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宇宙飞船的介绍

 我来答
大沈他次苹0B
2022-11-16 · TA获得超过733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9万
展开全部

前苏联宇宙飞船 东方号宇宙飞船

东方1号宇宙飞船,它由乘员舱和设备舱及末级火箭组成,总重6.17吨,长7.35米。

乘员舱呈球形,直径2.3米,重2.4吨,外侧覆盖有耐高温材料,能承受再入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的摄氏5000℃左右的高温。

乘员舱只能载一人,有三个舱口,一个是宇航员出入舱口,另一个是与设备舱连接的舱口,再一个是返回时乘降落伞的舱口,宇航员可通过舷窗观察或拍摄舱外情景。

宇航员的座椅装有弹射装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可紧急弹出脱险。

同时在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7000米的地方,宇航员连同座椅一起弹出舱外,并张开降落伞下降,在达到4000米高度时,宇航员与座椅分离,只身乘降落伞返回地面。

设备舱为顶锥圆筒形,长2.25米,重2.27吨,在飞船返回大气层之前,与乘员分离,弃留太空成为无用之物。

东方1号宇宙飞船打开了人类通往太空的道路。

  上升号宇宙飞船   上升号宇宙飞船重5.32吨,球形乘员舱直径与东方号飞船大体相同,改进之处是提高了舱 宇宙飞船

体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宇航员在座舱内可以 *** 宇航服,返回时不再采用弹射方式,而是随乘员舱一起软着陆。

上升 1号载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 24小时17分钟;上升2号载两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6小时2分钟。

  联盟号宇宙飞船   联盟号飞船由 轨道舱、指令舱和设备舱三部分组成,总重量约6.5吨,全长约7米,宇航员在轨道舱中工作和生活;设备舱呈圆柱形,长2.3米,直径2.3米,重约2.6吨,装有遥测、通信、能源、温控等设备;指令舱呈钟形,底部直径3米,长约2.3米,重约2.8吨。

飞船在返回大气层之前,将轨道舱和设备舱抛掉,指令舱装载着宇航员返回地面。

从联盟10号飞船开始,前苏联的宇宙飞船转到与空间站对接载人飞行,把载人航天活动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   前苏联的空间站上天以来,一直与联盟号系列载人飞船和进步号系列货运飞船一起,共同组成轨道联合体执行载入航天飞行任务。

  联盟号 宇宙飞船“水星”飞船

系列载人飞船已更换三代,作为空间站的载人工具。

从联盟10号开始,到1993年底共有30艘联盟号,14艘联盟T号,17艘联盟TM号飞船载人到空间站上开展太空科学考察活动。

第一代联盟号,主要用于试验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和机动飞行,为载人到空间站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代联盟T号,改进了座舱设施,提高了生命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第三代联盟TM号,又改进了会合,对接,通信,紧急救援和降落伞系统,增加了有效载荷。

经过改进的联盟TM号飞船总重7吨,长约7米,翼展10.6米,载3名宇航员和250千克货物最大改进是对接系统,可以在任何姿态下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无需空间站做机动飞行和调整姿态。

  进步号系列货运飞船执行向空间站定期补给食品,货物,燃料和仪器设备等任务。

到1993年底,已发展两代,共发射进步号42艘,进步M号20艘。

它与空间站对接完成装卸任务后即自行进入大气层烧毁。

这种飞船由仪器舱,燃料舱和货舱组成,货舱容积6.6立方米,可运送1.3吨货物,燃料舱带1吨燃料。

它可自行飞行4天,与空间站对接飞行可达2月。

美国宇宙飞船  1、水星号载人飞船   “水星”飞船是美国的第一代载人飞船,总共进行了25次飞行试验,其中6次是载人飞行试验。

“水星”飞船计划始于1958年10月,结束于1963年5月,历时4年8个月。

“水星”计划共耗资3.926亿美元,其中飞船为1.353亿美元,占总费用的34.5%;运载火箭为0.829亿美元,占总费用的21.1%;地面跟踪网为0.719亿美元,占18.34%;运行和回收操作费用为0.493亿美元,占12.6%;其他设施为0.532亿美元,占13.46%。

  “水星”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载人空间飞行的突破,把载一名航天员的飞船送入地球轨道,飞行几圈后安全返回地面,并考察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人在失重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重点是解决飞船的再入气动力学、热动力学和人为差错对以往从未遇到过的高加速度和零重力的影响等问题。

宇宙飞船

“水星”飞船总长约2.9 m,底部最大直径1.86 m,重约1.3~1.8 t,由圆台形座舱和圆柱形伞舱组成。

座舱内只能坐一名航天员,设计最长飞行时间为2天,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为34小时20分,绕地22周(1963年5月15日~16日“水星-9”飞船飞行)。

“水星”计划的6次载人飞行共历时54小时25分钟。

  “水星”飞船的姿态控制系统以自控为主,另有两种手控方式作为备份。

航天员仅在必要时使用手控装置控制飞船的飞行姿态,在飞船操纵方面仅起到辅助作用,基本上是一名供地面研究人员了解人对空间飞行环境适应能力的受试验者。

但在飞行中也表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双子星座号飞船   美国载人飞船 系列。

从1965年3月到1966年11月共进行10次载人飞行。

主要目的是在轨道上进行机动飞行、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试作舱外活动等。

为“阿波罗”号飞船载人登月飞行作技术准备(见阿波罗工程)。

“双子星座”号飞船重约3.2~3.8吨,最大直径3米,由座舱和设备舱两个舱段组成。

座舱分为密封和非密封两部分。

密封舱内安装显示仪表、控制设备、废物处理装置和供两名航天员乘坐的两把弹射座椅,还带有食物和水。

双子星座号飞船

无线电设备、生命保障系统和降落伞等安装在非密封舱内。

座舱前端还有交会用的雷达和对接装置,座舱底部覆盖再入防热材料。

设备舱分上舱和下舱。

上舱中主要安装 4台制动发动机。

下舱中有轨道机动发动机及其燃料、轨道通信设备、燃料电池等。

设备舱内壁还有许多流动冷却液的管子,因此设备舱又是个空间热辐射器。

飞船在返回以前先抛弃设备舱下舱,然后点燃4台制动火箭,再抛掉设备舱上舱,座舱再入大气层,下降到低空时打开降落伞,航天员与座舱一起在海面上溅落。

  3、“阿波罗”号飞船   【Apollo spacecraft】美国实施载人登月过程中使用的飞船。

“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 7月20~21日首次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

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个部分组成,其中指挥舱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飞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舱;服务舱采用轻金属蜂窝结构,周围分为6个隔舱,容纳主发动机、推进剂贮箱和增压、姿态控制、电气等系统。

前端与指挥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成。

中国宇宙飞船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 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技术应用: 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

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评论反应: 此间评论高度评价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称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 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 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评论反应: 此次航天飞船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 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大气成分探测器、飞船轨道舱窗口组件、细胞生物反应器、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固体径迹探测器、微重力测量仪、有效载荷公用设备。

据介绍,微重力测量仪、返回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三次参加飞船试验;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轨道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二次参加飞船试验;其余设备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试验。

  试验项目: “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

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

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 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飞行试验外,还有一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旗,和其他的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首次“上天”。

一场筹备了10年之久的两对“细胞太空婚礼”也将在飞船上举行,一对动物细胞“新人”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另一对是植物细胞“新人” ———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

专家介绍说,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与融合这些“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

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

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备注: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就是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的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 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飞行时间/圈数: 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   搭载物品: 共有8类64种搭载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来、查氏集团等知名企业标识,搭载的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则用于太空育种实验。

在开舱仪式现场,6位特殊的“乘客”有机会精彩亮相,它们分别是极地考察时使用过的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五环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申报》百年纪念特刊、书画作品《六骏图》和10幅少先队员太空画作品。

神舟六号返回舱搭载的物品还有“我给‘神舟’六号航天员写封信征文活动”特等奖作文、共和国元帅特种邮票和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以及书画名家的作品等。

  技术应用: 飞船的种类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卫星式载人飞船。

这种飞船像卫星一样在离地面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飞行,飞行高度大约为300公里。

飞船有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目前国际上成熟航天国家的飞船均是三舱式,这次神舟六号就是三舱式飞船,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初步达到国际水平。

神舟六号飞船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起点很高,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员返回后,轨道仓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后进行交会对接实验;第三是返回舱的直径大,俄罗斯的直径是2.2米,我国的是2.5米。

最后是飞船返回,非常安全,这方面已经进行过全面的测试。

总体来看,神舟六号飞船的技术进步是巨大的。

技术进步主要反映在:首先是新材料领域,据悉近年来中国在新材料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上,有2000多种是来自航天领域;其次是电信领域,这方面有硬件设备的进步,也有软件领域的进步,比如编码技术就确保了话音质量和图像的清晰度;第三是图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民用领域;第四是特种食品,航天员的食品研制非常复杂;第五是特种纺织材料,航天服是一个系统,更是高科技的结晶;第六是电子控制系统的进步,飞船是涉及各种复杂子系统的复杂系统,所有系统均需要有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第七是生物医学体系的进步,载人航天与无人航天有本质上的差异,系统复杂性和可靠性大为不同,神舟六号的成功,表明中国的相关生物医学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神舟六号飞船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整船外形和结构与原来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

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

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由于此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六号取消了用于这项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

  备注:执行任务的宇航员 费俊龙 聂海胜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型火箭,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9次飞行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39秒   返回时间:9月28日17时3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行时间/圈数:2天20小时27分钟/45圈   搭载物品:神舟七号首次携带了中药上天。

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和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鹅掌楸的种子各100克。

搭载物中首次历史性地出现陶瓷制品。

一批深圳太空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包括蝴蝶兰、瓜叶菊、球根海棠、灰毛豆、类芦和结缕草等品种。

伴飞卫星,五星红旗,特制太空笔。

  试验项目: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进行“天链一号”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飞船运行期间,1名航天员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

  新技术应用:成功突破飞船气闸舱、舱外航天服、航天测控中继卫星、伴飞小卫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七载人航天应用方面的一项新技术试验———伴随飞行的试验。

航天员由舱内活动转向舱外活动,这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一个重大跨越。

为实现出舱活动,必须突破舱外航天服的微机电、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地面模拟训练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需要完成舱外航天服和飞船气闸舱的研制。

这在技术层面上要求很高。

火箭系统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采用了新技术抑制火箭飞行初期的振动,大大提高了航天员的飞行舒适性,这从三名航天员在飞船发射中招手的细节里得到了证实。

在整个出舱活动中,供氧、供电、空气流通、话音支持等一切功能都成功实现,从直播中,可以清晰地听到翟志刚从宇宙发向地面的声音。

这充分说明中国已经掌握了舱外航天服的技术。

为了这一次的一些新的测控要求,我们国家利用一些新技术研制了一些新的测控雷达和测控装备。

采用海上的新技术(新型“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的使用)和空中的技术(数据中继卫星的使用),“神七”的测控覆盖率有大幅度的提升。

  评论反应:中国航天员(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宇航员是翟志刚)走出飞船舱门迈进太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国的航天技术也是日新月异。

  宇宙飞船到太空之后   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和宇宙飞船绕地心的离心力正好相等   因而即使发动机不工作,宇宙飞船仍然可以在太空飞行而不掉下来   但并不是说宇宙飞船的加速度就是零,而是说这个加速度正好与飞船能够作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另外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   飞船上有特殊的氧化剂和燃料   飞船的发动机仍然能够点火工作   还有些飞船使用其他类型的推进器比如小推力电推进   所以跟有没有空气没关系   备注:执行任务的宇航员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其中翟志刚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漫步的员。

欧洲宇宙飞船目录

简介

发射记录

编辑本段简介

自动运送载具(Automated Transfer Vehicle,缩写为ATV)是国际太空站的实验性设备以及向空间站运输食物、空气和水的货运飞船。

自动运载飞船由欧洲空间局建造。

自动运载飞船将运载货物从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开云发射场起飞前往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

一个高精度导航系统将引导自动运载飞船沿正确的轨道飞行。

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后它将自动与俄国服务舱对接。

作为驻地的舱组,自动运载飞船将在国际空间站停靠六个月,并在回程中完成它最后的任务:利用地球的大气燃烧6.4吨国际太空站废物。

  ATV全长约10.3米,最大直径约4.5米,由推进舱、电子设备舱和加压舱3部分构成。

它的外部有4个“太阳翼”,每个“太阳翼”由4块太阳能电池板构成,翼展可达22米。

其研发费用为13亿欧元,每艘造价4亿欧元,发射费用1亿美元,计划每隔12月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一次。

20吨重的ATV每次可将7.5吨的载荷送往ISS。

ATV飞船具有先进的高精度导航能力,可在较少地面控制的情况下自动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编辑本段发射记录

首艘(ATV-1)“儒勒·凡尔纳”号(Jules Verne)于2008年3月8日由亚利安五号火箭于圭亚那太空中心发射升空,于4月3日与国际太空站星辰号服务舱衔接。

这是全自动太空船首次与国际太空站完成自动衔接动作,无地面航控人员或太空站太空人以手动补助操作介入。

  第二艘自动货运飞船(ATV-2)“约翰内斯·开普勒”已准备就绪,于2011年2月15日从欧洲航天港发射升空。

这将是阿丽亚娜-5型火箭迄今为止运送有效载荷最重的一次任务,也是阿里安火箭的200次发射。

  第三艘自动货运飞船(ATV-3)已经命名"爱德华多·阿玛尔迪",他是二战后意大利物理学领军人物,航天领域的先驱。

  第四艘自动货运飞船(ATV-4)已经命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的提出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