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杂谈:大道至简
展开全部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道德经》第七十章
老子的治国理论,就两个字,无为。要达到无为,统治者要修身,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可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天下的君侯无人理解,无人实行,逼得老子一声长叹,骑青牛出函谷关而去……
人心有贪、烦、畏。有贪,多求多欲;有烦,情绪不定;有畏,爱恨生矣。修身者,定心也。定心,是要与自我战斗,自我,是比任何敌人更不易战胜的敌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啊。尤其对于君侯们来说,锦衣玉食,美女成群,楼台亭榭,美不胜收,这样奢靡的生活,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老天给的。你要他收敛欲望,放弃奢华,戒色戒贪,去守淡泊,你还不如叫他去死算了。
有一次在中部某城市去歌厅消遣。一位同事被主持人请上台,主持人问:“抽烟吗?”答曰:“不抽。”问:“喝酒吗?”答曰:“不喝。”问:“抽烟吗?”答曰:“不抽。”问:“赌钱吗?”答曰:“不赌。”最后问:“嫖吗?”答曰:“不嫖。”主持人怒骂:“你活着干嘛,死了算了。”台下欢声雷动,掌声一片。
以为这个对话是主持人的创作,不曾想其来有本。曾经读过一篇林彪老部下回忆林彪的文章,篇名叫《老部下回忆林彪 ,他生活的就像个苦行僧》,文中谈到,林彪不苟言笑,但偶尔也幽默一回。在一次战斗结束后,林彪到抚顺参加东北局会议,在饭馆吃过饭,不知兴从何来,林彪讲了一个笑话。
苏联人:“喝酒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抽烟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嫖女人吗?”中国人:“不。” 苏联人:“那活个什么意思呢?”
这个笑话的内容与歌厅主持人和顾客的对话内容如出一辙,只是效果大不一样。歌厅里掌声一片,笑声连连;可林大帅说过后,只有自己笑,其他人大气不敢出,面面相觑。
纵欲与享乐是跨省界、跨国界、跨种族的。
孔子也曾感叹:“莫我知也乎?”没有人了解我呀!孔子一辈子都在宣讲仁和礼。虽然从最终的来源以及具体的内涵来看,孔子与老子的学说有明显的差别,一个要有为,一个要无为。但有为也好,无为也罢,都需要修德。
关于德的内涵,两大学派有很大的差别,但至少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主张寡欲。孟子说得更清楚了,“养心莫甚于寡欲” 。但是,孔子、老子、孟子在统治者面前都吃瘪,为什么?天下那么多好东西你叫我不享受?真是迂腐。搞到后来,荀子搬出礼法来,强调这是先王之法,要求君侯们以礼法自律。他的弟子李斯、韩非子反其道而用之,终于搞出大受始皇帝欢迎的集大成之法家学说。这个学说,公开的说人性是恶的,所以要严刑峻法;公开的说君王的权力是不容他人窥视的,君主采用法、势、术驾驭臣下、奴役百姓也是天经地义的。两千年来,最受人君欢迎的其实是这个学说,儒家不幸做了挂羊头、卖狗肉的那个羊头,而道家成了包裹狗肉的废旧报纸。
唉,难怪老子要骑牛走了,孔子也没辙,周游列国十四年之后也不得不歇了,还是安下心来,教书“骗”人吧。孟子的道路与孔子一样,四处游说也没有什么成效,还被司马迁嘲笑“迂阔而远于事情”。庄子比较绝,一辈子学乌龟在烂泥里打滚,好不逍遥。真是中国人的大不幸!
虽然老子失意出关,但他对自己的理论是非常自信的,“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我的理论有宗旨,有纲领,你们这些尸位素餐、不学无术的笨蛋,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大道。“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老子仍然不忘奉劝统治者,能够理解、实行我的理论的人太少了,但一旦按我的办法去搞,一定会受天下人敬重。
老子一方面有理论上的自信,一方面也有清醒的认识,“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虽然我不受待见,但我怀藏的是宝玉,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老子的自信是有理由的,他的预言是正确的。《道德经》是本救世奇书,据说,它被翻译成外文的数量,仅次于《圣经》。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千年万年算什么,只要未来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学说,哪怕百万年千万年之后,与我早上发布,晚上就遇到了知音,有何区别呢?
在大圣大哲的眼里,时间空间根本不当回事。说到时间,几千年的大椿树和几秒钟就消亡的菌类,生命是一样的;说到空间,地球不过是仓库中的一粒米而已。时间、空间为什么在大圣大哲眼里不值得太多考虑,因为在他们看来,道才是长存的,人的肉体可以朽败,万物可以损毁,但道永远不朽。对于人类而言,悟道行道的智能才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此智能就从两个字开始:“寡欲”。
大道至简。
老子的治国理论,就两个字,无为。要达到无为,统治者要修身,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可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天下的君侯无人理解,无人实行,逼得老子一声长叹,骑青牛出函谷关而去……
人心有贪、烦、畏。有贪,多求多欲;有烦,情绪不定;有畏,爱恨生矣。修身者,定心也。定心,是要与自我战斗,自我,是比任何敌人更不易战胜的敌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啊。尤其对于君侯们来说,锦衣玉食,美女成群,楼台亭榭,美不胜收,这样奢靡的生活,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老天给的。你要他收敛欲望,放弃奢华,戒色戒贪,去守淡泊,你还不如叫他去死算了。
有一次在中部某城市去歌厅消遣。一位同事被主持人请上台,主持人问:“抽烟吗?”答曰:“不抽。”问:“喝酒吗?”答曰:“不喝。”问:“抽烟吗?”答曰:“不抽。”问:“赌钱吗?”答曰:“不赌。”最后问:“嫖吗?”答曰:“不嫖。”主持人怒骂:“你活着干嘛,死了算了。”台下欢声雷动,掌声一片。
以为这个对话是主持人的创作,不曾想其来有本。曾经读过一篇林彪老部下回忆林彪的文章,篇名叫《老部下回忆林彪 ,他生活的就像个苦行僧》,文中谈到,林彪不苟言笑,但偶尔也幽默一回。在一次战斗结束后,林彪到抚顺参加东北局会议,在饭馆吃过饭,不知兴从何来,林彪讲了一个笑话。
苏联人:“喝酒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抽烟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嫖女人吗?”中国人:“不。” 苏联人:“那活个什么意思呢?”
这个笑话的内容与歌厅主持人和顾客的对话内容如出一辙,只是效果大不一样。歌厅里掌声一片,笑声连连;可林大帅说过后,只有自己笑,其他人大气不敢出,面面相觑。
纵欲与享乐是跨省界、跨国界、跨种族的。
孔子也曾感叹:“莫我知也乎?”没有人了解我呀!孔子一辈子都在宣讲仁和礼。虽然从最终的来源以及具体的内涵来看,孔子与老子的学说有明显的差别,一个要有为,一个要无为。但有为也好,无为也罢,都需要修德。
关于德的内涵,两大学派有很大的差别,但至少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主张寡欲。孟子说得更清楚了,“养心莫甚于寡欲” 。但是,孔子、老子、孟子在统治者面前都吃瘪,为什么?天下那么多好东西你叫我不享受?真是迂腐。搞到后来,荀子搬出礼法来,强调这是先王之法,要求君侯们以礼法自律。他的弟子李斯、韩非子反其道而用之,终于搞出大受始皇帝欢迎的集大成之法家学说。这个学说,公开的说人性是恶的,所以要严刑峻法;公开的说君王的权力是不容他人窥视的,君主采用法、势、术驾驭臣下、奴役百姓也是天经地义的。两千年来,最受人君欢迎的其实是这个学说,儒家不幸做了挂羊头、卖狗肉的那个羊头,而道家成了包裹狗肉的废旧报纸。
唉,难怪老子要骑牛走了,孔子也没辙,周游列国十四年之后也不得不歇了,还是安下心来,教书“骗”人吧。孟子的道路与孔子一样,四处游说也没有什么成效,还被司马迁嘲笑“迂阔而远于事情”。庄子比较绝,一辈子学乌龟在烂泥里打滚,好不逍遥。真是中国人的大不幸!
虽然老子失意出关,但他对自己的理论是非常自信的,“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我的理论有宗旨,有纲领,你们这些尸位素餐、不学无术的笨蛋,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大道。“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老子仍然不忘奉劝统治者,能够理解、实行我的理论的人太少了,但一旦按我的办法去搞,一定会受天下人敬重。
老子一方面有理论上的自信,一方面也有清醒的认识,“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虽然我不受待见,但我怀藏的是宝玉,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老子的自信是有理由的,他的预言是正确的。《道德经》是本救世奇书,据说,它被翻译成外文的数量,仅次于《圣经》。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千年万年算什么,只要未来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学说,哪怕百万年千万年之后,与我早上发布,晚上就遇到了知音,有何区别呢?
在大圣大哲的眼里,时间空间根本不当回事。说到时间,几千年的大椿树和几秒钟就消亡的菌类,生命是一样的;说到空间,地球不过是仓库中的一粒米而已。时间、空间为什么在大圣大哲眼里不值得太多考虑,因为在他们看来,道才是长存的,人的肉体可以朽败,万物可以损毁,但道永远不朽。对于人类而言,悟道行道的智能才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此智能就从两个字开始:“寡欲”。
大道至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