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缸绿斑藻怎么去除
使用青苔鼠、螺等生物治理,能有效刮除绿斑藻的生物,就非斑马螺莫属了。
改善灯罩的反光效果,定期擦洗缸壁,可用信用卡等工具刮除,将长绿斑的老叶片剪掉,并适当调整水草布局,将容易长绿斑的水草淘汰。
当缸内水草规模小、状态差、鱼类过多时,生化过滤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此时,就真正需要提高过滤系统的生化过滤能力了,但是显然这样的水草缸不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目标。
扩展资料:
一个健康的草缸几乎完全不需要附加任何生化过滤,草缸中各种元素的循环在水草的作用下是“自洽”的。如果把生化过滤比喻成垃圾回收站,那么水草本身就是最优质的垃圾回收站。
水草处理不了的“垃圾”,生化过滤也处理不了。当草缸中水草处于健康状态,并且保持相当的规模时,只需要通过换水和施肥就足以保持缸内的生态平衡了。
此外,不少人对于“生化过滤”有误解,好像只有使用了“生化滤材”的过滤系统才叫生化过滤。
解决方法:
1、坚持定期换水,如每周一次,换去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以减少过多废物,降低水中的硝酸盐和磷酸盐。
2、为鱼缸遮阴,鱼缸不能让放在窗边让太阳直射。
3、控制喂食量,以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吃完,缸中不留残饵。
4、建立生态过滤系统,加强过滤功能。降低养鱼蜜度,即减少鱼的数量。
5、鱼缸壁有绿藻,可以养一两条清道夫来吃绿藻。藻虾,黑壳虾或苹果螺(福寿螺)也可以。
扩展资料:
鱼缸清洗注意事项:
1、玻璃壁上污垢鱼缸用了一段时间都会在玻璃壁上产生污垢甚至苔藓,可以用磁刮器将鱼缸玻璃上的苔藓和圬垢方便地刮干净。
2、清洗过滤系统清洗主要是以实体层为主,其他几层通常很少清洗,常洗反而容易失去硝化菌。清洗时,一是要注意切不可搓洗,也不必要求洗得过分干净,更不可直接用自来水洗,否则附着在滤棉上的硝化细菌会被您彻底消灭,以至失去生物过滤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缸过滤器
1、光照强度过高。
2、光线反射效果不好。
水草缸绿斑藻处理方法:
1、使用青苔鼠、螺等生物治理。目前来说唯一能有效刮除绿斑藻的生物,就非斑马螺(也有人称彩蛋螺)莫属了。
2、改善灯罩的反光效果
3、定期擦洗缸壁,可用信用卡等工具刮除。
4、将长绿斑的老叶片剪掉,并适当调整水草布局,将容易长绿斑的水草淘汰。
偏爱较强的照明,
通常附著於光线较强的水族缸玻璃面或者成长缓慢的水草上面。
当水族缸的 CO2 或者磷酸(PO4)浓度偏低时,
绿斑藻便出现了。
绿斑藻质地很坚硬,
常见的食藻鱼对於清除绿斑藻的功效实在有限。
目前来说唯一能有效刮除绿斑藻的生物,
就非斑马螺(Neritina sp. zebra snail)(也有人称彩蛋螺)莫属了。
斑马螺是清理绿斑藻唯一最有效的食藻生物。
对於成长在玻璃面上的绿斑藻,
我们也可以用人工刮除的方式来清哩,
例如刀片或信用卡都是不错的工具。
至於预防绿斑藻的方式很容易,
注意水中的磷酸与二氧化碳的浓度。
当绿斑藻出现是,
可考虑使用 K2HPO4 或 KH2PO4 来增加水中的磷酸浓度,
瑞典的 Dusko Bojic 认为将磷酸控制在 0.3~0.5 ppm 能有效的抑制绿斑藻,
但根据我自己使用德国 sera 磷酸测试工具的纪录来看,
当水族缸的磷酸超过 1 ppm 以上,
绿斑藻就不再出现了。
相信这个差距应是水质测试工具误差所致。
无论如何,
我们可以将绿斑藻视为水中磷酸浓度的「指标生物」。
如果水中磷酸浓度调高以後绿斑藻依旧不断出现,
那麼 CO2 也得注意一下才是。
(转自 印水族设计造景--李木匠个人心得)
green
spot
algae)是直径小於
0.5
mm
的绿色斑点状藻类,
偏爱较强的照明,
通常附著於光线较强的水族缸玻璃面或者成长缓慢的水草上面。
当水族缸的
CO2
或者磷酸(PO4)浓度偏低时,
绿斑藻便出现了。
绿斑藻质地很坚硬,
常见的食藻鱼对於清除绿斑藻的功效实在有限。
目前来说唯一能有效刮除绿斑藻的生物,
就非斑马螺(Neritina
sp.
zebra
snail)(也有人称彩蛋螺)莫属了。
斑马螺是清理绿斑藻唯一最有效的食藻生物。
对於成长在玻璃面上的绿斑藻,
我们也可以用人工刮除的方式来清哩,
例如刀片或信用卡都是不错的工具。
至於预防绿斑藻的方式很容易,
注意水中的磷酸与二氧化碳的浓度。
当绿斑藻出现是,
可考虑使用
K2HPO4
或
KH2PO4
来增加水中的磷酸浓度,
瑞典的
Dusko
Bojic
认为将磷酸控制在
0.3~0.5
ppm
能有效的抑制绿斑藻,
但根据我自己使用德国
sera
磷酸测试工具的纪录来看,
当水族缸的磷酸超过
1
ppm
以上,
绿斑藻就不再出现了。
相信这个差距应是水质测试工具误差所致。
无论如何,
我们可以将绿斑藻视为水中磷酸浓度的「指标生物」。
如果水中磷酸浓度调高以後绿斑藻依旧不断出现,
那麼
CO2
也得注意一下才是。
(转自
印水族设计造景--李木匠个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