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关键词
1. 小学语文常用的关键词有哪些
一、从课题中抓关键词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一篇文章要写的内容。文章题目本身就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中的关键词常为传达主要信息的词。碰到这样的文章,可以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从题目寻找文章的切入点,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阅读做好准备。如教学《给于是快乐的》一文,我在解读文本时认为文章题目就是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给于是快乐的,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全文,从而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二、从中心句中找关键词
一篇文章或一段话中有时会有一句中心句,在文章中我们把它称为总段或中心段,在段落中把它称为总起句。中心段是对这篇文章的概括,中心句是对这段话的概括,我们能从中找出一个对这段话或这篇文章高度概括的词语,这种关键词一般都为这句话的主语,或句子中其他的名词部分如宾语或表语。如《颐和园》一文中“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就是文章中心句,教学时让学生充分阅读后,引导学生用文中一句话介绍颐和园,学生就会抓住这一关键句,再引的学生住关键句中关键词“美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三、从课后问题抓关键词
编者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设计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直奔课文难点,有些引出题目写法, 还有一些直接指向课文中心。回答这些问题,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中心段落,然后再抓住中心段落里的关键词来理解,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如《珍珠鸟》一课,课后第四题“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这个问题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课文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到第几节写了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也就是先找到重点段,接着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刚开始学生找不到,我引导他们在第四节中找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在第五节中找表示珍珠鸟动作的词语,在第六节中想象珍珠鸟会做什么。通过这样引导,学生抓住了重点段的关键词,达到了理解课文中心的目的: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四、从过渡句中提取关键词
所谓过渡,是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连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过渡句就是联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内容上这个句子和上下两段都有联系,所以能从这个句子中找出概括上下两个段落的关键词。如《莫高窟》一课第三节中有一句话:“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中的“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是对第三节彩塑和第四节壁画的精准描述,找到这两个关键词,理解了它们的意思,然后再从第二、三两节中找出能体现“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词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播放多媒体课件来理解关键词句,从而理解课文重点、突破难点。
2. 给你几个关键词,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第一段
真_______》。学生在认真分析话题提示时,明白了“读”、“听”、“看”的内涵,于是陕西一考生拟写《读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拥有了一个成功的作文题,也使这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留下第一个“满分”印象。
二、开头要引人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如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
三、内容要情真
构思内容,要做到以真情感动人。切勿内容假、大、空,切勿写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容,不能感动自己当然便不会感动别人,因此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选择自己受感动的内容,这感动自己的内容往往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而且往往是一些琐屑的小事件,小细节;或者是自己曾阅读过的有很深印象的书刊登载,写作时可以将旧内容换新角度使用。写自己的真感,如《尴尬的一幕》。考生写一细节:走廊上,与老师擦肩而过,自己试着努力想对老师说声“老师好”,可终于没有说出来,面对老师的微笑,自己低头而匆匆逃过,感到尴尬至极。这是一个真切动人的小细节,是作者的实情流露,更是文章内容的精华细节。真情的细节内容构成文章的血肉躯体,是好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分作文的关键,因为好细节才能打动批阅者心。
四、结构要创新
3. 求问如何抓住作文题目的“关键词”
题目是这样的:深水河上有座独木桥,甲从东来,乙向西去,他们都要过桥,请问,他们怎样才可以几乎是同时过桥?演员们拿起笔,刷刷刷地写了一会儿,就交了卷子。
盖叫天看完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原来,众人的答案五花八门,惹人发笑:有的写着,当甲、乙相遇在桥上时,让力气大的侧着身子,把另一个人抱过去;有的人答道,让个子矮的人蹲下来,另一个人从他的身上跨过去 看着演员们瞪着眼睛、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迷惑不解的样子,盖叫天语重心长地说:题目中的‘甲从东来’和‘乙向西去’告诉我们,甲、乙两人是同向而行,过桥时谁也不妨碍谁。
你们没弄清题意就乱答一气,怎能答对呢?大家听了恍然大悟。这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
在作文课上,一定要提醒学生审清题目再下笔,不然只会做无用功。所谓审清题目,就是要认真推敲题目中的每一个字,划定写作重点,认定写作的对象,辨清写作的目的,定准写作的范围等等。
如果不认真审题,抓起笔就写,很可能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种文不对题的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题、跑题或偏题。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连贯,可偏偏得分不高。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写偏了题。
说实在的,我只能为这些写偏题的学生感到惋惜。一、抓中心词语,定写作对象就是通过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语,确定是侧重记事,还是侧重写人,是绘景还是状物。
比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个心灵美的同学》、《美丽的校园》、《我心爱的储蓄罐》等,从事、同学、校园、储蓄罐等中心词语,我们可以确定,这几篇作文中的写作对象分别是事情、人、景色、物品。 记得上学期开学的第一篇作文 精神鼓舞着我,学生没有抓住写作对象,把范围扩大了,谈到了所有同学们,谈到了广大的同胞们,就是没谈到这种精神对于自己对于我的影响。
写作对象以错,即使写得再好也只能说声可惜了。写作对象往往是名词,而且多是针对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所以抓住这点对作文的帮助又提高了一层。
二、抓关键词语,定写作目的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又叫题眼。抓住了关键词语就能够确定写作目的。
如《一个尊敬老人的同学》这个题目中,尊敬老人就是题眼。写这篇作文的目的,应该是赞扬这位同学尊敬老人的美德,而不应该表现他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等方面。
可是有学生就会去写他的其他有点,甚至还觉得自己详略得当,对这位同学有很深入的了解。还是针对 精神鼓舞着我来谈谈,从题目上来看,这篇作文的写作目的应该放在鼓舞上,无论是哪种精神或对象是谁,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鼓舞,也就是此文的写作目的。
详细点来说:即如何鼓舞你,在哪些方面鼓舞了你,你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抓住了这些,文章的重点也就出来了。
对于写作目的中的关键词,是作文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在平时训练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反复地琢磨题目的重心。三、抓附加词语,定写作范围有时候,题目中除了中心词语、关键词语外,还可能会有一些附加词语,我们对此不可忽视,可通过它确定写作范围,即明确题目对所记叙的事物在时间、地点、数量等方面的限制。
比如《我最近做了一件有益的事》中,我最近一件是附加词语,一我们决不能认为无关紧要。从这三个附加词语我们可以确定,事情的主人公是我,而不是他人;时间是最近,而不是以前;数量是一件,而不是更多。
范围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以下几种:1、时间范围,即题目中有限制时间的词。如《快乐的星期天》中的"星期天";2、地点范围,即题目中有限制地点的词。
如《家乡的新貌》中的"家乡";3、数量范围,即题目中规定了写作的数量。如《难忘的一件事》中的"一件";4、对象范围,即题目中规定了写作的对象,如《我的妈妈》中的"妈妈"。
一般文题都可以看出它对所写作文的限制。比如,地点、时间、季节、大人小孩、多与少的限制。
当然,有的根本就没有题目,只限定一个范围,让自己拟题。遇到这种情况,更需要大中取小,即在限定的范围里,选取自己熟悉的、新的、小的某一件事,自拟文题。
精神鼓舞着我,题目的范围也就缩小在了**精神方面,也就是说在这篇文章里,你就不能再写其他的精神,专心写好一种精神就好。四、此外,围绕关键词选材也很重要。
有位同学写一篇名为战胜自己 的作文,他先写我的节目主持 面临换人,自己差点打退堂鼓,但最终没有放弃,坚持竞争,最终获胜,说明遇事不气馁,坚持很重要。后来又写我 上台主持节目,开始很胆怯,但通过不断鼓励自己,结果圆满地完成任务,说明人要不断战胜内心的胆怯才能成功。
这样写文章成了流水账 ,偏离了题目的关键词 。我认为,学生在选材时要舍得放弃,一切与题目关键词无关的事例,即使再精彩也不能用,文中所举的详细例子要为中心服务,可浓墨重彩。
而像一些 开头点题,结尾扣题 的老法子也可用在文中。经过这样一番审题工作,就可以全面、准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写出来的作文就容易符合题目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