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杀死两位皇帝,还干掉一个皇子
一、皇帝的宠臣
此人名叫宗爱,至于他的出身、籍贯,都没有留下记载,只知道他因犯罪而成为宦官。宗爱在宫中经过一番摸爬滚打,从一个办理杂务的宦官,逐渐受到了太武帝拓跋焘的信任,成为中常侍。仗着皇帝的宠爱,宗爱十分嚣张,“天性险暴,行多非法”,引起了太子拓跋晃的不满。原来拓跋晃负责监国,“每事精察”,因此对宗爱的所作所为十分厌恶。
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是太子拓跋晃的亲信,两人也颇有权势,且与宗爱的关系很差。宗爱担心仇尼道盛等人揭露他的罪行,于是他来了一招“恶人先告状”,诬告仇尼道盛、任平城。太武帝不辨真伪,将仇尼道盛、任平城两人处死,还杀了一些东宫的官员。太子拓跋晃又气又怕,还无可奈何,不久后忧愤而死。
二、杀死皇帝
后来,太武帝拓跋焘逐渐醒悟了,他知道太子拓跋晃是无罪的,所以感到非常后悔。这个时候轮到宗爱害怕了,他深知太武帝晚年性情多变,再加上自己曾经陷害太子,因此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索性连皇帝一起杀了吧!452年二月初五,宗爱发动宫廷政变,将睡梦中的太武帝拓跋焘杀害。
朝中重臣们闻讯,就打算立秦王拓跋翰为皇帝,因为拓跋翰是拓跋焘的儿子,且年纪比较大。宗爱闻讯后,在宫中安排三十多名宦官,诱杀了朝中的几位重臣,接着又“执秦王翰,杀之于永巷”。宗爱毕竟是宦官,还不敢篡夺皇位,于是他立了吴王拓跋余(拓跋焘之子)为皇帝,因为拓跋余平日和自己的关系比较融洽。
三、末日降临
拓跋余即位后,加封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冯翊王。宗爱“坐召公卿,权恣日甚,内外惮之”,一个宦官就这样成为了北魏的权臣。人们都担心北魏将有“赵高、阎乐之祸”,拓跋余也感到怀疑,于是他暗中积蓄力量,打算从宗爱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宗爱闻讯大怒,派宦官将拓跋余杀死。
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尚书陆丽等人趁机拥立拓跋濬为帝。拓跋濬是拓跋焘的嫡长孙,太子拓跋晃的儿子,他继承皇位可以说是名正言顺。宗爱虽然跋扈,但毕竟是个宦官,且在军中没有任何影响力。拓跋濬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诛爱、周等,皆具五刑,夷三族”。其实宗爱只是个别“现象”,北魏不像唐朝、明朝那样存在着宦官专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