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位获得诺贝尔奖华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简介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县人,民国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
一九二八年就读厦门国小、一九三三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一九三八年插班昆明昆万中学高中二年级、一九四二年西南联大毕业、一九四四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一九四五年在西南联大附中教学后赴美、一九四八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一九四九年秋天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一九五七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一九五八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六五年应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托尔邀请筹备创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门、一九六六年离普林斯顿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至今。杨氏于一九三八年以高二的同等学历,考取当时由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大的化学系,后来改念物理系。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也是“美籍华人”,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傲。杨氏也是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薰陶为自傲的,那年他们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简介
一九四五年的春天,忽然有一个胖胖的,十几岁孩子来找我。拿了一封介绍信。信是一九三一年我初到密其根大学遇见的梁大鹏兄写的。梁不习物理,十几年未通音讯了,不知怎样会想起我来。他介绍来见我的孩子叫李政道。他原在宜山浙江大学,读过一年级,因为日军逼近宜山,他便奔去重庆。他的姑姑认识梁,梁便介绍李来昆明见我。那时是学年的中间,不经考试,不能转学,我便和联大教二年级物理数学课程的几位先生商量,让李去随班听讲考试,如他合格,则候暑假正式转学入二年级时,可免他再读二年级的课程。其实这不过是我自己以为合理的办法,并未经学校正式承认许可的
李应付课程,绰有馀裕,每日都来我处请我给他更多的阅读物及习题。他求知心切,真到了奇怪的程度。有时我有风湿痛,他替我捶背。他帮我作任何家里的琐事。我无论给他甚么难的书和题目,他很快的做完了,又来索更多的。我由他的作问题的步骤,很容易的发现他的思想敏捷,大异寻常。老实的说,在此后的一年中,我因为自己的问题——冠世(吴博士之夫人——编者)的卧病;每日的买菜,升炉,煮饭;物价的日日上涨,实在没有心绪来预备许多的参考书和题目给他。好在他的天资高,亦不需我的讲解。
一九四五年,曾昭抡先生忽然来找我,说军政部部长陈辞修先生、次长俞大维先生,想约我和华罗庚谈谈为军政部计划些科学工作事。我和曾虽是同事十年多,华亦六七年,但都无深交。陈俞二先生,更从未晤面。我所习的物理,亦与实用无关。但想想,去谈谈亦无碍。于是和华去渝,先后见俞、陈二先生。
陈俞二先生想知道怎么计划,以有助国防的科学工作机构的意思。我即想了几日,拟就一建议,以为我国人材缺乏,任何计划,必须从根做起,即是:(1)成立研究机构,培植各项基本工作人材,(2)初步可派物理,数学,化学人员外出,研习观察近年来各部门科学进展情形,拟一具体建议,计划筹建一研究机构,并即时选送优秀青年数人出国,习物理、数学等基本科学。
我拟写的建议,陈俞二先生考虑后,以为可行,即令华和我负责数学及物理二部门。我们并建议请曾昭抡负责化学部门。
返昆明后,我告冠世一切经过。谈到推选青年习物理者二人时,冠世和我皆不犹疑的决选李政道。当时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及助教中,天赋勤奋未有如李的(杨振宁已考取清华留美;黄昆考取中英庚款留英)。
李政道表示,虽然他在吴大猷门下只有一年二个月的时间,但却是他一生中获益最多的时期。他说,我从吴师学到的不仅包括人格的涵养,最重要的是学到对知识的『忠诚』(dedication)。然而对这样一段重要过程,李政道却谈得不多。因为他认为,我与吴师的关系很长,不是一句可以说得完的,否则也就不重要了。他承认,吴大猷是影响他最深远的一位师长。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简介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在物理系与数学系学习。
1960年获硕士学位。
1962年获博士学位,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1997年10月15日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教授朱棣文、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菲利普斯和法国学者科昂.塔诺季,以表彰他们发明了用激光冷却进行低温下俘获原子的方法。这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也是华人4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崔琦是香港培正中学的毕业生。
瑞典皇家科学院十三日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闻公报说,斯托尔默教授和崔琦教授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
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公报强调说,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比如阻力消失、出现几分之一电子电荷的奇特现象等。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
电子量子流体现象的发现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四月,崔琦因此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
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
在美国,据新华社引述崔琦教授来自中国的学生李济群等人介绍,崔琦为人随和,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他思维敏锐,在师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大家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只说了句“谢谢”就躲了起来。据介绍,崔琦非常关心祖国,经常与中国学生谈论祖国的发展情况。
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简介
李远哲(Yuan Tseh Lee),公元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先后就读于新竹国民小学、新竹中学;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1961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考获硕士学位。
1962年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在化学系读博士班。196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跟布鲁士.马亨教授做博士后研究,1967年转到哈佛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1968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任化学系助理教授,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年以后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被聘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碱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
李远哲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此外,李远哲获得各国学术团体、大学授予之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杰出校友等荣誉名衔数十项。
李远哲教授虽然科研、教学工作繁重,仍积极投入社会服务,参与国际学术团体、美国联邦 *** 、加州州 *** 、加州大学的多种委员会咨询工作。李远哲始终关心家乡祖国的科学与教育的发展,近十年来每年回国多次,奔波于海峡两岸,主持学术讲习,参加学术会议,尤其对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的筹建,注入大量心血。1994年元月,李远哲回国接受中研院院长之重担,同时决定放美国国籍,全力投入推动国内科研的发展,体现出他浓郁的爱乡情怀与无私奉献的品格
解析: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简介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县人,民国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
一九二八年就读厦门国小、一九三三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一九三八年插班昆明昆万中学高中二年级、一九四二年西南联大毕业、一九四四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一九四五年在西南联大附中教学后赴美、一九四八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一九四九年秋天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一九五七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一九五八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六五年应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托尔邀请筹备创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门、一九六六年离普林斯顿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至今。杨氏于一九三八年以高二的同等学历,考取当时由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大的化学系,后来改念物理系。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也是“美籍华人”,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傲。杨氏也是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薰陶为自傲的,那年他们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简介
一九四五年的春天,忽然有一个胖胖的,十几岁孩子来找我。拿了一封介绍信。信是一九三一年我初到密其根大学遇见的梁大鹏兄写的。梁不习物理,十几年未通音讯了,不知怎样会想起我来。他介绍来见我的孩子叫李政道。他原在宜山浙江大学,读过一年级,因为日军逼近宜山,他便奔去重庆。他的姑姑认识梁,梁便介绍李来昆明见我。那时是学年的中间,不经考试,不能转学,我便和联大教二年级物理数学课程的几位先生商量,让李去随班听讲考试,如他合格,则候暑假正式转学入二年级时,可免他再读二年级的课程。其实这不过是我自己以为合理的办法,并未经学校正式承认许可的
李应付课程,绰有馀裕,每日都来我处请我给他更多的阅读物及习题。他求知心切,真到了奇怪的程度。有时我有风湿痛,他替我捶背。他帮我作任何家里的琐事。我无论给他甚么难的书和题目,他很快的做完了,又来索更多的。我由他的作问题的步骤,很容易的发现他的思想敏捷,大异寻常。老实的说,在此后的一年中,我因为自己的问题——冠世(吴博士之夫人——编者)的卧病;每日的买菜,升炉,煮饭;物价的日日上涨,实在没有心绪来预备许多的参考书和题目给他。好在他的天资高,亦不需我的讲解。
一九四五年,曾昭抡先生忽然来找我,说军政部部长陈辞修先生、次长俞大维先生,想约我和华罗庚谈谈为军政部计划些科学工作事。我和曾虽是同事十年多,华亦六七年,但都无深交。陈俞二先生,更从未晤面。我所习的物理,亦与实用无关。但想想,去谈谈亦无碍。于是和华去渝,先后见俞、陈二先生。
陈俞二先生想知道怎么计划,以有助国防的科学工作机构的意思。我即想了几日,拟就一建议,以为我国人材缺乏,任何计划,必须从根做起,即是:(1)成立研究机构,培植各项基本工作人材,(2)初步可派物理,数学,化学人员外出,研习观察近年来各部门科学进展情形,拟一具体建议,计划筹建一研究机构,并即时选送优秀青年数人出国,习物理、数学等基本科学。
我拟写的建议,陈俞二先生考虑后,以为可行,即令华和我负责数学及物理二部门。我们并建议请曾昭抡负责化学部门。
返昆明后,我告冠世一切经过。谈到推选青年习物理者二人时,冠世和我皆不犹疑的决选李政道。当时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及助教中,天赋勤奋未有如李的(杨振宁已考取清华留美;黄昆考取中英庚款留英)。
李政道表示,虽然他在吴大猷门下只有一年二个月的时间,但却是他一生中获益最多的时期。他说,我从吴师学到的不仅包括人格的涵养,最重要的是学到对知识的『忠诚』(dedication)。然而对这样一段重要过程,李政道却谈得不多。因为他认为,我与吴师的关系很长,不是一句可以说得完的,否则也就不重要了。他承认,吴大猷是影响他最深远的一位师长。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简介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在物理系与数学系学习。
1960年获硕士学位。
1962年获博士学位,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1997年10月15日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教授朱棣文、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菲利普斯和法国学者科昂.塔诺季,以表彰他们发明了用激光冷却进行低温下俘获原子的方法。这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也是华人4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崔琦是香港培正中学的毕业生。
瑞典皇家科学院十三日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闻公报说,斯托尔默教授和崔琦教授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
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公报强调说,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比如阻力消失、出现几分之一电子电荷的奇特现象等。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
电子量子流体现象的发现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四月,崔琦因此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
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
在美国,据新华社引述崔琦教授来自中国的学生李济群等人介绍,崔琦为人随和,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他思维敏锐,在师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大家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只说了句“谢谢”就躲了起来。据介绍,崔琦非常关心祖国,经常与中国学生谈论祖国的发展情况。
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简介
李远哲(Yuan Tseh Lee),公元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先后就读于新竹国民小学、新竹中学;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1961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考获硕士学位。
1962年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在化学系读博士班。196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跟布鲁士.马亨教授做博士后研究,1967年转到哈佛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1968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任化学系助理教授,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年以后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被聘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碱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
李远哲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此外,李远哲获得各国学术团体、大学授予之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杰出校友等荣誉名衔数十项。
李远哲教授虽然科研、教学工作繁重,仍积极投入社会服务,参与国际学术团体、美国联邦 *** 、加州州 *** 、加州大学的多种委员会咨询工作。李远哲始终关心家乡祖国的科学与教育的发展,近十年来每年回国多次,奔波于海峡两岸,主持学术讲习,参加学术会议,尤其对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的筹建,注入大量心血。1994年元月,李远哲回国接受中研院院长之重担,同时决定放美国国籍,全力投入推动国内科研的发展,体现出他浓郁的爱乡情怀与无私奉献的品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