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什么意思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
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出自《论语·卫灵公》。
词语解释:
1、推举,选拔人才。亦指所举之人材。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圳亩,不系阀阅。”
2、隋朝、唐朝、宋朝三代,被地方推举而赴京都应科举考试者。唐白居易《早送举人入试》诗:“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3、明朝清朝两代称乡试录取者。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丰子恺《缘缘堂随笔·姓》:“在石门湾里,姓丰的只有我们一家,而中举人的也只有我父亲一人。
古代选材制度举例:
1、九品中正制
这种制度主要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选拔官员和人才的方法。具体来说,这种制度将官员划分为九个品级,每个品级都有相应的职责和能力要求。这种制度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但是也容易导致官员之间的等级差距过大,缺乏公正性和竞争性。
2、科举制
这种制度主要实行于唐代至清代时期,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和人才的方法。具体来说,这种制度包括乡试、会试、殿试等不同级别的考试,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来担任官职。这种制度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公正性和竞争性,但是也容易导致考试过度注重形式和技巧,忽略实际能力和素质的问题。
2023-07-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