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 我来答
远景教育17
2022-07-03 · TA获得超过518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2万
展开全部

  一、课文内容梳理

  《伟大的悲剧》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等探险队员表现出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太空一日》是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宇航员杨利伟,通过回忆记录下自己在太空中实验飞行一天的过程和感受。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天中杨利伟的惊心动魄,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带给国人的骄傲。

  《带上她的眼睛》写的是当科学家、宇航员在探索太空的时候,科幻作家把我们的想象力带进了地球的核心。人类使用地航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航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这是刘慈欣获奖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演绎的故事。

  《河中石兽》是纪昀(字晓岚)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石兽掉进了河里,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文章的主旨是凡事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每做一件事前,不要妄下结论。

  二、单元字词汇总

  21.伟大的悲剧

  拽zhuài:拉。

  坚持不懈xiè:坚决保持、维护,不松懈。

  战栗lì:颤抖。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徒tú劳:无益的耗费劳力。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夺眶kuàng而出: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精疲力竭jié: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闷mèn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怏yàng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毛骨悚sǒng然:形容十分恐惧。

  扬扬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满意的样子。

  履lǚ行:实践。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姗shān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chōng忡:忧愁的样子。

  吞噬shì:吞食。

  语无伦lún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羸léi弱:瘦弱。(赢yínɡ)

  角逐:动词,这里指竞争。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厄,灾难、困苦。

  遗孀: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称为某人的遗孀。孀,指寡妇。

  冰凌:凌,(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

  海市蜃shèn楼

  22.太空一日

  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

  负fù荷hè:承受的重量。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俯fǔ瞰kàn: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无虞:不用忧虑。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耐,禁得起。

  23.带上她的眼睛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闲暇:闲空

  凸现:清楚地显现。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三、课内文言文梳理

  (一)课文字词详解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①临②河干(gān),③山门④圮(pǐ)⑤于河,二石兽⑥并沉⑦焉。

  ①临:靠近。②河干:河岸。③山门:佛寺的外门。④圮:倒塌。⑤于:到。⑥并:一起。⑦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①阅十②余③岁,僧④募金重修,⑤求二石兽于水中,⑥竟不可得,⑦以为顺流⑧下矣。

  ①阅:经过,经历。②余:多。③岁:年。④募金:募集资金。⑤求:寻找。⑥竟:终了,最后。⑦以为:认为。⑧下:动词,流到下游。

  ①棹(zhào)数小舟,②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③迹。

  ①棹:划(船)。②曳:拖。③迹:踪迹。

  一①讲学家②设帐寺中,闻之笑曰:“③尔辈不能④究⑤物理。⑥是非木杮(fèi),

  ①讲学家:讲学的人。②设帐:设馆教书。③尔辈:你们这些人。④究:研究、探求。⑤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⑥是非:这不是。

  ①岂能②为③暴涨④携之⑤去?乃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⑦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①岂:怎么,哪里。②为:被。③暴涨:暴涨的大水。④携:带。⑤去:离开。⑥石性坚重: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⑦湮:埋没。

  沿河求之,不亦①颠乎?”众②服③为④确论。

  ①颠: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②服:信服。③为:认为。④确论:正确的言论。

  一老①河兵闻之,又笑曰:“②凡河中失石,当求之③于上流。④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①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②凡:表示范围,所有的。③于:到。④盖:表示议论的句首语气词。

  水不能冲石,其①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②啮(niè)沙为③坎穴。渐④激渐深,至石之半,

  ①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②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③坎穴:坑洞。④激:冲。

  石必①倒掷坎穴中。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③已,④遂⑤反⑥溯流逆上矣。

  ①倒掷:倾倒掉入。②如是:像这样。③已:停止。④遂:于是。⑤反:反而。⑥溯流:逆流。

  求之下流,①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②如其言,③果得于数里外。

  ①固:本来。②如:按照。③果:果然。

  ①然则天下之事,②但知③其一,不知④其二者多矣,可⑤据理⑥臆(yì)断⑦欤(yú)?

  ①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②但:只。③其一:表面现象。④其二:根本道理。⑤据理:根据某个道理。⑥臆断:主观地判断。⑦欤:吗。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尔辈不能究物理。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

  3.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沙层上,越沉越深罢了。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即下游)寻找石兽,不是很疯狂吗?

  5.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6.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洞。

  7.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不是更疯狂吗?

  8.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三)课文分析

  1.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人物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求之下流

  以为顺流下矣

  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

  求之地中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

  但没找到

  老河兵

  求之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2.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3.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而寺僧与讲学家都错了呢?

  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人们凡事要全面具体分析,不可主观臆断。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解释: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5.试分析讲学家与老河兵“笑”的含义。

  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去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

  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糊涂,轻信讲学家的说法,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6.老河兵比讲学家高明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实践经验,联系水流、泥沙与石兽三者关系综合判断,得出结论。

  四、名著导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