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是不是真的让鲁迅失望了?
我觉得我让儿时的自己失望了。但是儿时的自己会羡慕现在的我。儿时的我很有气节,有才华,有骨气,对一切不屑一顾,恃才傲物,自以为能理解众生,理解那些天赋不如我的人。
一念三千,思绪不断涌出。整理到纸面上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七八岁的我以为大学生很厉害,刚上高一我又觉得自己能考个一本就很好。如今上了曾经想去的学校,却发现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知道我小时候的梦想绝对不是上学。环境和压力从未间断,思考了很久。
我觉得我让儿时的自己失望了大概,但是儿时的自己会羡慕现在的我。儿时的我很有气节,有才华,有骨气,对一切不屑一顾,恃才傲物,自以为能理解众生,理解那些天赋不如我的人。我淘汰了无数人,但是没有人永远胜利,如今我也被别人淘汰。世界很大,远比曾经的我想象的要大。我不知道我是爱慕虚荣还是不愿意放弃曾经那个傲气的自己。
我曾经看过一部作品叫《乒乓》。初中看过,那时候我感情丰富,看完以后热血沸腾,我认为自己是poko,身边有一个smile的朋友,我带入我自己,我发现我真是太像了,并不是单纯认为自己是主角,而是这两个角色和我还有我的朋友性格和成长几乎一模一样,那时候我意气风发,认为终有一天自己会成就什么。高中又看了一遍,那时候我忙于高考,我发现虽然我的性格更像peko但是我身上有了龙一的影子。我身上有了压力,也认识到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虽然我知道自己没有拼尽全力,但是老天给了我才华,没给我能够发挥全部才华的天赋,这也是我的性格导致的。
如今我又看了一遍,我才发现我是孔文革。我并没有天分,或者说天分并不多。他能允许我在一个小地方脱颖而出,但是永远不允许我成为毋庸置疑的顶峰。“有自信没实力”如今看孔文革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为之颤动。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痛苦和无奈。艺术终究艺术。
作品中人物个性鲜明,事实上只要能像影视作品中的配角一样一辈子贯彻自己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了。但是很遗憾现实并非如此,我们拥有每个角色的颜色。同时我们也是我们自己。我还会为生活一直挣扎下去,不为别的只为了儿时的自己。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很长,我们后面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模仿曾经的自己”我认为这没什么不好,能让自己骄傲能不让自己失望,无论这个自己是曾经还是现在都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情。我要挣扎的证明自己,挣扎的找回曾经的自己,挣扎的实现自己。
也许有一天我累的不想再坚持,无所谓我会选择休息,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不管过了多久之后,我一定还会记起这些并且在此拿起来,被打败但是却不放弃,不管多久都愿意面对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不是吗?
同志们,捡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那股子劲儿,那个英勇无畏的少年郎就会回来的有着理想主义的远大志向,借着实用主义的坚实手段,赴汤蹈火走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