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新闻报道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新闻报道怎样写出新意
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写出新意?这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情,记者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同的报道模式,这些模式指导着记者的写作方法,并影响着记者分析事物的思维方式。从受众一方来说,同样报道模式的新闻读多了,自然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那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新意呢?
一、跳出事情本身之外。新闻报道切忌就事论事。因为就事论事,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事实,写出的报道就像一个模子制出来的,大同小异,很难有新意。苏轼有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确,许多事情如果不跳出其本身之外去看,那是发掘不了新意来的。以登山报道为例,它说到底不过是一种体育活动的报道。无非是风雪严寒,高山峻岭,一批登山队员努力攀登,少数队员最后终于登上了顶峰。题材意义的开发则大都表现运动员的顽强精神。这样报道当然有其道理,也有一定的思想意义,问题是登山运动都如此写,受众阅读时就没有了新鲜感。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当年采写我国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就没有仅仅是把它当作体育运动来写,而是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许多人担心我们国家的建设难以为继的社会背景中来寻找此次活动的涵义。事实上,苏联人曾扬言:没有了他们的参与,中国人单独攀登世界最高峰,“在80年代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此次登山活动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经受严峻考验的一个标志。这篇报道以此作为全文的立足点,自然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意义。
二、挖掘事情背后的原因。有的事情从表面上观察,与别的事情并无两样,例如火灾事件,大都经过起火、报警、救火等过程,火灾报道一般也按此步骤来写。受众接触这种报道多了之后,形成一种固有的认知模式,心理上自然缺乏新鲜感。其实,火灾事件的经过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引发原因却往往有所不同。如果从火灾原因入手作调查研究,岂不是能写出新意来?许多优秀报道正是在挖掘事情背后的原因上面体现新意的。例如,有一年秋冬时节,北京城内酱油脱销达半个月之久,群众意见很大。当时北京的几家报纸都作了报道,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解决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新闻,这是一般报道所采取的方式,但问题的关键是:酱油脱销此一事情老百姓都看到了,当然是迫切要求解决,而新闻仅作如此报道,老百姓能满足吗?当然不满足,因为这些情况都是已知的。他们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此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市场报》一位记者独具慧眼,从酱油厂多年失修而又久未能得以解决这一问题上,找到了事情的根源:“画圈的人多,办实事的人少”,而这正是当时我国经济体制中的一大问题。文章的新意由此而生,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铅灶槐。
三、换个角度看问题。人们观察事物时,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往往有特定的思维角度,从而决定了他对事物所作的分析与看法。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往往因习惯而选取某一角度,并因此形成特定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方式反映了事情的基本性质,对受众认识事物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近年来,反对宴会弊端的报道比较辩伏多,且多从反对浪费、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这一角度来看问题。应该说,这样分析确是抓住了事情的实质。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受众接收同样的信息多了,该信息就对受众失去了吸引力。因此,记者在报道某方面情况时,适当地变换一下分析角度是很有必要的,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受众心理的单调感,另一方面又能给受众提供他未曾认识到的新问题。有篇题为《宴会必须改革———营养学家评宴记》槐友的报道,就独辟蹊径,从营养学的角度揭露了宴会的弊端;报道还通过营养学家之口,发出警告:大吃海吃,谨防被“筵席下的担架”抬了出去。由于变换了思维的角度,其选题与报道自然使人耳目一新。
四、从事情变动中找新意。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事物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当其处于静止状态时,相对稳定,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什么变化。显然,对静止状态中的事物报道多了,受众似曾相识,读来自然缺乏新鲜滋味。而当事物处在运动状态中时,它相对于以往情况已产生变化,此时去加以报道,受众就会有耳目一新之感。例如8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经济改革大潮的涌起,不少私营和个体经商户走上了“富裕之路”,有的还成了“暴发户”。对此一新生事物,许多媒体都作了热情的报道,介绍他们的“致富之路”,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以宣传现行政策的正确性。在开始出现阶段,属于“首变”、“先变”的事例当然具有新闻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报道多了,后面出现的事例就没有了新闻价值,因为新闻毕竟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事情的报道”。那么,此类事情就完全没有报道价值了?也不尽然。《哈尔滨日报》一位女记者发现,个体经商户虽然经济上富裕了,但其精神财富却很贫乏,以至于人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评价并不高。她采访到一个个体经商户在餐馆吃饭时,热情邀请一位女大学教师同桌就餐而被婉言拒绝,个体经商户感叹道:“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显然是出现在个体户身上的新情况,女记者据此写成的报道获该年度全国新闻评比一等奖。
五、使用全新的材料。从立论的角度来说,新闻报道的事实是材料,记者通过新闻事实所表达的看法是观点。新闻报道的新意,主要来源于作者观点的创新,但有时材料的使用也是创新的一个途径。因为全新材料的使用,是受众所不曾接触过的,自然会有一种新颖的感觉,受众似乎能从这些新材料中悟出什么新的意思来。记得在审判“四人帮”时,由于这是一次震动世界的重大政治活动,当时采访报道很多,发表了大量新闻、通讯、侧记和其他体裁的稿件,其中不少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新华社按预定计划,在整个审判活动完结后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报道。此篇报道怎么写?当然不能再写具体的审判过程,因为很多报道都已写过了。受众此时所要求的是,能有一篇站在历史高度的、全新意义上的报道出现,以使自己对整个审判活动的认识加深。于是新华社记者写出了《历史的审判》一文。此篇报道固然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材料上的出新也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所引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一些话:“国家是一种极其严肃的东西,要它表演某种滑稽剧是办不到的。一只满载傻瓜的船也许能在风里行驶一段时间,但它终究要向不可幸免的命运驶去……”“羞耻已经是一种革命”、“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如果全民族都感到了真正的羞耻,那它就会像一头准备向前扑去而往后退缩的狮子”。这些引语使受众感到“耳目一新”,因为它们出自马克思1843年的一封书简《致阿·芦格》,在一般的选集里是见不到的。
解析:
新闻报道怎样写出新意
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写出新意?这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情,记者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同的报道模式,这些模式指导着记者的写作方法,并影响着记者分析事物的思维方式。从受众一方来说,同样报道模式的新闻读多了,自然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那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新意呢?
一、跳出事情本身之外。新闻报道切忌就事论事。因为就事论事,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事实,写出的报道就像一个模子制出来的,大同小异,很难有新意。苏轼有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确,许多事情如果不跳出其本身之外去看,那是发掘不了新意来的。以登山报道为例,它说到底不过是一种体育活动的报道。无非是风雪严寒,高山峻岭,一批登山队员努力攀登,少数队员最后终于登上了顶峰。题材意义的开发则大都表现运动员的顽强精神。这样报道当然有其道理,也有一定的思想意义,问题是登山运动都如此写,受众阅读时就没有了新鲜感。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当年采写我国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就没有仅仅是把它当作体育运动来写,而是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许多人担心我们国家的建设难以为继的社会背景中来寻找此次活动的涵义。事实上,苏联人曾扬言:没有了他们的参与,中国人单独攀登世界最高峰,“在80年代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此次登山活动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经受严峻考验的一个标志。这篇报道以此作为全文的立足点,自然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意义。
二、挖掘事情背后的原因。有的事情从表面上观察,与别的事情并无两样,例如火灾事件,大都经过起火、报警、救火等过程,火灾报道一般也按此步骤来写。受众接触这种报道多了之后,形成一种固有的认知模式,心理上自然缺乏新鲜感。其实,火灾事件的经过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引发原因却往往有所不同。如果从火灾原因入手作调查研究,岂不是能写出新意来?许多优秀报道正是在挖掘事情背后的原因上面体现新意的。例如,有一年秋冬时节,北京城内酱油脱销达半个月之久,群众意见很大。当时北京的几家报纸都作了报道,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解决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新闻,这是一般报道所采取的方式,但问题的关键是:酱油脱销此一事情老百姓都看到了,当然是迫切要求解决,而新闻仅作如此报道,老百姓能满足吗?当然不满足,因为这些情况都是已知的。他们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此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市场报》一位记者独具慧眼,从酱油厂多年失修而又久未能得以解决这一问题上,找到了事情的根源:“画圈的人多,办实事的人少”,而这正是当时我国经济体制中的一大问题。文章的新意由此而生,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铅灶槐。
三、换个角度看问题。人们观察事物时,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往往有特定的思维角度,从而决定了他对事物所作的分析与看法。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往往因习惯而选取某一角度,并因此形成特定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方式反映了事情的基本性质,对受众认识事物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近年来,反对宴会弊端的报道比较辩伏多,且多从反对浪费、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这一角度来看问题。应该说,这样分析确是抓住了事情的实质。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受众接收同样的信息多了,该信息就对受众失去了吸引力。因此,记者在报道某方面情况时,适当地变换一下分析角度是很有必要的,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受众心理的单调感,另一方面又能给受众提供他未曾认识到的新问题。有篇题为《宴会必须改革———营养学家评宴记》槐友的报道,就独辟蹊径,从营养学的角度揭露了宴会的弊端;报道还通过营养学家之口,发出警告:大吃海吃,谨防被“筵席下的担架”抬了出去。由于变换了思维的角度,其选题与报道自然使人耳目一新。
四、从事情变动中找新意。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事物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当其处于静止状态时,相对稳定,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什么变化。显然,对静止状态中的事物报道多了,受众似曾相识,读来自然缺乏新鲜滋味。而当事物处在运动状态中时,它相对于以往情况已产生变化,此时去加以报道,受众就会有耳目一新之感。例如8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经济改革大潮的涌起,不少私营和个体经商户走上了“富裕之路”,有的还成了“暴发户”。对此一新生事物,许多媒体都作了热情的报道,介绍他们的“致富之路”,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以宣传现行政策的正确性。在开始出现阶段,属于“首变”、“先变”的事例当然具有新闻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报道多了,后面出现的事例就没有了新闻价值,因为新闻毕竟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事情的报道”。那么,此类事情就完全没有报道价值了?也不尽然。《哈尔滨日报》一位女记者发现,个体经商户虽然经济上富裕了,但其精神财富却很贫乏,以至于人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评价并不高。她采访到一个个体经商户在餐馆吃饭时,热情邀请一位女大学教师同桌就餐而被婉言拒绝,个体经商户感叹道:“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显然是出现在个体户身上的新情况,女记者据此写成的报道获该年度全国新闻评比一等奖。
五、使用全新的材料。从立论的角度来说,新闻报道的事实是材料,记者通过新闻事实所表达的看法是观点。新闻报道的新意,主要来源于作者观点的创新,但有时材料的使用也是创新的一个途径。因为全新材料的使用,是受众所不曾接触过的,自然会有一种新颖的感觉,受众似乎能从这些新材料中悟出什么新的意思来。记得在审判“四人帮”时,由于这是一次震动世界的重大政治活动,当时采访报道很多,发表了大量新闻、通讯、侧记和其他体裁的稿件,其中不少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新华社按预定计划,在整个审判活动完结后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报道。此篇报道怎么写?当然不能再写具体的审判过程,因为很多报道都已写过了。受众此时所要求的是,能有一篇站在历史高度的、全新意义上的报道出现,以使自己对整个审判活动的认识加深。于是新华社记者写出了《历史的审判》一文。此篇报道固然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材料上的出新也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所引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一些话:“国家是一种极其严肃的东西,要它表演某种滑稽剧是办不到的。一只满载傻瓜的船也许能在风里行驶一段时间,但它终究要向不可幸免的命运驶去……”“羞耻已经是一种革命”、“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如果全民族都感到了真正的羞耻,那它就会像一头准备向前扑去而往后退缩的狮子”。这些引语使受众感到“耳目一新”,因为它们出自马克思1843年的一封书简《致阿·芦格》,在一般的选集里是见不到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朝闻通
2024-10-12 广告
2024-10-12 广告
厦门有咖科技新闻稿厦门有咖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其最新研发成果成功面世,标志着公司在智能科技领域又迈出了坚实一步。此次创新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更引领了行业技术潮流。为广泛传播这一喜讯,公司正积极筹备通过权威新闻发布平台,向全球用户及合作伙伴...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朝闻通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