 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一个美好的晚上,切尔维亚科夫怀着美好的心情,在剧院里看戏。
打喷嚏时,他不小心把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身上。
惟恐将军怪罪,切尔维亚科夫一而再,再而三地赔不是,道歉,请求原谅。
最终呢,弄得将军极不耐烦,忍无可忍,大发雷霆。
切尔维亚科夫呢,在紧张、恐惧、抑郁、痛苦中,一命呜呼。
难道将军真的不理解吗?
不,理解!
可不理解的却是 切尔维亚科夫自己!
切尔维亚科夫误以为将军不理解,极度渴望被将军理解,以此来寻求一个心理安慰。
最终呢, 越想渴望被理解,就越发解释澄清,可没成想,竟陷入一个死循环中。
结果呢,切尔维亚科夫被自己的坏心情硬生生给夺走了宝贵的性命。
可见,一个人,若能得到了别人的理解和懂得,得是一件多么幸福和荣耀的事呀!
人际交往中,不管你表达多少,解释多少,最想表达的,永远都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这句话说得真妙:理解万岁!
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些大度,多些容忍,多些理解,多些懂得。
如此的话,人与人之间会更和谐,更融洽,更团结,更温暖,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