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一共有多少个种类
鲸鱼有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也有小类,有蓝鲸,座头鲸,虎鲸,白鲸等 。
须鲸类在全世界有露脊鲸科、灰鲸科和长须鲸科等3个科,共约6属、11种。齿鲸类在全世界共有河豚科、抹香鲸科、剑吻鲸科、一角鲸科、尖嘴海豚科、鼠海豚科、海豚科和领航鲸科等8个科,大约34属、72种。
鲸目体长1~30余米,体形似鱼,皮肤裸露,仅吻部具有少数毛,无汗腺和皮脂腺。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体内仅存1对小骨片。
尾末皮肤左右扩展而成水平尾鳍。无耳廓,由于皮肤下有1层厚的脂肪,借此保温和减少身体比重,有利于游泳。有的种类具有背鳍。眼小,无瞬膜,也无泪腺,视力较差。外鼻孔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虽无耳廓,但听觉灵敏。肺左右各1叶。水中哺乳。胃分4室,自然环境下一般寿命达50到100岁。
鲸目是完全水栖的哺乳动物,有的主要靠回声定位寻食避敌。一般以软体动物、鱼类和浮游动物为食,有的种类也能捕食海豹、海狗等。每隔一段时间,必须换气。一般冬季从高纬度冷水区游向低纬度热水区产仔,夏季又由低纬度游回高纬度冷水区捕食。
扩展资料:
鲸鱼的种群现状
由于环境恶化和人类的大量捕杀,鲸目成员特别是一些大型成员由于经济价值高而受到广泛捕猎,许多鲸类已濒临灭绝。
国际捕鲸委员会(IWC)是一个负责管理捕鲸和鲸类保护的国际性组织。在商业捕鲸导致鲸数量锐减后,IWC决定采取行动保护鲸类。其中包括从1986年开始暂时性禁止商业捕鲸,分别于1979年和1994年建立了印度洋鲸类保护区和南大洋鲸类保护区。然而从1986年以来,因为日本、挪威等一些国家利用了IWC决议的漏洞,打着“科学捕鲸”的旗号每年捕杀了至少2,5000头鲸或海豚。
捕鲸的国家还有挪威、冰岛和日本,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北加拿大的一些土著部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鲸鱼
大体分为齿鲸类和须鲸类
须鲸
口中有须无齿有两个鼻孔,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还有宽吻海豚也比较温和。
2.齿鲸
齿鲸的种类较多,除抹香鲸外,其余身体一般都较小,如的虎鲸、伪虎鲸。短粗细的差别,但一律呈流线型,样子都像鱼,所以人们多称它为鲸鱼。不过,鲸却是海兽。它也像人一样,不时地浮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有时我们在海面上可以见到鲸呼气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色水雾柱,有的高达十余米,状如喷泉,十分壮观。
*********
另外——鲸目之下包括有海豚科
*********
鼠海豚
鼠海豚是一种可以长至1.85米的齿鲸。它背部黑色,腹部白色,生活在北大西洋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东岸、以及在黑海和太平洋亚洲和美洲的海岸附近。它以鱼、甲壳动物和乌贼为食。鼠海豚是北海和波罗的海中最常见的齿鲸,但是其数量在不断减少,原因可能是因为向海中排放毒水以及在渔网中窒息。鼠海豚的外形特征:(拉丁语学名Phocoena phocoena)它的体长可达1.85米,极少数可达两米以上,它是一种体型较长的动物
小头鼠海豚
小的齿鲸。不同地区的鼠海豚的体长也有差别,比如在波罗的海雄性鼠海豚仅达1.40米,而雌性鼠海豚也只不过到1.52米。鼠海豚的体重一般在50至60千克之间,最高达90千克。雌兽比雄兽重很大。与大多数鲸一样鼠海豚的性别差异可以通过肛门和生殖器缝的位置来辨别出来。雄海豚的肛门与生殖器缝明显分开,生殖器缝位于肛门前。
江豚
江豚,该属动物共有三个物种,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有些可以进入河流。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具有5指。尾鳍较大,呈水平状。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背的后关部对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该属江豚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中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江豚属的物种体长为120—190厘米,体重100─220千克。它们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前5个颈椎愈合,肋骨通常为14对。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后背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全身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一些个体在腹面的两个鳍肢的基部和肛门之间的颜色变淡,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显著。
亚马逊河豚
亚马逊河豚又称作亚马逊淡水豚或粉红河豚,是亚马逊河及奥里诺科河流域特有的物种,是体形最大的淡水豚。和海豚不同,他们的颈椎不连在一起,能90°旋转,非常适合在树丛中滑行。鳍状前肢宽大,背鳍退化可利用回声,精确定位河泥里的猎物。由于栖息地保护较好,暂时没有灭绝危险,但是随着人类不断对亚马逊河豚栖息地的破坏,生活坏境的不断恶化,对亚马逊河豚生存有明显影响。已经被列入“濒危物种贸易公约”附录中。亚马逊河豚的特征,肉质球状前额,喙部尖而长,适合在枝蔓缠绕的雨林捕猎鱼儿,或者啄食河泥中的甲壳类动物。亚马孙河豚的体表颜色并不限于粉红色一种,还可以是暗褐色、灰色、蓝灰色或者乳白色。成体的典型体长为2.5米,体重为150千克。其鳍状前肢略向后弯曲,与驱干相比显得较大,无背鳍,但是背部钝三角形的脊状隆起显示了进化遗留的痕迹。喙部突出,既长且尖,上下颚各有25到35枚牙齿,前部的牙齿呈立锥状,后部较平并有细小的尖锐突起。两种牙齿分担不同的工作,前者用于攫取猎物,后者用于咀嚼。[2]
恒河喙豚
恒河喙豚是生活在流经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的恒河的一种濒危水生动物。其通常专指具有细长吻 ( 喙 )、流线型体型。
斑纹海豚属
斑纹海豚属(学名:Lagenorhynchus)也称瓶喙海豚属,是鲸目海豚科的一属,现存6种。
长吻海豚
长吻原海豚,其喙为原海豚中最长者,背鳍位于体背中部,前缘微后倾,后缘稍凹进。尾鳍缺刻深。背部蓝黑色,体侧色淡,腹面白色,眼至吻突前基与眼至鳍肢各有一条黑色带,上颌黑灰色,下颌及腹面白色。成年体侧有稀疏灰白色斑点。背鳍、鳍肢及尾鳍上下方皆黑色。上下颌每侧有小型齿45~50枚。喜十只到数百只的集群活动,性情活泼,常跃出海面旋转。
长吻真海豚也称繁齿海豚,为暖海性物种,体型与短吻真海豚相近,约2至2.5米。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活动,性活泼,游泳中常跃出水面一米多高。喜在船首乘波逐浪。其背鳍位于身体中部,背部黑色而腹部呈白色。上颌有齿55到65枚,下颌51到60。主以群栖性中上层鱼类为食,如群游鱼类和乌贼等。
点斑原海豚
点斑原海豚,此种海豚的大小、体型与体色差异极多,外海。沿岸型通常体型较大、较厚实,身上斑点也较多。虽然大部分族群跟本没有斑点,但其大多数的成年海豚还是可以利用斑点来鉴别。
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又叫尖嘴海豚,胆鼻海豚。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各大海洋中,包括中国的黄海、渤海等海域。宽吻海豚常在靠近陆地的浅海地带活动,较少游向深海,和所有海豚一样,宽吻海豚长着和鱼一样的流线型身体。皮肤光滑无毛,体背面是发蓝的钢铁色和瓦灰色,腹部有很明显的凸起。吻较长,嘴短小,嘴裂外形似乎总是在微笑,为中国二级保护动物。雌性宽吻海豚的寿命在40年左右,而雄性宽吻海豚由于生活充满压力,很少能活过30年。
伊豚
伊豚在热带和亚热带印度太平洋,几乎只在河口和淡水水域(Stacey和阿诺德1999年阿诺德2002年)不连续分布。他们从发生和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群岛北部的巴拉望群岛中部,菲律宾,西到孟加拉湾,其中包括泰国湾。有3大河流的淡水亚群:伊洛瓦底江(至1400公里的上游)在缅甸,Mahakam(至上游560公里)在印度尼西亚,和湄公河(至上游690公里),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并二海洋水体或附加咸水湖泊:在印度和泰国宋卡Chilika。该物种的精细尺度范围是整个不良记录其在河口水域的范围。
露脊海豚
北露脊海豚,体细长,细至尾部渐尖似鳗。尾鳍背面淡灰,腹面白色。无背鳍,鳍肢小,狭而尖,其长约体长的1/8,尾鳍宽约体长的1/7,后缘有深缺刻。体长最大3m、雌兽小于雄兽,不大于2.3m。喜群居,常百余头为群。春季多向北和离岸移动,秋季向南和近岸运动,高于15℃的暖水域很少发现。游速较快,喜食乌贼。主要分布于北纬30~50间的温带太平洋水域,从日本、千岛群岛到哥伦比亚和加利福尼亚。
南露脊海豚背黑、腹白,白色区扩展至体侧中间以上,上、下颌白色,鳍肢大部分白色,尾鳍上面黑色,下面白色。鳍肢小,为体长的1/9~1/8,无背鳍,尾鳍很小,宽为体长的1/8。喙较短,下颌略长于上颌。体细长,平均体长1.83~2.4米,但较北露脊海豚粗壮。
黑白海豚属
黑白海豚属(学名:Cephalorhynchus)也称喙头海豚属,是鲸目海豚科的一属,现存4种。
抹香鲸,又称巨抹香鲸、卡切拉特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它们在所有鲸类中潜得最深王国中的“潜水冠军”。可能只有喙鲸科的两种瓶鼻鲸在潜水方面能与之比拟。除了过去被视为头号目标的捕鲸时期以外,抹香鲸可能是大型鲸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经典名著《白鲸记》,书中那头神勇的大鲸莫比·敌克就是一头抹香鲸。抹香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都可发现它们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