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别再缺席孩子的成长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文‖CF先森
最近,一张“爸爸的成绩单”的照片从微博火到朋友圈
“今日收到女儿给我的成绩单。60分爸爸,惭愧啊”成都的申先生羞愧的说道,这张成绩单是他6岁的女儿写给他的。
6岁的女儿在成绩单上控诉爸爸:“挂电话,生日不在,玩手机,还有演出没来看我、、、”
每一条都深深触动了申爸的心,申先生坦言,平常工作很忙,给女儿的时间很少,以为自己努力工作给女儿更好的生活才是王道,而且一直以为妻子在家里可以陪女儿,自己要做的只是赚钱而已。
爸爸们,上述的情况您觉得熟悉吗?
不可否认,在中国大的社会背景下,“男主外,女主内”、古代对妻子的称呼为“内人”等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可能对我国父亲的教育参与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居于主导地位,父亲常充当母亲的辅助者与支持者[1]
可父亲的作用难道只是局限于作为孩子的提款机这么简单吗?
研究表明, 父亲教育参与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具有独立于母亲教育参与的独特贡献。
1 父亲教育参与对幼儿社会适应的独特作用
虽然身处我国强烈的文化背景下,母亲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可父亲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一方面,家庭系统理论认为, 父亲的参与可以使母子关系扩展为父、母、子三方关系,只有当三方都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关系,家庭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2]。;
另一方面, 在对幼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影响上,父亲教育参与具有独特作用 ,所谓受中国传统思想“子不教,父之过”等的影响,使得很多父亲更为关注幼儿出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且在不少家庭中只有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才能得到父亲更多的关注和管教, 此时的父亲作为幼儿眼中绝对的权威来教育、引导幼儿,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减少能够起到与母亲教育参与不同的作用。【3】
2 父亲对女儿的择偶偏好的影响。
父亲作为女儿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会对其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4]。
研究证明父亲对女儿择偶偏好的影响会受到父女关系质量的调节。
也就是说,在短期择偶的情况下,父亲缺位会使女儿强烈的偏好男性化面孔,在长期择偶条件下,父亲缺位会使女儿较少地偏好男性化面孔;
在被试没有伴侣的情况下,父亲缺位的女儿会更加偏好女性化的男性面孔,而在有伴侣并且与伴侣关系良好的情况下,父亲缺位的女儿并未表现出对异性面孔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偏好。[5]
在女儿与父亲高质量的关系中,父亲可以为女儿日后与男性的相处打下一个好的基础[23]。
同时,父亲与女儿的积极互动不仅能够增加其社会适应性,对于其性别角色发展甚至恋爱和婚姻的稳定性也具有积极作用[6]。
3 父亲缺位影响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者分别以不同国家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即认为父亲缺位对子女的身体健康具有消极影响。
对于身体健康:有研究证明那些没有和亲生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比那些一直和亲生父亲在一起生活的孩子更容易患病[7];
Hagen 等人在 2001 年以发现父亲缺位的孩子更容易感染体外寄生虫[8];
对于心理健康:父亲缺位是一种会影响子女身心发展的社会心理压力[9]。
著名的心理分析师鲁格·肇基结合多年的临床案例指出,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对自己父亲各种各样的美好期待。
而父亲缺位会使得这种美好期待没有机会得到满足,孩子可能会因此而极度痛苦甚至会长期沉溺于这种痛苦中无法自拔而出现精神症状[10]
4 父亲缺位对于子女青春期的提前以及对异性交往和态度的影响[11][12]
有研究表明,父亲缺位带给女儿的社会心理压力对女儿青春期的提前具有刺激作用[13] 。
在童年时代频繁的更换生活环境与女孩的月经初潮的提前以及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第一次怀孕的提前,更多的伴侣,短时间的婚姻都是相关的[14]。
父亲缺位影响子女的择偶以及其与异性交往或者恋爱时的态度。对父亲缺位被试来说,内心对父爱的渴望会影响其与男性的正常交往。
有研究者比较了完整家庭中的女孩和父亲缺位家庭中的女孩在与男性交往时的状况,结果 发现父亲缺位家庭中的女孩在与男性相处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感[15]
对处于青春期或者刚成年的女性来说,父亲是她们的保护者,对于父亲缺位家庭的女儿来说,她们更希望尽快找到一个男性代替父亲来保护自己[16]
所以在父亲缺位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面对坚持他们这种偏好,她们更容易妥协,即使潜在配偶并不那么符合其内心的择偶标准,她们也会勉强接受,但同时,她们也比父亲在位家庭中的女儿更容易抓住某个人不放 。
这样情景往往会使父亲缺位的孩子承受更多来自于对异性交往的压力。
此文完结
by the way,关于父亲参与孩子成长的问题上有什么需要交流的吗,期待与您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RoyKM,BuckmillerN,McDowellA.Togetherbutnot“together”: Trajectories of relationship suspension for lowincome unmarried parents. Family Relations, 2008, 57(2): 198-210
【2】
MinuchinP.Familiesandindividualdevelopment:Provocationsfromthefieldoffamilytherapy.ChildDevelopment, 1985,56(2):289-302
【3】
刘丽莎,李燕芳,吕莹,李艳玮.父亲参与教养状况对学前 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
【4】韩瑞婧.女大学生择偶偏好受父亲形象影响的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5】Boothroyd, L. G. & Perrett, D. I. Father absence, parent-daughter relaeionship and parter preferences.Journal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08, 6 (3) : 187–205.
【6】 Pfifher.L.J.,Meburnett,K. & Rathouz, P .J. Father absence and familial antisoci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1, 29(5) : 357-367.
【7】 Flinn,M.V.,&England, B.G. Social economics of childhood glucocorticoid stress
response and health.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1997,102(1) :
33–35.
【8】Hagen. E. H., R.H. Hames , N.M. Graig, M.T. Lauer, and M.E. Price . Parental investment and child health in a Yanomano village suffering short-term foodstress. J. Biosoc .Sci. 2001, 33(4) : 502-528.
【9】 Belsky, J., Steinberg, L., & Draper, P. Childhood experience, inter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ve strategy: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socialisation.Child Development,1991, 62 (4) : 647-670.
【10】[4] (意)鲁格·肇基著.张敏,王锦霞,米卫文译. 父性. 北京:世界图书出
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5 , 6 , 2–5.
【11】 Bogaert, A. F. Age at puberty and father absence in a national probability sampl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5, 28(4) : 541–546.
【12】 Alvergne, A., Faurie, C., & Raymond, M. Developmental plasticity of human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 effects of early family environment in modern day France.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2008, 95(5) : 625–632.
【13】] Ellis, B. J. Timing of pubertal maturation in girls: an integrated life history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4, 130(6) : 920-958.
【14】 Quinlan,R.J.Father absence, parental care, and fe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03, 24(6) : 376–390.
【15】Hetherington, E. M. Effects of Father Absence 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t Daughte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2,7(7) : 313–326.参考文献
45
【16】 Sabine Hoier. Father absence and age at menarche : A test of four evolutionary models. Human Nature, 2003, 14 (3) : 209–233.
最近,一张“爸爸的成绩单”的照片从微博火到朋友圈
“今日收到女儿给我的成绩单。60分爸爸,惭愧啊”成都的申先生羞愧的说道,这张成绩单是他6岁的女儿写给他的。
6岁的女儿在成绩单上控诉爸爸:“挂电话,生日不在,玩手机,还有演出没来看我、、、”
每一条都深深触动了申爸的心,申先生坦言,平常工作很忙,给女儿的时间很少,以为自己努力工作给女儿更好的生活才是王道,而且一直以为妻子在家里可以陪女儿,自己要做的只是赚钱而已。
爸爸们,上述的情况您觉得熟悉吗?
不可否认,在中国大的社会背景下,“男主外,女主内”、古代对妻子的称呼为“内人”等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可能对我国父亲的教育参与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居于主导地位,父亲常充当母亲的辅助者与支持者[1]
可父亲的作用难道只是局限于作为孩子的提款机这么简单吗?
研究表明, 父亲教育参与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具有独立于母亲教育参与的独特贡献。
1 父亲教育参与对幼儿社会适应的独特作用
虽然身处我国强烈的文化背景下,母亲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可父亲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一方面,家庭系统理论认为, 父亲的参与可以使母子关系扩展为父、母、子三方关系,只有当三方都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关系,家庭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2]。;
另一方面, 在对幼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影响上,父亲教育参与具有独特作用 ,所谓受中国传统思想“子不教,父之过”等的影响,使得很多父亲更为关注幼儿出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且在不少家庭中只有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才能得到父亲更多的关注和管教, 此时的父亲作为幼儿眼中绝对的权威来教育、引导幼儿,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减少能够起到与母亲教育参与不同的作用。【3】
2 父亲对女儿的择偶偏好的影响。
父亲作为女儿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会对其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4]。
研究证明父亲对女儿择偶偏好的影响会受到父女关系质量的调节。
也就是说,在短期择偶的情况下,父亲缺位会使女儿强烈的偏好男性化面孔,在长期择偶条件下,父亲缺位会使女儿较少地偏好男性化面孔;
在被试没有伴侣的情况下,父亲缺位的女儿会更加偏好女性化的男性面孔,而在有伴侣并且与伴侣关系良好的情况下,父亲缺位的女儿并未表现出对异性面孔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偏好。[5]
在女儿与父亲高质量的关系中,父亲可以为女儿日后与男性的相处打下一个好的基础[23]。
同时,父亲与女儿的积极互动不仅能够增加其社会适应性,对于其性别角色发展甚至恋爱和婚姻的稳定性也具有积极作用[6]。
3 父亲缺位影响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者分别以不同国家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即认为父亲缺位对子女的身体健康具有消极影响。
对于身体健康:有研究证明那些没有和亲生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比那些一直和亲生父亲在一起生活的孩子更容易患病[7];
Hagen 等人在 2001 年以发现父亲缺位的孩子更容易感染体外寄生虫[8];
对于心理健康:父亲缺位是一种会影响子女身心发展的社会心理压力[9]。
著名的心理分析师鲁格·肇基结合多年的临床案例指出,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对自己父亲各种各样的美好期待。
而父亲缺位会使得这种美好期待没有机会得到满足,孩子可能会因此而极度痛苦甚至会长期沉溺于这种痛苦中无法自拔而出现精神症状[10]
4 父亲缺位对于子女青春期的提前以及对异性交往和态度的影响[11][12]
有研究表明,父亲缺位带给女儿的社会心理压力对女儿青春期的提前具有刺激作用[13] 。
在童年时代频繁的更换生活环境与女孩的月经初潮的提前以及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第一次怀孕的提前,更多的伴侣,短时间的婚姻都是相关的[14]。
父亲缺位影响子女的择偶以及其与异性交往或者恋爱时的态度。对父亲缺位被试来说,内心对父爱的渴望会影响其与男性的正常交往。
有研究者比较了完整家庭中的女孩和父亲缺位家庭中的女孩在与男性交往时的状况,结果 发现父亲缺位家庭中的女孩在与男性相处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感[15]
对处于青春期或者刚成年的女性来说,父亲是她们的保护者,对于父亲缺位家庭的女儿来说,她们更希望尽快找到一个男性代替父亲来保护自己[16]
所以在父亲缺位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面对坚持他们这种偏好,她们更容易妥协,即使潜在配偶并不那么符合其内心的择偶标准,她们也会勉强接受,但同时,她们也比父亲在位家庭中的女儿更容易抓住某个人不放 。
这样情景往往会使父亲缺位的孩子承受更多来自于对异性交往的压力。
此文完结
by the way,关于父亲参与孩子成长的问题上有什么需要交流的吗,期待与您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RoyKM,BuckmillerN,McDowellA.Togetherbutnot“together”: Trajectories of relationship suspension for lowincome unmarried parents. Family Relations, 2008, 57(2): 198-210
【2】
MinuchinP.Familiesandindividualdevelopment:Provocationsfromthefieldoffamilytherapy.ChildDevelopment, 1985,56(2):289-302
【3】
刘丽莎,李燕芳,吕莹,李艳玮.父亲参与教养状况对学前 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
【4】韩瑞婧.女大学生择偶偏好受父亲形象影响的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5】Boothroyd, L. G. & Perrett, D. I. Father absence, parent-daughter relaeionship and parter preferences.Journal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08, 6 (3) : 187–205.
【6】 Pfifher.L.J.,Meburnett,K. & Rathouz, P .J. Father absence and familial antisoci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1, 29(5) : 357-367.
【7】 Flinn,M.V.,&England, B.G. Social economics of childhood glucocorticoid stress
response and health.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1997,102(1) :
33–35.
【8】Hagen. E. H., R.H. Hames , N.M. Graig, M.T. Lauer, and M.E. Price . Parental investment and child health in a Yanomano village suffering short-term foodstress. J. Biosoc .Sci. 2001, 33(4) : 502-528.
【9】 Belsky, J., Steinberg, L., & Draper, P. Childhood experience, inter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ve strategy: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socialisation.Child Development,1991, 62 (4) : 647-670.
【10】[4] (意)鲁格·肇基著.张敏,王锦霞,米卫文译. 父性. 北京:世界图书出
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5 , 6 , 2–5.
【11】 Bogaert, A. F. Age at puberty and father absence in a national probability sampl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5, 28(4) : 541–546.
【12】 Alvergne, A., Faurie, C., & Raymond, M. Developmental plasticity of human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 effects of early family environment in modern day France.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2008, 95(5) : 625–632.
【13】] Ellis, B. J. Timing of pubertal maturation in girls: an integrated life history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4, 130(6) : 920-958.
【14】 Quinlan,R.J.Father absence, parental care, and fe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03, 24(6) : 376–390.
【15】Hetherington, E. M. Effects of Father Absence 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t Daughte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2,7(7) : 313–326.参考文献
45
【16】 Sabine Hoier. Father absence and age at menarche : A test of four evolutionary models. Human Nature, 2003, 14 (3) : 209–233.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