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中简介

 我来答
健康达人雷恩
2022-10-05 · TA获得超过246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8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5.6万
展开全部

目录

  • 1 拼音
  • 2 概述
  • 3 四满的别名·髓中
    • 3.1 四满穴的别名
    • 3.2 出处
    • 3.3 穴名解
    • 3.4 特异性
    • 3.5 所属部位
    • 3.6 四满穴的定位
    • 3.7 四满穴的取法
    • 3.8 四满穴穴位解剖
      • 3.8.1 层次解剖
      • 3.8.2 穴区神经、血管
    • 3.9 四满穴的功效与作用
    • 3.10 四满穴主治病证
    • 3.11 刺灸法
      • 3.11.1 刺法
      • 3.11.2 灸法
    • 3.12 四满穴的配伍
    • 3.13 文献摘要
  • 4 悬颅的别名·髓中
    • 4.1 悬颅穴的别名
    • 4.2 出处
    • 4.3 穴名解
    • 4.4 特异性
    • 4.5 所属部位
    • 4.6 悬颅穴的定位
    • 4.7 悬颅穴的取法
    • 4.8 悬颅穴穴位解剖
      • 4.8.1 层次解剖
      • 4.8.2 穴区神经、血管
    • 4.9 悬颅穴的功效与作用
    • 4.10 悬颅穴主治病证
    • 4.11 刺灸法
      • 4.11.1 刺法
      • 4.11.2 灸法
    • 4.12 悬颅穴的配伍
    • 4.13 文献摘要
    • 4.14 悬颅穴研究进展
      • 4.14.1 治疗偏头痛
      • 4.14.2 升高肌电
      • 4.14.3 对中风偏瘫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
  • 5 参考资料
  • 附:
    • 1 古籍中的髓中

1 拼音

suǐ zhōng

2 概述

髓中为经穴别名:1.四满;2.悬颅。[1]

3 四满的别名·髓中

髓中为经穴别名,即四满[1]。见《针灸聚英》。

穴位 四满 汉语拼音 Siman 罗马拼音 Szuman 美国英译名 Four Full 各


号 中国 KI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R14 富耶氏 R14 德国 N14 英国 K14 美国 Ki14

四满为经穴名(Sìmǎn KI14)[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髓府、髓中[3]。属足少阴肾经[2][3]。四满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2][3]。四即第四,满即充满,此穴为肾经入腹的第四穴,肾经之气至此已充满,又因此穴可治腹部四周胀满,故名四满[2]。四满穴主治肝肾,前阴及少腹部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不孕,漏胎,遗精白浊,小便失禁,气攻两胁,疝瘕积聚,腹痛泄泻,臌胀,少腹痛,泄泻,月经不调,不孕症,遗精,疝气,小便淋沥,遗尿,便秘,腹痛,水肿,产后恶露不尽,小便不利,现代又多用四满穴治疗子宫痉挛,肠炎,肠疝痛,尿路感染,痢疾,角膜白斑等。

3.1 四满穴的别名

髓府(《针灸甲乙经》),髓中(《针灸聚英》),髓海[4]。

3.2 出处

《针灸甲乙经》:振寒,大腹石水,四满主之。

3.3 穴名解

四即第四,满即充满,此穴为肾经入腹的第四穴,肾经之气至此已充满,又因此穴可治腹部四周胀满,故名四满[2]。

四,数名,倍二为四;又通驷,指驷星。满,有盈、溢之义,又指小满节。言地气充盈上与驷星相应;驷通四,因房为四星,故称为四。房为小满节子正初刻三分之中星。其能治因而得名,则仅以穴用言耳。本穴与任脉之石门及足阳明经之大巨相平,内应脐下方寸,为全身精气凝聚之处,故本穴别名髓府。四满者,地气自大赫、气穴上升至此,如小满节地气已经充盈也,又以其处为大小肠、膀胱、精室之夹隙,受四者严密包壅,故名四满。其所治症为积聚、疝瘕、大肠水泻、月信不调、恶血、奔豚腹部四面膨满诸病。此穴在脐下2寸,旁开5分处,为冲脉、足少阴脉之会穴,是足少阴肾脉在腹部的第4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穴处经气充足,满溢以至由此而交于任脉的阴交穴,故名四满。[4]

3.4 特异性

四满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3.5 所属部位

下腹[5]

3.6 四满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四满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6]。

四满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另说在脐下1.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2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2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 。

四满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2]。

四满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四满穴在下腹的位置

四满穴在下腹的位置(肌肉)

四满穴在下腹的位置(内脏)

3.7 四满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横骨上3寸,石门(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四满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2]。

仰卧位,当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上2/5与下3/5交点处,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7]。

3.8 四满穴穴位解剖

四满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分布同大赫。为第十一肋间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前皮支重叠分布。穴位与腹腔内相对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等。

3.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8]。

3.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3]。

3.9 四满穴的功效与作用

四满穴具有理气调经,利水消肿的功效。

四满穴有调经水、消胀满的作用[2]。

四满指肠澼切痛、积聚、脐中切痛、恶血瘀痛,针之有散瘀消胀之效,有理气导疝、调经种子之功。

3.10 四满穴主治病证

四满穴主治肝肾,前阴及少腹部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不孕,漏胎,遗精白浊,小便失禁,气攻两胁,疝瘕积聚,腹痛泄泻,臌胀,少腹痛,泄泻,月经不调,不孕症,遗精,疝气,小便淋沥,遗尿,便秘,腹痛,水肿,产后恶露不尽,小便不利,现代又多用四满穴治疗子宫痉挛,肠炎,肠疝痛,尿路感染,痢疾,角膜白斑等。

四满穴主治肝肾、前阴及少腹部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不孕、漏胎、遗精白浊、小便失禁、气攻两胁、疝瘕积聚、腹痛泄泻、臌胀等[2]。

四满穴主治少腹痛,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症,遗精,疝气,小便淋沥等[3]。

四满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尿、遗精、疝气、便秘、腹痛、水肿[8]。

四满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尽;遗精;疝气,小便不利,便秘;水肿[7]。

现代又多用四满穴治疗子宫痉挛、肠炎、肠疝痛、尿路感染等[2]。

1. 妇产科系统疾病:痛经,月经不调;

2.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

3. 其它:角膜白斑。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2][3]。

直刺1~1.5寸[8][7],局部有酸胀感[7]。

注意:四满穴宜缓慢进针,以免伤及大肠[7]。

3.11.2 灸法

可灸[2][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或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3.12 四满穴的配伍

四满穴配太冲、膈俞,有疏肝调经活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四满配血海、中极、三阴交,治月经不调[7]。

四满配膈俞、肝俞、三阴交、太冲、关元、隐白,治崩漏[7]。

3.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针灸甲乙经》:肠澼,泄切痛,四满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四满主子藏中有恶血,内逆满痛,疝。月水不利,奔豚上下并无子,灸四满三十壮。

《针灸大成》:主积聚疝瘕,肠澼,大肠有水,脐下切痛,振寒,目内眦赤痛,妇人月水不调,恶血痞痛,奔豚上下,无子。

《针灸聚英》:目内眦赤痛。

《循经考穴编》:男子遗精白浊,妇人血崩月病,恶血痛及小便不禁,气攻两胁疼痛。

4 悬颅的别名·髓中

髓中为经穴别名,即悬颅[1]。见《针灸学》(南京)。

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 CB5)[9]。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属足少阳胆经[9]。别名耳前角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髓空(《经穴汇解》),髓孔(《针灸学》(南京)),髓中(《针灸学》(南京))。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9][10]。悬即悬挂,颅即头颅,此穴在颞颥部,如悬挂在头颅之两侧,故名悬颅[9]。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偏头痛,面肿,目赤肿痛,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鼻鼽衄,三叉神经痛,牙痛,结膜炎,角膜炎等。

4.1 悬颅穴的别名

耳前角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髓空(《经穴汇解》),髓孔(《针灸学》(南京)),髓中(《针灸学》(南京))。

4.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

4.3 穴名解

悬即悬挂,颅即头颅,此穴在颞颥部,如悬挂在头颅之两侧,故名悬颅[9]。

悬,系也。《孟子·公孙丑》:“犹解倒悬也。”又有消停、杜绝、避免之义。颅,指头颅,《说文》:“头,颅也。”本穴在头之两侧颞颥动脉处,头维穴与曲鬓穴连线之中点,如悬于头颅,承颔厌之气下行,即犹头上经气悬行于颅侧也。沿皮刺之,可治悬晕。悬晕之悬,如物在悬空晃动,在人自觉两足无根,头晕如身悬也,故名悬颅。[4]

4.4 特异性

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9][10]。

4.5 所属部位

侧头[11]

4.6 悬颅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悬颅穴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6]。

悬颅穴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正坐或侧伏取穴[9]。

悬颅穴位于鬓发中,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中点(《针灸甲乙经》)[10]。

悬颅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肌肉)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4.7 悬颅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或侧伏,在头维与曲鬓之间,沿鬓发弧开连线之中点取穴。

悬颅穴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正坐或侧伏取穴[9]。

正坐侧伏或侧卧位,从头维沿鬓角至曲鬓作一弧线,于弧线之中点定悬颅,在头维与悬颅之间定颔厌[12]。

4.8 悬颅穴穴位解剖

悬颅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皮肤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顶支,颞肌受下颌神经的前干肌支支配。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9]。

皮肤→皮下组织→颞肌[13]。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上颌神经颧颞支、耳颞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下颌神经肌支分布[13]。

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10]。

4.9 悬颅穴的功效与作用

悬颅穴有清头目、通经络的作用[9]。

悬颅穴具有通络消肿,清热散风的功效。

针刺悬颅穴可解除头部诸疾,如头痛、面肿、目眩等证,系胆经、三焦经和胃经之会穴,有散风止痛之功[4]。

4.10 悬颅穴主治病证

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偏头痛,面肿,目赤肿痛,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鼻鼽衄,三叉神经痛,牙痛,结膜炎,角膜炎等。

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等[9]。

悬颅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偏头痛,面肿,目赤肿痛,齿痛,鼽衄[14]。

悬颅穴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齿痛[13]。

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等[9]。

悬颅穴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齿痛,面肿,鼻鼽衄等[10]。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

2.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鼻炎,结膜炎,角膜炎。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9][10]。

向后平刺0.5~0.8寸[15][13],局部有酸胀感[15]。

4.11.2 灸法

可灸[9][15][13]。

艾条灸5~10分钟[10]。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12 悬颅穴的配伍

悬颅配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悬颅配风池、太阳、颔厌、外关,治偏头痛[15]。

悬颅配丝竹空、风池、太阳,治目外眦痛[15]。

悬颅配水沟,治面肿[15]。

悬颅配丝竹空、太阳、风池,有疏风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眦痛。

悬颅配人中,有通经消肿的作用,主治面肿。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

《类经图翼》: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针灸大成》:主头痛,牙齿痛,面肤赤肿,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鼻洞浊下不止,传为鼽,目昏懵瞑目。

4.14 悬颅穴研究进展

4.14.1 治疗偏头痛

主穴取患侧悬颅透率谷,配穴取风池、太冲、太阳、阿是穴、合谷和足三里。嘱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从悬颅浅刺透向率谷,小幅度捻转,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余穴按常规刺法,取得较强针感后,留针45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5例患者,经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100%。[14]

4.14.2 升高肌电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悬颅穴可使正常人肌电上升。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35分钟。对脑血栓形成的患者针刺悬颅穴,也可使肌电幅度升高,一般5分钟即可表现出来。[4]

4.14.3 对中风偏瘫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