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的一点感悟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篇写在2015年的文章~
躺了一个小时,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写下这些文字。
大三大四的时候,我们还住在本部拥挤狭窄的寝室里,上下铺,中间放着桌子。尽管环境如此艰难,却一点没有阻挡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寝室,有小煎蛋器做三明治,用电饭锅做可乐鸡翅,做水果沙拉,渴望看到对方吃到时候脸上露出的微笑。舍友买了新衣服,大家总是着急的拿来试一试,看看自己穿上怎样。那个时候我想,等我工作了,有了厨房,我一定会做好多好多菜,买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吧。然而,事实上却完全相反。那时候一个人总是随便糊弄就吃了一顿,也很少做饭,那些曾经计划中的菜,两年来一个也没有做过。只有周末能穿自己的衣服,而我的周末几乎都只穿着睡衣在不到六十平米的房子里偶尔走动,那些夏天的漂亮裙子,很多还没有穿过,夏天就过去了。这使我深深地意识到,一个活得热闹的人,很可能是活给别人看的,别人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很多人。而当这些观众都散了,人只能面对自己的时候,对待生活的态度才会真正显现。人性是那么的矛盾,既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而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来时,却又觉得油腻不堪。
人们所说的孤独,就是因为没有观众吧。村上不是说嘛,哪有人喜欢孤独,人们只是不喜欢失望。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语言被说出来的瞬间,也许已经偏离了它的本意。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曾深陷于此,常常一个人,只要有人愿意听我说话,我便滔滔不绝,其实那也是一种孤独。
我常常想,不活给任何人看,做每一个选择,我都要问自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吗?(其实永远做不到,比如写了这篇文章也希望你点赞゚∀゚d)一个人夜跑的时候,总能想清楚很多事,每当我满头大汗的停下来,站在操场的正中间,我都会想起张晓砚的那句话“后来很多人问我一个人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回想起最熟悉的人和事物,都觉得遥远得不可思议,仿佛我就是那么孤零零的一个。那个时候,感受到了一点点自我,原来自由,就是这样的感觉。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前些年,我也曾偶尔体会过自由的感觉。一次是行走徽开古道,晚上我们住在村子的帐篷里,为了节约电,我们早早就休息了,我睡不着,把头探出了帐篷外,我被震撼了。晴朗无云的天空,静谧安详的村庄,森林就在不远处,还有潺潺的溪流声,呈现在我眼前是一幅壮丽,璀璨,繁星点点的巨幕,那一刻,我感受了自己作为宇宙的一粒而存在,那是我的本质,星空的壮丽,让我们的灵魂恐惧,又安宁。还有一次是在茫茫戈壁滩,之前他们告诉我,到那里,你能看到地球的边缘。那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我们出发,一路追着太阳,看着太阳在沙漠中冉冉升起,我们三辆车孤独的行驶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漠,那一路,只有蓝天和漫无边际的戈壁滩,我出神的想了很多,仿佛进入了时间的黑洞,想快点回去看看,是不是过了很多年。
“生命是什么呢?儒家讲,“敬始,慎终,追远。”庄子说,“死生亦大矣。”我们有敬畏,有探求,有观照,可还是无从理解生命为何物。无论是深不可测的造物,或名之以上帝,还是真理,弥漫在青草翠竹间的“道”,其实我们都一无所知。”
海鹏的怀抱,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文章,我常常回想起这段话,无从解释,但总是想到就平静了。
如今,我也会偶尔觉得孤独,却不再会有那么强烈的倾诉欲了,渐渐的对事物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做自己的。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可以得到一切,唯独没有个性”。这深深的说明了,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基本来自于他人对我们的认知,他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本来对自己一无所知,根据他人的镜子,不断修正。而那面镜子,是否真实,需要我们的清醒的评判。在很小的时候,虽然还没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却并不具备做自我的能力,如今,有了一些想要做自己的能力,却无往而不在窠臼之中。我们大多数人,也许并不具备,从自己的身份,家庭,环境,经历中脱身出来的机会,从那些深井里一点点爬上来,想想自己是谁,刘瑜称之为,自我觉醒。
上周看了火影救援,我忍不住想,如果是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被扔在了火星上,哪怕拥有让我活下来的条件,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也许瞬间就崩塌了吧!如果只是等待,则此生再也回不到地球,再也回不到那一片喧闹之中,我作为生命的意义,何在?
自我”这东西就像游泳,一旦拥有,就不太可能丢掉。把你扔进游泳池里,你浮不起来,不是因为你忘记了怎么游泳,而是你根本就不会游泳。
那些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话,没有契机分享的感受,就让它们深埋于心,慢慢的,会觉得是一种难得的喜悦。这个世界上,无论是活在喧闹之中的人,还是活在安静之中,本质上都是孤零零的。这世界,只由两部分组成,你,和你所感知到的世界。你懂你自己,不是更好吗?别人眼中的你,和真实的你,终究有所不同。这就是人的孤独所在,乐趣所在,高贵所在。
躺了一个小时,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写下这些文字。
大三大四的时候,我们还住在本部拥挤狭窄的寝室里,上下铺,中间放着桌子。尽管环境如此艰难,却一点没有阻挡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寝室,有小煎蛋器做三明治,用电饭锅做可乐鸡翅,做水果沙拉,渴望看到对方吃到时候脸上露出的微笑。舍友买了新衣服,大家总是着急的拿来试一试,看看自己穿上怎样。那个时候我想,等我工作了,有了厨房,我一定会做好多好多菜,买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吧。然而,事实上却完全相反。那时候一个人总是随便糊弄就吃了一顿,也很少做饭,那些曾经计划中的菜,两年来一个也没有做过。只有周末能穿自己的衣服,而我的周末几乎都只穿着睡衣在不到六十平米的房子里偶尔走动,那些夏天的漂亮裙子,很多还没有穿过,夏天就过去了。这使我深深地意识到,一个活得热闹的人,很可能是活给别人看的,别人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很多人。而当这些观众都散了,人只能面对自己的时候,对待生活的态度才会真正显现。人性是那么的矛盾,既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而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来时,却又觉得油腻不堪。
人们所说的孤独,就是因为没有观众吧。村上不是说嘛,哪有人喜欢孤独,人们只是不喜欢失望。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语言被说出来的瞬间,也许已经偏离了它的本意。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曾深陷于此,常常一个人,只要有人愿意听我说话,我便滔滔不绝,其实那也是一种孤独。
我常常想,不活给任何人看,做每一个选择,我都要问自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吗?(其实永远做不到,比如写了这篇文章也希望你点赞゚∀゚d)一个人夜跑的时候,总能想清楚很多事,每当我满头大汗的停下来,站在操场的正中间,我都会想起张晓砚的那句话“后来很多人问我一个人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回想起最熟悉的人和事物,都觉得遥远得不可思议,仿佛我就是那么孤零零的一个。那个时候,感受到了一点点自我,原来自由,就是这样的感觉。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前些年,我也曾偶尔体会过自由的感觉。一次是行走徽开古道,晚上我们住在村子的帐篷里,为了节约电,我们早早就休息了,我睡不着,把头探出了帐篷外,我被震撼了。晴朗无云的天空,静谧安详的村庄,森林就在不远处,还有潺潺的溪流声,呈现在我眼前是一幅壮丽,璀璨,繁星点点的巨幕,那一刻,我感受了自己作为宇宙的一粒而存在,那是我的本质,星空的壮丽,让我们的灵魂恐惧,又安宁。还有一次是在茫茫戈壁滩,之前他们告诉我,到那里,你能看到地球的边缘。那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我们出发,一路追着太阳,看着太阳在沙漠中冉冉升起,我们三辆车孤独的行驶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漠,那一路,只有蓝天和漫无边际的戈壁滩,我出神的想了很多,仿佛进入了时间的黑洞,想快点回去看看,是不是过了很多年。
“生命是什么呢?儒家讲,“敬始,慎终,追远。”庄子说,“死生亦大矣。”我们有敬畏,有探求,有观照,可还是无从理解生命为何物。无论是深不可测的造物,或名之以上帝,还是真理,弥漫在青草翠竹间的“道”,其实我们都一无所知。”
海鹏的怀抱,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文章,我常常回想起这段话,无从解释,但总是想到就平静了。
如今,我也会偶尔觉得孤独,却不再会有那么强烈的倾诉欲了,渐渐的对事物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做自己的。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可以得到一切,唯独没有个性”。这深深的说明了,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基本来自于他人对我们的认知,他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本来对自己一无所知,根据他人的镜子,不断修正。而那面镜子,是否真实,需要我们的清醒的评判。在很小的时候,虽然还没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却并不具备做自我的能力,如今,有了一些想要做自己的能力,却无往而不在窠臼之中。我们大多数人,也许并不具备,从自己的身份,家庭,环境,经历中脱身出来的机会,从那些深井里一点点爬上来,想想自己是谁,刘瑜称之为,自我觉醒。
上周看了火影救援,我忍不住想,如果是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被扔在了火星上,哪怕拥有让我活下来的条件,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也许瞬间就崩塌了吧!如果只是等待,则此生再也回不到地球,再也回不到那一片喧闹之中,我作为生命的意义,何在?
自我”这东西就像游泳,一旦拥有,就不太可能丢掉。把你扔进游泳池里,你浮不起来,不是因为你忘记了怎么游泳,而是你根本就不会游泳。
那些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话,没有契机分享的感受,就让它们深埋于心,慢慢的,会觉得是一种难得的喜悦。这个世界上,无论是活在喧闹之中的人,还是活在安静之中,本质上都是孤零零的。这世界,只由两部分组成,你,和你所感知到的世界。你懂你自己,不是更好吗?别人眼中的你,和真实的你,终究有所不同。这就是人的孤独所在,乐趣所在,高贵所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