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学什么
医学统计学学什么:
(一)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定义: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学科
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的医学数据,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大量资料,通常是人、动物或生物财力的测定值,发现蕴含其中的统计学规律。
(二)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统计设计 :包括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调查设计主要有抽样方法、调查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等;实验设计主要有各种实验设计模型、分组方法、样本质量估计等。
统计描述:对原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用相应的统计指标,如率、均数等,表示出研究对象最鲜明的数量特征,必要时选择统计表或统计图。
统计推断:在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指标的差别和关联性进行分析和推断。
(三)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1)计量资料:有计量单位,有连续性的特点。
(2)计数资料:计数资料是定性观察的结果。
1)二分类:结果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属性。
2)多分类:结果为两种以上互不包含的属性,如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种类
3)等级资料:结果有两个以上的等级关系,如 阴性、阳性、强阳性。
(四)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研究设计:按研究者是否对观察对象施加干预,可以分为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两大类。调查设计主要是了解客观实际情况的现场工作。实验设计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为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收集资料:任务是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统计资料的来源:①经常性资料。一般指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原始记录。②一时性资料。根据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的需要而临时设计的调查表或调查问卷。
统计资料的要求:原始资料是统计工作的基本依据,把好收集资料这一关,要求做到:①资料必须完整、正确和及时;②要有足够的数量;③注意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整理资料:任务是整理原始数据,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以便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
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检查核对原始数据有无错漏,以及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合乎逻辑,并予以必要的补充、修正与合理的剔除。对原始记录的检查核对,应在调查现场完成,而整理资料过程则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一步净化数据。它包括:
①统计数据的常规检查。②数据的取值范围检错。③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检错。
数据的分组设计和归纳汇总:按资料的性质和数量特征分组,以反映事物的特点。
常用的分组方法有以下两类:①质量分组:按事物的性质或类型分组,这种方法多适用于分类变量资料或等级资料。
②数量分组:按观察值的大小进行分组,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数值变量的资料。
分析资料:任务是按研究设计的的要求,结合资料的类型计算有关指标,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主要包括:
用一些统计指标、统计图表等方式表达和描述资料的数量特征和分布规律,不涉及由样本推论总体的问题。
对样本统计指标作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并结合专业知识解释分析结果,目的是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五)统计学的几个重要概念
1,同质与变异:研究对象具有相同的背景、条件、属性称为同质;同一性质的事物,其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称为变异。
2,总体与样本
(1)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2)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值的集合成为样本。
3,参数与统计量
(1)参数: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 总体标准差
(2)统计量: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 样本标准差
4.误差
通常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5.概率与频率
(1)概率:指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表示,0-1之间
(2)频率:指一次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样本率。一般常将p≤0.05或p≤0.01成为小概率事件,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