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和内阁如何相互制约?
议会与内阁之间的制衡:
议会由大选组成,内阁由议会组成,必须对议会负责。组阁权是由个人、派系、政党或得到议会多数议员支持的政党联合获得的。一旦失去多数党的支持,要么内阁被撤换,要么议会解散,举行新的大选。
如果议会对整个内阁的执政能力失去信任,或拒绝通过内阁的重要法案,或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投票,内阁要么辞职,要么解散下议院,举行大选。
扩展资料:
在不同的情况下,内阁往往被公众冠以不同的名字。
1、 内阁或内阁:在内阁会议之前,英国首相与内阁亲密或资深成员讨论重大政策,达成一致,以便提出内阁会议。
1956年,为了应对苏伊士运河事件,英国首相R.A.伊登和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和海军大臣也组织了这样一个内阁。
2、 专家内阁或人才内阁:由不代表党的专家组成。当资本主义国家遇到政治经济危机,党的内阁组织出现困难时,邀请一些财政科学家、经济学家等参加内阁并担任部长,以度过危机。
3、 内阁:不是以政党为基础,而是以个人能力和地位为基础,由国家元首指定的人员组成。内阁成员包括党外人士和专家,以及不通过政党关系参加内阁的政党成员。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组阁困难时为应对政治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内阁形式。
4、过渡内阁或看守内阁:在资本主义国家议会通过内阁不信任决议后和新内阁成立前,暂时维持日常工作的内阁。
参考资料:
议会由大选产生的,内阁则由议会产生,并必须对议会负责。获得议会中多数议员支持的个人、派别、政党或政党联合就取得了组阁权。一旦失去多数的支持,则或更换内阁或解散议会举行新的大选。
内阁首脑(总理或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内阁阁员由政府首脑从议员中挑选产生,并经国家元首任命。
如果议会对整个内阁的执政能力失去信任,或议会拒绝通过内阁的重要议案,或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投票时,内阁或要辞职,或要解散下院,举行大选。
如果大选后原执政党仍占多数,并对内阁表示信任,内阁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内阁必须辞职,各部部长如果被议会判定对其部门管理不善,亦须引咎辞职。
扩展资料:
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负责形式表现为:集体内阁责任和个人部长责任
集体内阁责任要求全内阁承担全部决策的后果;当议会通过不信任动议时,全内阁各位大臣均需辞职(回为普通国会议员)。
逻辑上,数位有分歧的内阁大臣,例如2003年反对向伊拉克发动战争态度的郭伟邦,会预期请辞。
个人部长责任与集体内阁责任相反,内阁大臣只需要承担属下部门决策的后果。 由于政府公务员队伍的匿名及固定性,政府部门任何严重疏忽即会令有关大臣请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内阁
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
议会由大选产生,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必须对议会负责。获得议会中多数议员支持的个人、派别、政党或政党联合就取得了组阁权。一旦失去多数的支持,则或更换内阁或解散议会举行新的大选。
如议会对整个内阁的执政能力失去信任,或议会拒绝通过内阁的重要议案,或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投票时,内阁或要辞职,或要解散下院,举行大选。
扩展资料
内阁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各国公众也常赋予它们以不同的名称。
(1)内内阁或小内阁:英国首相在内阁会议前与亲信或有资望的阁员讨论重大方针政策,取得一致意见﹐以便向内阁会议提出。
在沃尔波尔执政时期就已出现过这种小内阁,1956年﹐英国首相R.A.艾登为了应付苏伊士运河事件,和财政大臣、外交大臣、海军大臣也组织过这种内内阁。
(2)专家内阁或人才内阁:由不代表党派的专家担任部分阁员组成,往往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遇到政治、经济危机,组织政党内阁有困难的时候,让一些财政学家、经济学家等参加内阁、担任部长,企图以此渡过危机。
(3)事务内阁:不以政党为基础,而以个人才能和地位等条件为基础,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组成。阁员包括无党派人士、专家,也包括不以党派关系参加内阁的政党成员,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为应付政治和经济危机在组阁困难时而采取的一种内阁形式。
(4)过渡内阁或看守内阁: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后、新内阁未产生前暂时维持日常工作的内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议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阁
一般的议会制国家(不论共和君主)诸如印度和日本之类的国家结构都与英国类似
总的来说就是:议会产生(大选)政府(内阁)并约束(倒阁权)内阁,首相是内阁的首脑,首相可以提请解散议会。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