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把节是什么族的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2021年7月,由于多种原因,凉山喜德、昭觉两县火把节活动取消。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关于它的来历在汉文文献中也有记载。彝族民间有种种传说。彝族人民是这样传说的:“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彝乡人民迎来了金秋的收获季节,眼看就要丰上了,可是天王恩泽古兹不愿让彝族人民过上好日子,派十大力来到彝山,把所有的庄稼都踏坏了。
彝族人民满腔愤怒,从人群中走来一个名叫包聪的小伙子,要跟十大力斗个高低。包聪与十大力拼搏了三天三夜,终于战胜了 。
十在力灰溜溜地低下头,变成了一从秃山。天王恼羞成怒,就撒下了一把灰粉,霎时间变成了数不清的害虫,像一片乌去遮住了太阳纷纷落到彝乡危害庄嫁,眼看一年的辛苦就要落空了,彝族人民每人举起一把火,把所有的害虫一烧而光,夺得了大丰收。
从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就成了彝族人民点火把除恶灭害,盛庆丰收的传统节日。”
扩展资料
火把节的传说
相传,火把节的由来与诸葛亮有关。很久以前,云南维西地区的百姓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有一年,诸葛亮率兵来到这里。在一次庆祝战胜大鬼主(古代彝族奴隶主)的酒席上,诸葛亮了解到当地百姓不会耕种水稻,他就率领大家刨土、搬石头、垒田埂、修水渠,同时派人去四川拉稻种。
一天夜里,诸葛亮得悉去拉稻种的人马被瘴气和黑暗困在不远处的森林里,便决定让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每人点起一束火把,用火攻瘴气的方法,迎接运送稻种的汉兵,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从那时起,维西、巨甸一带就开始种植水稻和棉花了。以后每到这一天,当地人就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庆祝这个象征幸福的日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