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毫无欲望?
展开全部
唱衰现在年轻人无欲望的人,醒醒吧,只是你没看懂,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没欲望吗,其实比任何时候的人都有欲望
继美国梦之后中国有了中国梦,中国梦包含着所有人都能实现更好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消费升级应运而生。
毫无疑问,消费升级对社会产生了很好的循环作用。大众在物质上花了更多的钱,这些钱养活了更多的企业,也催生了更多的企业(一个是大众在物欲刺激下创业激情高涨,另一个是政府在有钱之后帮助了更多的企业),企业又去养活了以及养好了更多的人,然后又有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消费升级中。
消费升级是成功的,这从满大街的广告布上都是拎着各种购物袋的精致少男少女就可看出,我常说我们要从街上的广告去看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消费升级下的物欲横流使得那个时候的媒体开始批判拜金、虚荣的风气,而那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奢侈品消费金额最大的国家。
中国人不仅要跑到日本、美国去买,还要跑到英国、法国、迪拜去买。世界各国都留下了中国人手举自拍杆,手拎购物袋的身影。在大部分上层阶级的人买够了之后, 中层阶级 的人紧随其后,而普通人虽出不了国,但也有了代购。
经济的繁荣,从每个居民家里囤的纸袋子可以窥见。一般的纸袋子是不会留的,但是香奈儿、 路易威登 、爱马仕的袋子必然还是舍不得丢的,即使再有钱的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节约,那是多么经济实惠的给面工具啊。
消费力不降反升,能说是毫无欲望吗?
新冠疫情让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实现了更快的过渡,且看看农村的人都在干什么就知道了。走的更快的年轻人中有很多是排斥短视频的,但走的慢的农村的男女老少正看的不亦乐乎。
这是个魔幻的世界,以前需要好几年才能拉平的差距,现在只要几个月就能追赶上。
和拼多多一样,拼多多的下沉让村镇的人搭上了电商的火车,如今的抖音让村镇的人也终于搭上了互联网文化的火车,互联网文化不再仅是城里年轻人在微博、豆瓣、B站里的狂欢。
最早登上火车的人自然是觉得后来的人嘈杂,扰了清净、坏了秩序。但是运营火车的人是兴奋的,火车总归是在往前开,多加几列车厢就能提高整体 经济效益 ,岂不快哉乐哉。
但不可否认的是,开火车的人总是有知识、有技术的人,而坐在最前面车厢里的人是也是最能影响开火车的人的人。
而年轻人就是坐在靠近车头的车厢里的人。他们是最早的信息时代驻民,也是决定时代前进方向的人,年轻人的想法极大程度地影响着资本的动作,资本的动作决定了时代的方向,所以最后又回到了那句话:“ 年轻人终将改变世界 ”。所以观察年轻人的思想动态更能了解这个魔幻的世界。
技术科技带动时代发展,满足茶余饭后消费娱乐,能说是毫无欲望吗?
年轻人在互联网世界里住了好些年,疫情也让落后的年轻人赶上了,就这样, 文化差距 被拉小了。
那和物欲是什么关系呢?如果说现实的世界是立体的,是 三维 的,那互联网世界就是平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被缩小,人们在用一个话语体系交流,那产生物欲的文化环境就变了。
越是沉浸在互联网世界里的人,物欲越不强烈。
现在各大奢侈集团越发地对这个魔幻的世界表示看不懂了,人们不是更有钱了嘛,审美不是更高级了嘛,对KOL的跟随不是更紧密了嘛,我奢侈品的格调已经那么足了,广告也砸了那么多,为什么买的人还就越来越少了呢,搞不懂啊搞不懂。
其实奢侈品是成于一个理念,败于一个理念。奢侈品品牌是最早提出品牌管理的企业,他们也是最擅长在产品上赋予文化价值的企业,想想电影《 蒂芙尼的早餐 》,蒂芙尼与明星 奥黛丽赫本 的绝佳合作使得珠宝不再是珠宝,而成为了品质,格调的代名词。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终于所有人心里都有了“奢侈品代表着成功、贵族、格调、气质、独特”的认知。
但,这种认知之所以会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是基于当时还是工业社会,还是人与人需要面对面的社会。
什么成功的形象、贵族的形象、什么有品质有气质的形象都是需要在社交中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得基于阶级差、文化差。在那个贵族是贵族,精英是精英,普通人是普通人;有钱人是有钱人,穷人是穷人的年代,奢侈品是最佳的区分相似皮囊的工具。
可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扁平了,所有人都接受了自己是普通人,普通人知道到了贵族也会吃喝拉撒,精英在羡慕普通人平凡的幸福;有钱人看到了穷人的简单纯粹,穷人看到了有钱人的不容易。当人真的认可自己和他人同为地球人的时候,物质好像没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在人们经历过一个“假”时代之后。
在互联网早期,照片社交最先风靡,朋友圈也好,豆瓣也好,微博也好,越来越多晒着旅行照、奢侈生活照的人被网友们发现,于是他们成了早期的博主和网红。但是随着P图技术被广泛知晓后,照片社交的虚假面孔被揭开,大众自此也长了记性,不信了,至少不全信了。
在几乎所有阶层的人都进入互联网世界之后,提倡真实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家喜欢上了看vlog(视频总归造假难一些),喜欢上了真实的状态,甚至极端点,喜欢上了丑的,因为美的不一定真实,但是丑的肯定是真的。
但,丑的也不一定是真的,或许未来有一天,大家最后都会喜欢上自己吧,因为至少自己很难骗自己,到那时,人类追求千年的目标-“做自己”终于可以实现了。
有人可能会提出:物欲又不是指奢侈品咯。物欲的确不单单指奢侈品,只要是买买买,就属于物欲的范畴。
现在电商的竞争已经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买到价格越来越低的、质量越来越好的、品类越来越多的商品。
如果说,早期的淘宝是满足了城里人的物欲,那现在抖音正在满足农村人的物欲。所以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已经走过了物质匮乏和对物质兴奋的阶段。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奢侈品比普通商品更能体现人的物欲。
看看身边有多少人喜欢上了看直播,再看看身边有多少人可以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无社交。越来越多的人分化出了两个自己,一个在真实的世界里用劳动来养活自己的肉体,另一个在虚拟的世界里充盈着自己的感官。
经历过假的时代,自洽在追求真的时代。不管怎样,与奢侈品的关系算是越走越远了,与物欲的关系也越来越远了。
在假的时代,拥有奢侈品可以造假,在真的时代,就更不需要奢侈品这种伪高尚的物件了。人们都在走向虚拟的世界且越来越能在虚拟的世界自洽,那么诞生于 社交文化 的奢侈品自然就难以为继了。
限量 和定制这两条路,奢侈品也越来越抓不住这两个被它们视作救命稻草的稻草了。限量和定制都诞生于“人追求独特”这个概念。
需要先说明一下,喜欢独特不妨碍人们接受普通,不管是在原始时代,还是在近代的工业时代,以及现在的信息时代,每个有想法的人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就怪这个世界上人太多了,而日子也太久了,人们讨厌枯燥,讨厌重复。
接受了普通角色的人追求的独特更加独特。在自己的白鞋上画上一抹彩色也是独特,为什么要去买贵的要死的独特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 个性主义 超出了资本的手掌,诞生于资本,最终超越了资本。
现在这个文化繁盛的时代称为新一轮的 文化复兴 。
说唱文化的流行、古风汉服文化的兴盛、小说的崛起、 追星时代 的鼎盛,还有数不尽的博主涌出,这些还不是在寄托着大众的情欲,人们在各类文化里寻求着情感的共鸣和认同,一边享受着也一边在发展着。
关于食欲,干饭人这个梗的风靡可以证明,虽然干饭人背后暗含着对生活的无奈情绪,但是也有一半是出于对食物本身的热爱。
关于 色欲 ,用《 喜宴 》里的那句话,这是中国四千年性压抑的结果,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看屏幕前,再看看屏幕后,虽然我不喜欢当下这不可控的局面,但也只能期待这过渡期能短一点。某音上的小姐姐配个音乐扭扭屁股都有几百万点赞,某驾校女教练直播讲解科目一同时在线超过五百万人观看,还有 中国联通 的小姐姐扭来扭去。
鲁迅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该做事的做事,该发声的发声。
继美国梦之后中国有了中国梦,中国梦包含着所有人都能实现更好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消费升级应运而生。
毫无疑问,消费升级对社会产生了很好的循环作用。大众在物质上花了更多的钱,这些钱养活了更多的企业,也催生了更多的企业(一个是大众在物欲刺激下创业激情高涨,另一个是政府在有钱之后帮助了更多的企业),企业又去养活了以及养好了更多的人,然后又有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消费升级中。
消费升级是成功的,这从满大街的广告布上都是拎着各种购物袋的精致少男少女就可看出,我常说我们要从街上的广告去看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消费升级下的物欲横流使得那个时候的媒体开始批判拜金、虚荣的风气,而那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奢侈品消费金额最大的国家。
中国人不仅要跑到日本、美国去买,还要跑到英国、法国、迪拜去买。世界各国都留下了中国人手举自拍杆,手拎购物袋的身影。在大部分上层阶级的人买够了之后, 中层阶级 的人紧随其后,而普通人虽出不了国,但也有了代购。
经济的繁荣,从每个居民家里囤的纸袋子可以窥见。一般的纸袋子是不会留的,但是香奈儿、 路易威登 、爱马仕的袋子必然还是舍不得丢的,即使再有钱的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节约,那是多么经济实惠的给面工具啊。
消费力不降反升,能说是毫无欲望吗?
新冠疫情让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实现了更快的过渡,且看看农村的人都在干什么就知道了。走的更快的年轻人中有很多是排斥短视频的,但走的慢的农村的男女老少正看的不亦乐乎。
这是个魔幻的世界,以前需要好几年才能拉平的差距,现在只要几个月就能追赶上。
和拼多多一样,拼多多的下沉让村镇的人搭上了电商的火车,如今的抖音让村镇的人也终于搭上了互联网文化的火车,互联网文化不再仅是城里年轻人在微博、豆瓣、B站里的狂欢。
最早登上火车的人自然是觉得后来的人嘈杂,扰了清净、坏了秩序。但是运营火车的人是兴奋的,火车总归是在往前开,多加几列车厢就能提高整体 经济效益 ,岂不快哉乐哉。
但不可否认的是,开火车的人总是有知识、有技术的人,而坐在最前面车厢里的人是也是最能影响开火车的人的人。
而年轻人就是坐在靠近车头的车厢里的人。他们是最早的信息时代驻民,也是决定时代前进方向的人,年轻人的想法极大程度地影响着资本的动作,资本的动作决定了时代的方向,所以最后又回到了那句话:“ 年轻人终将改变世界 ”。所以观察年轻人的思想动态更能了解这个魔幻的世界。
技术科技带动时代发展,满足茶余饭后消费娱乐,能说是毫无欲望吗?
年轻人在互联网世界里住了好些年,疫情也让落后的年轻人赶上了,就这样, 文化差距 被拉小了。
那和物欲是什么关系呢?如果说现实的世界是立体的,是 三维 的,那互联网世界就是平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被缩小,人们在用一个话语体系交流,那产生物欲的文化环境就变了。
越是沉浸在互联网世界里的人,物欲越不强烈。
现在各大奢侈集团越发地对这个魔幻的世界表示看不懂了,人们不是更有钱了嘛,审美不是更高级了嘛,对KOL的跟随不是更紧密了嘛,我奢侈品的格调已经那么足了,广告也砸了那么多,为什么买的人还就越来越少了呢,搞不懂啊搞不懂。
其实奢侈品是成于一个理念,败于一个理念。奢侈品品牌是最早提出品牌管理的企业,他们也是最擅长在产品上赋予文化价值的企业,想想电影《 蒂芙尼的早餐 》,蒂芙尼与明星 奥黛丽赫本 的绝佳合作使得珠宝不再是珠宝,而成为了品质,格调的代名词。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终于所有人心里都有了“奢侈品代表着成功、贵族、格调、气质、独特”的认知。
但,这种认知之所以会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是基于当时还是工业社会,还是人与人需要面对面的社会。
什么成功的形象、贵族的形象、什么有品质有气质的形象都是需要在社交中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得基于阶级差、文化差。在那个贵族是贵族,精英是精英,普通人是普通人;有钱人是有钱人,穷人是穷人的年代,奢侈品是最佳的区分相似皮囊的工具。
可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扁平了,所有人都接受了自己是普通人,普通人知道到了贵族也会吃喝拉撒,精英在羡慕普通人平凡的幸福;有钱人看到了穷人的简单纯粹,穷人看到了有钱人的不容易。当人真的认可自己和他人同为地球人的时候,物质好像没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在人们经历过一个“假”时代之后。
在互联网早期,照片社交最先风靡,朋友圈也好,豆瓣也好,微博也好,越来越多晒着旅行照、奢侈生活照的人被网友们发现,于是他们成了早期的博主和网红。但是随着P图技术被广泛知晓后,照片社交的虚假面孔被揭开,大众自此也长了记性,不信了,至少不全信了。
在几乎所有阶层的人都进入互联网世界之后,提倡真实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家喜欢上了看vlog(视频总归造假难一些),喜欢上了真实的状态,甚至极端点,喜欢上了丑的,因为美的不一定真实,但是丑的肯定是真的。
但,丑的也不一定是真的,或许未来有一天,大家最后都会喜欢上自己吧,因为至少自己很难骗自己,到那时,人类追求千年的目标-“做自己”终于可以实现了。
有人可能会提出:物欲又不是指奢侈品咯。物欲的确不单单指奢侈品,只要是买买买,就属于物欲的范畴。
现在电商的竞争已经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买到价格越来越低的、质量越来越好的、品类越来越多的商品。
如果说,早期的淘宝是满足了城里人的物欲,那现在抖音正在满足农村人的物欲。所以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已经走过了物质匮乏和对物质兴奋的阶段。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奢侈品比普通商品更能体现人的物欲。
看看身边有多少人喜欢上了看直播,再看看身边有多少人可以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无社交。越来越多的人分化出了两个自己,一个在真实的世界里用劳动来养活自己的肉体,另一个在虚拟的世界里充盈着自己的感官。
经历过假的时代,自洽在追求真的时代。不管怎样,与奢侈品的关系算是越走越远了,与物欲的关系也越来越远了。
在假的时代,拥有奢侈品可以造假,在真的时代,就更不需要奢侈品这种伪高尚的物件了。人们都在走向虚拟的世界且越来越能在虚拟的世界自洽,那么诞生于 社交文化 的奢侈品自然就难以为继了。
限量 和定制这两条路,奢侈品也越来越抓不住这两个被它们视作救命稻草的稻草了。限量和定制都诞生于“人追求独特”这个概念。
需要先说明一下,喜欢独特不妨碍人们接受普通,不管是在原始时代,还是在近代的工业时代,以及现在的信息时代,每个有想法的人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就怪这个世界上人太多了,而日子也太久了,人们讨厌枯燥,讨厌重复。
接受了普通角色的人追求的独特更加独特。在自己的白鞋上画上一抹彩色也是独特,为什么要去买贵的要死的独特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 个性主义 超出了资本的手掌,诞生于资本,最终超越了资本。
现在这个文化繁盛的时代称为新一轮的 文化复兴 。
说唱文化的流行、古风汉服文化的兴盛、小说的崛起、 追星时代 的鼎盛,还有数不尽的博主涌出,这些还不是在寄托着大众的情欲,人们在各类文化里寻求着情感的共鸣和认同,一边享受着也一边在发展着。
关于食欲,干饭人这个梗的风靡可以证明,虽然干饭人背后暗含着对生活的无奈情绪,但是也有一半是出于对食物本身的热爱。
关于 色欲 ,用《 喜宴 》里的那句话,这是中国四千年性压抑的结果,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看屏幕前,再看看屏幕后,虽然我不喜欢当下这不可控的局面,但也只能期待这过渡期能短一点。某音上的小姐姐配个音乐扭扭屁股都有几百万点赞,某驾校女教练直播讲解科目一同时在线超过五百万人观看,还有 中国联通 的小姐姐扭来扭去。
鲁迅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该做事的做事,该发声的发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