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治通鉴》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资治通鉴》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网上寻得的解答老姿: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全书约300万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
它的作者是谁呢姿者?
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身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司马光等人为何要编《资治通鉴》一书的呢?
据说,当年北宋建立,结束了中唐以后开始的战乱局面,再一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然而北宋的君主、大臣都十分清楚,于内,国家政治积弊甚多;于外,边疆地区又极不稳定。对此司马光、范祖禹等大臣心急如焚,他们试图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方式,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于是用了19年的时间编成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一部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后人又是如何评述的呢?
宋元之交的史学家胡三省称它:“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迹含薯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述。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近代思想家粱启超评价它:“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据以为蓝本,而至今未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看来该书值得捧读,值得深读,然而300万字的古文对于我这个不通古文的人来说,真是一件难事。碰巧那次在书摊上买到一本《资治通鉴》精编古今白话对照本,这时正好拿来略窥其貌,也不枉做一回半个读书人。
网上寻得的解答老姿: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全书约300万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
它的作者是谁呢姿者?
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身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司马光等人为何要编《资治通鉴》一书的呢?
据说,当年北宋建立,结束了中唐以后开始的战乱局面,再一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然而北宋的君主、大臣都十分清楚,于内,国家政治积弊甚多;于外,边疆地区又极不稳定。对此司马光、范祖禹等大臣心急如焚,他们试图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方式,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于是用了19年的时间编成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一部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后人又是如何评述的呢?
宋元之交的史学家胡三省称它:“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迹含薯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述。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近代思想家粱启超评价它:“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据以为蓝本,而至今未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看来该书值得捧读,值得深读,然而300万字的古文对于我这个不通古文的人来说,真是一件难事。碰巧那次在书摊上买到一本《资治通鉴》精编古今白话对照本,这时正好拿来略窥其貌,也不枉做一回半个读书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