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自己适应社会需求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个题目太大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不同的人会有很多不同的回答,为您粘贴下面的内容,如有具体问题再进行探讨:
要适应社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这是毕业生应该必备的,其次要学会为人处事,不能太过张扬
(一)认识环境的不同特点
任何人的性格特征,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成功与否,都是在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组成的座标系中取座标。换言之,一个人的成功既取决于个体的素质,又取决于你所面临的环境。因此,同学们走向社会,取得成功,既要认识自己,又要认识环境。
每个特定的环境,都有其自身的传统、风格,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
同学们毕业生走向社会,岗位千差万别,环境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从学生生活环境进入了职业生活环境。那么,我们首先要研究,把握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特点。
首先,学生生活环境是经过加工的。秩序化的环境,职业生活环境是自然的、未经设计的环境。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因此从教学计划到教材、授课、作业,从课内到课外,从班集体的组织到环境的布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学生生活很有秩序。职业生活则主要靠自己去摸索、奋斗,再没有人为你去精心设计了。因此,不同的对待方式,结果会大不相同。其次,学生生活是浪漫的、想入非非的;职业生活是现实的、郑重其事的,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思想言行一般不直接转化为社会现实。做作业是为了消化、巩固课程学习,演讲是为了训练口才和思维……错了不要紧,可以重来。职业生活则根本不同,你设计桥梁,建造楼房、工厂,错了一个数字,后果不堪设想;你当法官,做记者,不实事求是,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你当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因此,职业生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再次,学生生活属非分配领域,同学之间不发生利益冲突;职业生活属分配领域,相互间利益相关。学生来校是为了学习,相互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同学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纯洁的,因而保持的时间也最长。在校期间,也会发生一些矛盾,但毕业生回过头来看,大家都会觉得根本算不了什么。职业生活属分配领域,人们通过职业生活既要成就事业,又要养家糊口。选拔干部时,一个或几个名额,大家都想上;工资、奖金的发放,住房的分配等等,都与个人利益相关。职业生活的协调靠政策、机制。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些同学对此极不适应。
总之,认识环境是我们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在“无事可干”中走好第一步
八十年代末,我和一些做学生工作的同志对我校部分毕业生进行调查。当谈到如何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时,几位校友不约而同地提到,要正确对待“无事可干”这一段时间。
所谓“无事可干”是指刚刚从学校走向社会时一两年内,本人对社会、对单位、对工作不了解、不熟悉,了解、熟悉要有一个过程;单位领导对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了解,了解、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因此,相对于老职工来说,在这一段时间,他们显得“无事可干”。面对这样一段时期,大体有四种态度:一是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二是充分放松,觉得十多年读书太累,需要好好玩一下了,于是,打扑克、下棋、跳舞;三是埋头学习,准备考研;四是对本单位的情况调查、观察,找准有可能发挥优势的地方,同时,学习、思考,作好相应的准备,一但有机会,马上可以上手。四种不同的对待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无疑,取第四种态度的同学,会比其他同学起步快一些,发展好一些。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为人们的职业所提供的选择机会增多了,开始重视人们择业的和从业机会均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学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选择待遇比较优厚,并能帮助自己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的职业,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由于摆在每位同学面前可供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因而,一些同学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心老是浮的,飘泊不定,很苦恼。而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首先,要把握选择的原则。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们选择职业时要考虑两个方面:社会和自身。一是社会的客观现实,它所提供的要求和机遇,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二是个人的志向、抱负、特长、潜能和兴趣,能够充分实现个人的主体性。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我们要努力找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相一致的工作。
其次,要把握选择的方法。选择的方法是比较。比较是利弊之间的比较。任何事物总是利弊相交,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是没有的。但我们选择职业时,往往希望有利无弊,名声好,收入高,发展前途大,大城市,离家近……,这是不现实的。“两利相争取其长,两弊相争取其短”,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了。
再次,职业、工作一旦选定了,就不要左顾右盼,徘徨不定,而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来。行行出状元。任何行为,只要我们选准了方向并坚持下去,都可以做出成绩,为社会作出贡献。任何新事业都是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它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和风险性。如果一碰到困难、挑战、风险就退缩不前,就考虑换工作岗位,这样的人一辈子将一事无成,无所作为。
(三)会想不等于会做
前几年,我在给本科学生上课时,课堂上,让每位学生用三分钟就某一个问题发表演讲。结果,很少有学生讲得好。有的吐词不清,有的词不达意,有的显得很紧张,有的抓不住要点,多数人没有应有的风度,……我边听边想,总结时说了一段话: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个人素质不等于事业成功。同学们以前听课时,可能在想,这些老师讲课,没有几个讲得好的,要是我上去讲肯定强多了。还有一些同学在想,要是我当校长,要是我当厂长,肯定……。大家会想,但会不会做,则是另一回事。比如,我唱歌,很多曲子,想起来好象都能哼,但唱出来就走调。
大学本科毕业,读了十五六年书,研究生毕业,读书时间更长,确实有不少的书本知识,但是书毕竟是书,生活中的很多道理并不在书上。从知识的获取,到能力的培养,到经验的取得,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李宗仁归来》一书的作者,在此书的前言中写了一段话,意思是:人,如果不是从1岁活到80岁,而是倒过来,从80岁活到1岁,那么,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这当然不可能,但强调了经验对一个人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所缺少的正是经验。
我们来看看一些毕业生的教训和体会:
一位学生入厂后,以知识渊深自居,终日足不出室,闭门造车。一天正绘一机械图,一位师傅默然审视良久,说:“这图的某部位似不对。”他一听火了:“我学过。我是书本学来的!”师傅说:“我没上大学,可这机器我摸了几十年,我觉得……”他反讥道:“那你怎么没考上大学?”此事传出,全厂哗然。从此,再无人给他“提意见”,一年后,他郁郁不得志地调出厂。
我校有几名毕业生一起分配到天津某单位工作。工作之前,他们就计划着如何在单位大干一番。一到单位就提出一个设计方案送给领导。但时过好久不见回音。为此,他们便认为领导不重视知识分子,原来的冲天干劲化为乌有。过了一年时间,他们回头再看这个设计方案,几个人都笑了。他们说:“想法太幼稚了,初入社会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只能虚心学习。”
一位校友在给学校老师写信时说:“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为自己是个人才,可以大干一番事业,总希望有位明智的领导能起用他,否则便会责怪领导不重视人才。干不了几天便灰心丧气,有的便从此一蹶不振。应该让同学们了解,上至中央机关,下至乡镇企业,要毕业生,首先不是考虑他那里缺少一个当官的人来接班,一旦分来一位大学生、研究生,领导首先考虑的是我们单位来了一位学××专业、干××工作的人。所以评价这位大学生的标准,首先是他的本职工作干得如何,是否是一个好的职员。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发现他在某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表现也不错,便有可能给他一个能胜任的职务。”
因此,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一定要踏踏实实,从头开始,从小事做起,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切忌急于求成。一年只能收获小麦、玉米,十年才能收获参天大树!
(四)工程的实质是综合、创造、实践
理工科的毕业生,毕业后不少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或与工程有关的工作。现在,一些涉及面广的工作,也都冠以“工程”二字,从“希望工程”、“人才工程”、“创新工程”到“点亮工程”等等。因而,我们对工程,特别是工程的实质应该有所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给“工程”界定为:“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的开发应用以及关于技术的开发应用的,以便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有创造力的专业。”
首先,工程具有综合性。无疑,工程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需要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同时,工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任何一项工程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制约。
以三峡工程为例,除了依靠土木、水利、电力、信息、力学、地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探讨之外,还需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力、生态平衡、移民、文化、地震、战争等诸多问题,忽视哪方面,其后果都不堪设想。
我们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时,除了自身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外,还要考虑产品的社会需求,如果没有社会需求,这种产品设计毫无意义;产品的社会效益,有无负面的社会影响,这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原材料的产地、价格,这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度,这涉及政治和法律问题;产品的外型、包装,这涉及到美学问题,等等。
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工程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不学习、关心和考虑政治、社会、经济、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工程具有创造性。工程正是通过自己的创造,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前进。没有创造性,这项工程将毫意义,对于个人来说,何谓成功?工作中有创新、有突破,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这就是成功。敢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创新,才有动力,才有力量的源泉。
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即创造。你能将常人看毫无联系的事联系在一起,找出其内在规律,就是创造。因而,创造和综合又是相通的。
创造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物理给了他知识,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给了他想象力,他才创立了相对论。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要有丰富的人文底蕴。
再次,工程具有实践性。工程本身就是实践,决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创新也离不开实践,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源于实践。实践又是检验工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工程的实质是综合、创造、实践,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综合、创造、实践,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
(五)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大学毕业以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同学之间在学识、成就、以至于职位等方面,差别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爱因斯坦等学者则认为,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因为八小时的上班时间,大家都忙于工作,差别不大。而现在实行双休日。五天的工作时间内,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另外每天至少有4小时可以自由支配。两者加起来,每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超过工作时间。对这段时间利用的情况不同,人们今后的发展也大不相同。
坚持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研究,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掌握正确使用时间的方法,根据我的体会,还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以盖楼房为例,首先要进行设计,拿出图纸,然后照图施工,从打地基开始。否则将木头,砖头,搬来搬去,几十年下来,仍然是一堆木头,砖头,成不了房子。进行学习、研究,同样需要订出规划,然后集中精力于一个方向,按照自己的规划,日积月累,必然会取得成功。
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例如一个人要把一年出版的新书看一遍,至少需要600年;一位化学家,要读完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的论文,至少需要48年。这说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一般而言,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硬核——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理论;知识幔层——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的各种理论、学说、观点;知识大气圈——在实践中产生的闪光的思想、判断等。我们要据此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同时又必须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充实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工作、完成、发表。这是法拉第的座右铭。意思是,首先我们要干,干一件事就要干完、干好,完成之后要总结、发表。发表的方式可以是著作、论文,也可以找几位、同事,谈谈你的心得、体会。
干一件事要产生多种功能。我1985年至1987年,在中南政法学院当宣传部长,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开始有些苦恼,来回在路上要近一个小时。后来想想,这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再想一想,边走还可以边观察社会。因此,不仅不苦恼,还觉得很高兴。从这里我悟出,一个人干事要多功能,比如,你干一件工作,首先要把这件事干好,这是一个功能;干完以后,可以总结出工作经验,这是一个功能;进一步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提炼出思想,写出一篇论文,直至著作,这又是一个功能。
(六)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
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多数同学都担心社会上人际关系复杂,难以应付,害怕处理不好,影响自己的发展。我们要重视人际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体验,我悟出一个结论: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多数人是好的,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
在一个单位,对你的评价,可能有人把你说成一朵花,超出你的实际情况:也有可能有人把你说得一钱不值。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你是怎么一种状况,多数人就会对你作出什么样的评价。
我们认定“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以后,那么,在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必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关键在于很好地把握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你的品德、能力和贡献。
得出这样一种认识以后,是不是就不要去重视人际关系了呢?否。我1987年曾组织几位研究生对我校12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当询问:“进入社会后你最苦恼的是什么”时,45人回答是人际关系,13人是“得不到重用”,9人是“得不到理解”,6人是“找不到知心朋友”。这四项都与社会交往有关,共73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0.8%。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和人打交道,一个人的成功,同样取决于他人对你的支持。而且,能否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人的品德、能力、素质高低的表现。关于处理人际关系,已经出了不少书,提出了许多原则和方法,如与人相知、爱人如己、坦诚相处、大度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一些认识。
以诚待人是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保证。你待人坦诚、诚实,令人感到与你交往无后顾之忧、放心,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如果时时要对你“设防”,不知道你讲的话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他还愿意和你交吗?即便是虚伪的人,也愿意与诚实的人打交道。
大度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上的人们,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各人主观努力的不同,其思想、观念、性格千差万别。如果你在交往中设防,只能与自己性格、兴趣相同的人打交道,那么,你就只能与自己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
积极增进交往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交往。人际关系不是虚无的关系,经存在于你、我、他之间,存在于现实关系之中,表现为人们之间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只有在交往中,你才能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别人也才能认识你。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建立感情、相互信任。好酒也怕巷子深。你如果自我封闭,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能力、水平不了解,就谈不上信任和重用。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在我调查中,一些领导在谈到毕业生的状况时,谈到了不少人的不注意交往方式,如:有的人一天到晚往领导家里跑,左一个请示,右一个汇报。时间长了,领导就会瞧不起你,认为你没有主见。有的人交往时根本不顾及别人,中午睡觉时,甚至晚上到深夜,一个电话来了,说了半天,又没有什么急事,弄得一家人都睡不好。有的人不会打电话,你跟他打电话,他听的时候一声不吭,说说就没劲了,不想说了……这都是一些很小的例子,但说明交往时方法也很重要。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同样要坚信,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关键在于把握自己、提高自己。
(七)机遇富有弹性
我在对毕业生进行调查中,当问到“影响你成功的因素”时,40%左右的人回答是“机遇”。有人对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进行分析时,把“抓住机遇”排在第一,其它几项依次是:功底与才华、信念、敬业精神、特殊个性、承受力、人际关系、善于表现自己、口才。可见,机遇对一个人成功有重大影响。
机遇可分为先天机遇和后天机遇。先天机遇是指你生下来是男、是女;你是出生在北京的高干家里,还是出生在贫困的山区农家里……这对你今后的事业肯定会产生影响,但你无法改变,这也是人们常被称之为“命运”的东西。后天机遇是在你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社会需求,其本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必然需求。大机遇就是那种持久的社会需求。我们通常所说的机遇是指后天机遇,这种机遇对我们的成功则是富有弹性的。
首先,能否抓住机遇富有弹性。机遇是客观存在,但你能否抓住它,则取决于你的素质。有人分析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有七大机遇:1978年至1986年是文学艺术家的黄金时代;1979年至1992年是个体户成功的最佳时期;1980年至1986年,是演讲艺术发展中的黄金时期;1980年至1994年是我国计算机市场机遇的最佳时期;1986年至1992年上半年,是中国人在股票市场上成功的最佳时期;1992年初至1993年上半年是房地市场一次罕见的大成功机遇;从1996年开始,下岗也许是一次机遇。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在每个人发展的空间内,还有很多的机遇。
机遇一般有三个阶段:潜伏、高潮、衰退。在机遇的潜伏时期,它表现出风险大、困难多,要进入机遇将承担很大的压力,但只有早进入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进入机遇晚,机遇就不再成为机遇,而是巨大的负担。抓住机遇,就要审时度势,看准社会发展趋势,及早进入机遇。
其次,进入机遇后能否取得成功,同样富有弹性。抓住机遇,取得成功,需要有胆略、学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机遇只偏爱那些为事业的成功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人,换句话说,只有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东风才显得珍贵和富有价值。因此,我们不要在那里等待机会,而是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使自己具备相应的足以胜任的资格。在长期艰苦准备的基础上,一旦抓住机遇,就可以如鱼得水,干出一番大的事业。
任何事业,特别是大的事业的成功,都可能遇到风险,遭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我们决不能“把眼前当永远,把暂时当永恒”。不少人的失败都源于此,自以为一次失败了,就永远会失败,一次成功了,会永远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我们也不要埋怨。有的人,老是埋怨,埋怨社会,埋怨领导,埋怨父母,一辈子下来,背着埋怨两个字走向坟墓,累得要死,一事无成。永远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八)做应该而能够做的事
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人与做事两件事,而这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的。
做事,要做应该做而又能够做的事。应该是价值判断,意即做事要选择那些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益的事,符合法律、法规的事,这与我们做人密切相关。
做应该做的事,这就要为我们自己的行为立法。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人在自然界中获得知识和在社会中获得自由的过程,就是人为自然立法和为自己的行为立法的过程。人为自然立法,人便能够得到以因果律为内容的科学知识;人为自己的行为立法,人便能够得到道德律为基础的自由。康德还认为,在审美领域,人的理性表现为判断力,判断力则使人产生审美情感。因而也可以说,判断力就是人在审美领域中的立法。
在做事中,人主要面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要遵循效率法则,要求人们掌握科学知识,要求真,遵循自然的规律。在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主要遵循公平法则,要求人们具有道德人格,要求善,维护和推进群体和国家的利益。在处理人与自身关系中,主要遵循超越法则,要求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我们要做到真、善、美的统一,即宇宙、人类群体和个体这三种存在形式的对立统一。
我们不仅要做应该做的事,而且要做能够做的事。世界上应该做的事多得很,还要看能不能够。例如,我们中国人应该不应该像美国人那样,有小汽车,有小洋房?应该!完全应该!我们中国人在聪明、勤劳方面,决不比美国人差。但能不能够,不能够,至少现在不能够。我们的基础差,地少人多,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像美国那样消费,至少还得有两、三个地球。
我们做事,受历史的限制。人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不可能超越历史,我们做事,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回顾我们二十年来的改革历程,有些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原因之一是忽视了环境条件的影响。我们做事,还受自身能力、素质、兴趣、爱好的限制。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工作,以便自己一生最大限度地发热、发光。
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们,有的人能够做的事不去做,不能够做的事老在做,一辈子下来辛辛苦苦,累得要死却一事无成。我们要引以为鉴。
(九)关键在于提高素质
我在进行毕业生调查时,一位校友深有体会地说,适应社会,走向成功,关键在于自身素质,大学本科四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他还以运动员类比,认为运动员不管你是从事球类,还是田径,都要进行体能训练。事实说明,一个素质高的人,他会主动寻找发展的目标空间,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创新,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事业中取得成功。
素质,简言之,就是人的内在的素养和品质,是在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素质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内在性,是本而不是末,是里而不是表,是质而不是量。但它可以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如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包括行为规范、习惯,对人对事的态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模型、方式、深度,以及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精神境界,包括对自我超越的程度,奉献精神,处理各种关系时在理论和实践上所站的高度等等。
素质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综合性。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广大学生而言,要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怎样提高素质,美国学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所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提高素质,首先要学习,广泛地学习人文和科学知识,以广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开阔视野。但知识不等于素质,要通过努力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精神。人吃牛肉不长牛肉,吃猪肉不长猪肉,为什么?因为人有消化机能。同样,人要有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的机制。
首先,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实践,从自己的言行开始,一点一滴去做,用自己的生命,生活、言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并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感悟。“迷其为凡,悟则为圣”,意即凡人和圣人之间的区别在一个“悟”字上。用我们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知识去体悟,体悟科学,体悟人生哲理,许多道理,你如果悟通了,终生受益。雷锋所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中去,就是最好的人生体悟。
再次,我们要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去感受、体验、不断地与之交流、碰撞,在信息的交流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要适应社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这是毕业生应该必备的,其次要学会为人处事,不能太过张扬
(一)认识环境的不同特点
任何人的性格特征,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成功与否,都是在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组成的座标系中取座标。换言之,一个人的成功既取决于个体的素质,又取决于你所面临的环境。因此,同学们走向社会,取得成功,既要认识自己,又要认识环境。
每个特定的环境,都有其自身的传统、风格,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
同学们毕业生走向社会,岗位千差万别,环境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从学生生活环境进入了职业生活环境。那么,我们首先要研究,把握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特点。
首先,学生生活环境是经过加工的。秩序化的环境,职业生活环境是自然的、未经设计的环境。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因此从教学计划到教材、授课、作业,从课内到课外,从班集体的组织到环境的布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学生生活很有秩序。职业生活则主要靠自己去摸索、奋斗,再没有人为你去精心设计了。因此,不同的对待方式,结果会大不相同。其次,学生生活是浪漫的、想入非非的;职业生活是现实的、郑重其事的,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思想言行一般不直接转化为社会现实。做作业是为了消化、巩固课程学习,演讲是为了训练口才和思维……错了不要紧,可以重来。职业生活则根本不同,你设计桥梁,建造楼房、工厂,错了一个数字,后果不堪设想;你当法官,做记者,不实事求是,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你当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因此,职业生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再次,学生生活属非分配领域,同学之间不发生利益冲突;职业生活属分配领域,相互间利益相关。学生来校是为了学习,相互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同学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纯洁的,因而保持的时间也最长。在校期间,也会发生一些矛盾,但毕业生回过头来看,大家都会觉得根本算不了什么。职业生活属分配领域,人们通过职业生活既要成就事业,又要养家糊口。选拔干部时,一个或几个名额,大家都想上;工资、奖金的发放,住房的分配等等,都与个人利益相关。职业生活的协调靠政策、机制。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些同学对此极不适应。
总之,认识环境是我们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在“无事可干”中走好第一步
八十年代末,我和一些做学生工作的同志对我校部分毕业生进行调查。当谈到如何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时,几位校友不约而同地提到,要正确对待“无事可干”这一段时间。
所谓“无事可干”是指刚刚从学校走向社会时一两年内,本人对社会、对单位、对工作不了解、不熟悉,了解、熟悉要有一个过程;单位领导对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了解,了解、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因此,相对于老职工来说,在这一段时间,他们显得“无事可干”。面对这样一段时期,大体有四种态度:一是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二是充分放松,觉得十多年读书太累,需要好好玩一下了,于是,打扑克、下棋、跳舞;三是埋头学习,准备考研;四是对本单位的情况调查、观察,找准有可能发挥优势的地方,同时,学习、思考,作好相应的准备,一但有机会,马上可以上手。四种不同的对待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无疑,取第四种态度的同学,会比其他同学起步快一些,发展好一些。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为人们的职业所提供的选择机会增多了,开始重视人们择业的和从业机会均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学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选择待遇比较优厚,并能帮助自己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的职业,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由于摆在每位同学面前可供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因而,一些同学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心老是浮的,飘泊不定,很苦恼。而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首先,要把握选择的原则。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们选择职业时要考虑两个方面:社会和自身。一是社会的客观现实,它所提供的要求和机遇,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二是个人的志向、抱负、特长、潜能和兴趣,能够充分实现个人的主体性。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我们要努力找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相一致的工作。
其次,要把握选择的方法。选择的方法是比较。比较是利弊之间的比较。任何事物总是利弊相交,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是没有的。但我们选择职业时,往往希望有利无弊,名声好,收入高,发展前途大,大城市,离家近……,这是不现实的。“两利相争取其长,两弊相争取其短”,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了。
再次,职业、工作一旦选定了,就不要左顾右盼,徘徨不定,而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来。行行出状元。任何行为,只要我们选准了方向并坚持下去,都可以做出成绩,为社会作出贡献。任何新事业都是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它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和风险性。如果一碰到困难、挑战、风险就退缩不前,就考虑换工作岗位,这样的人一辈子将一事无成,无所作为。
(三)会想不等于会做
前几年,我在给本科学生上课时,课堂上,让每位学生用三分钟就某一个问题发表演讲。结果,很少有学生讲得好。有的吐词不清,有的词不达意,有的显得很紧张,有的抓不住要点,多数人没有应有的风度,……我边听边想,总结时说了一段话: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个人素质不等于事业成功。同学们以前听课时,可能在想,这些老师讲课,没有几个讲得好的,要是我上去讲肯定强多了。还有一些同学在想,要是我当校长,要是我当厂长,肯定……。大家会想,但会不会做,则是另一回事。比如,我唱歌,很多曲子,想起来好象都能哼,但唱出来就走调。
大学本科毕业,读了十五六年书,研究生毕业,读书时间更长,确实有不少的书本知识,但是书毕竟是书,生活中的很多道理并不在书上。从知识的获取,到能力的培养,到经验的取得,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李宗仁归来》一书的作者,在此书的前言中写了一段话,意思是:人,如果不是从1岁活到80岁,而是倒过来,从80岁活到1岁,那么,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这当然不可能,但强调了经验对一个人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所缺少的正是经验。
我们来看看一些毕业生的教训和体会:
一位学生入厂后,以知识渊深自居,终日足不出室,闭门造车。一天正绘一机械图,一位师傅默然审视良久,说:“这图的某部位似不对。”他一听火了:“我学过。我是书本学来的!”师傅说:“我没上大学,可这机器我摸了几十年,我觉得……”他反讥道:“那你怎么没考上大学?”此事传出,全厂哗然。从此,再无人给他“提意见”,一年后,他郁郁不得志地调出厂。
我校有几名毕业生一起分配到天津某单位工作。工作之前,他们就计划着如何在单位大干一番。一到单位就提出一个设计方案送给领导。但时过好久不见回音。为此,他们便认为领导不重视知识分子,原来的冲天干劲化为乌有。过了一年时间,他们回头再看这个设计方案,几个人都笑了。他们说:“想法太幼稚了,初入社会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只能虚心学习。”
一位校友在给学校老师写信时说:“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为自己是个人才,可以大干一番事业,总希望有位明智的领导能起用他,否则便会责怪领导不重视人才。干不了几天便灰心丧气,有的便从此一蹶不振。应该让同学们了解,上至中央机关,下至乡镇企业,要毕业生,首先不是考虑他那里缺少一个当官的人来接班,一旦分来一位大学生、研究生,领导首先考虑的是我们单位来了一位学××专业、干××工作的人。所以评价这位大学生的标准,首先是他的本职工作干得如何,是否是一个好的职员。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发现他在某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表现也不错,便有可能给他一个能胜任的职务。”
因此,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一定要踏踏实实,从头开始,从小事做起,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切忌急于求成。一年只能收获小麦、玉米,十年才能收获参天大树!
(四)工程的实质是综合、创造、实践
理工科的毕业生,毕业后不少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或与工程有关的工作。现在,一些涉及面广的工作,也都冠以“工程”二字,从“希望工程”、“人才工程”、“创新工程”到“点亮工程”等等。因而,我们对工程,特别是工程的实质应该有所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给“工程”界定为:“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的开发应用以及关于技术的开发应用的,以便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有创造力的专业。”
首先,工程具有综合性。无疑,工程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需要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同时,工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任何一项工程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制约。
以三峡工程为例,除了依靠土木、水利、电力、信息、力学、地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探讨之外,还需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力、生态平衡、移民、文化、地震、战争等诸多问题,忽视哪方面,其后果都不堪设想。
我们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时,除了自身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外,还要考虑产品的社会需求,如果没有社会需求,这种产品设计毫无意义;产品的社会效益,有无负面的社会影响,这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原材料的产地、价格,这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度,这涉及政治和法律问题;产品的外型、包装,这涉及到美学问题,等等。
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工程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不学习、关心和考虑政治、社会、经济、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工程具有创造性。工程正是通过自己的创造,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前进。没有创造性,这项工程将毫意义,对于个人来说,何谓成功?工作中有创新、有突破,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这就是成功。敢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创新,才有动力,才有力量的源泉。
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即创造。你能将常人看毫无联系的事联系在一起,找出其内在规律,就是创造。因而,创造和综合又是相通的。
创造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物理给了他知识,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给了他想象力,他才创立了相对论。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要有丰富的人文底蕴。
再次,工程具有实践性。工程本身就是实践,决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创新也离不开实践,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源于实践。实践又是检验工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工程的实质是综合、创造、实践,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综合、创造、实践,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
(五)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大学毕业以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同学之间在学识、成就、以至于职位等方面,差别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爱因斯坦等学者则认为,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因为八小时的上班时间,大家都忙于工作,差别不大。而现在实行双休日。五天的工作时间内,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另外每天至少有4小时可以自由支配。两者加起来,每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超过工作时间。对这段时间利用的情况不同,人们今后的发展也大不相同。
坚持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研究,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掌握正确使用时间的方法,根据我的体会,还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以盖楼房为例,首先要进行设计,拿出图纸,然后照图施工,从打地基开始。否则将木头,砖头,搬来搬去,几十年下来,仍然是一堆木头,砖头,成不了房子。进行学习、研究,同样需要订出规划,然后集中精力于一个方向,按照自己的规划,日积月累,必然会取得成功。
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例如一个人要把一年出版的新书看一遍,至少需要600年;一位化学家,要读完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的论文,至少需要48年。这说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一般而言,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硬核——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理论;知识幔层——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的各种理论、学说、观点;知识大气圈——在实践中产生的闪光的思想、判断等。我们要据此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同时又必须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充实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工作、完成、发表。这是法拉第的座右铭。意思是,首先我们要干,干一件事就要干完、干好,完成之后要总结、发表。发表的方式可以是著作、论文,也可以找几位、同事,谈谈你的心得、体会。
干一件事要产生多种功能。我1985年至1987年,在中南政法学院当宣传部长,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开始有些苦恼,来回在路上要近一个小时。后来想想,这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再想一想,边走还可以边观察社会。因此,不仅不苦恼,还觉得很高兴。从这里我悟出,一个人干事要多功能,比如,你干一件工作,首先要把这件事干好,这是一个功能;干完以后,可以总结出工作经验,这是一个功能;进一步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提炼出思想,写出一篇论文,直至著作,这又是一个功能。
(六)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
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多数同学都担心社会上人际关系复杂,难以应付,害怕处理不好,影响自己的发展。我们要重视人际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体验,我悟出一个结论: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多数人是好的,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
在一个单位,对你的评价,可能有人把你说成一朵花,超出你的实际情况:也有可能有人把你说得一钱不值。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你是怎么一种状况,多数人就会对你作出什么样的评价。
我们认定“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以后,那么,在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必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关键在于很好地把握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你的品德、能力和贡献。
得出这样一种认识以后,是不是就不要去重视人际关系了呢?否。我1987年曾组织几位研究生对我校12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当询问:“进入社会后你最苦恼的是什么”时,45人回答是人际关系,13人是“得不到重用”,9人是“得不到理解”,6人是“找不到知心朋友”。这四项都与社会交往有关,共73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0.8%。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和人打交道,一个人的成功,同样取决于他人对你的支持。而且,能否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人的品德、能力、素质高低的表现。关于处理人际关系,已经出了不少书,提出了许多原则和方法,如与人相知、爱人如己、坦诚相处、大度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一些认识。
以诚待人是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保证。你待人坦诚、诚实,令人感到与你交往无后顾之忧、放心,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如果时时要对你“设防”,不知道你讲的话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他还愿意和你交吗?即便是虚伪的人,也愿意与诚实的人打交道。
大度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上的人们,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各人主观努力的不同,其思想、观念、性格千差万别。如果你在交往中设防,只能与自己性格、兴趣相同的人打交道,那么,你就只能与自己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
积极增进交往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交往。人际关系不是虚无的关系,经存在于你、我、他之间,存在于现实关系之中,表现为人们之间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只有在交往中,你才能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别人也才能认识你。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建立感情、相互信任。好酒也怕巷子深。你如果自我封闭,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能力、水平不了解,就谈不上信任和重用。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在我调查中,一些领导在谈到毕业生的状况时,谈到了不少人的不注意交往方式,如:有的人一天到晚往领导家里跑,左一个请示,右一个汇报。时间长了,领导就会瞧不起你,认为你没有主见。有的人交往时根本不顾及别人,中午睡觉时,甚至晚上到深夜,一个电话来了,说了半天,又没有什么急事,弄得一家人都睡不好。有的人不会打电话,你跟他打电话,他听的时候一声不吭,说说就没劲了,不想说了……这都是一些很小的例子,但说明交往时方法也很重要。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同样要坚信,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关键在于把握自己、提高自己。
(七)机遇富有弹性
我在对毕业生进行调查中,当问到“影响你成功的因素”时,40%左右的人回答是“机遇”。有人对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进行分析时,把“抓住机遇”排在第一,其它几项依次是:功底与才华、信念、敬业精神、特殊个性、承受力、人际关系、善于表现自己、口才。可见,机遇对一个人成功有重大影响。
机遇可分为先天机遇和后天机遇。先天机遇是指你生下来是男、是女;你是出生在北京的高干家里,还是出生在贫困的山区农家里……这对你今后的事业肯定会产生影响,但你无法改变,这也是人们常被称之为“命运”的东西。后天机遇是在你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社会需求,其本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必然需求。大机遇就是那种持久的社会需求。我们通常所说的机遇是指后天机遇,这种机遇对我们的成功则是富有弹性的。
首先,能否抓住机遇富有弹性。机遇是客观存在,但你能否抓住它,则取决于你的素质。有人分析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有七大机遇:1978年至1986年是文学艺术家的黄金时代;1979年至1992年是个体户成功的最佳时期;1980年至1986年,是演讲艺术发展中的黄金时期;1980年至1994年是我国计算机市场机遇的最佳时期;1986年至1992年上半年,是中国人在股票市场上成功的最佳时期;1992年初至1993年上半年是房地市场一次罕见的大成功机遇;从1996年开始,下岗也许是一次机遇。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在每个人发展的空间内,还有很多的机遇。
机遇一般有三个阶段:潜伏、高潮、衰退。在机遇的潜伏时期,它表现出风险大、困难多,要进入机遇将承担很大的压力,但只有早进入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进入机遇晚,机遇就不再成为机遇,而是巨大的负担。抓住机遇,就要审时度势,看准社会发展趋势,及早进入机遇。
其次,进入机遇后能否取得成功,同样富有弹性。抓住机遇,取得成功,需要有胆略、学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机遇只偏爱那些为事业的成功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人,换句话说,只有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东风才显得珍贵和富有价值。因此,我们不要在那里等待机会,而是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使自己具备相应的足以胜任的资格。在长期艰苦准备的基础上,一旦抓住机遇,就可以如鱼得水,干出一番大的事业。
任何事业,特别是大的事业的成功,都可能遇到风险,遭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我们决不能“把眼前当永远,把暂时当永恒”。不少人的失败都源于此,自以为一次失败了,就永远会失败,一次成功了,会永远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我们也不要埋怨。有的人,老是埋怨,埋怨社会,埋怨领导,埋怨父母,一辈子下来,背着埋怨两个字走向坟墓,累得要死,一事无成。永远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八)做应该而能够做的事
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人与做事两件事,而这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的。
做事,要做应该做而又能够做的事。应该是价值判断,意即做事要选择那些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益的事,符合法律、法规的事,这与我们做人密切相关。
做应该做的事,这就要为我们自己的行为立法。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人在自然界中获得知识和在社会中获得自由的过程,就是人为自然立法和为自己的行为立法的过程。人为自然立法,人便能够得到以因果律为内容的科学知识;人为自己的行为立法,人便能够得到道德律为基础的自由。康德还认为,在审美领域,人的理性表现为判断力,判断力则使人产生审美情感。因而也可以说,判断力就是人在审美领域中的立法。
在做事中,人主要面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要遵循效率法则,要求人们掌握科学知识,要求真,遵循自然的规律。在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主要遵循公平法则,要求人们具有道德人格,要求善,维护和推进群体和国家的利益。在处理人与自身关系中,主要遵循超越法则,要求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我们要做到真、善、美的统一,即宇宙、人类群体和个体这三种存在形式的对立统一。
我们不仅要做应该做的事,而且要做能够做的事。世界上应该做的事多得很,还要看能不能够。例如,我们中国人应该不应该像美国人那样,有小汽车,有小洋房?应该!完全应该!我们中国人在聪明、勤劳方面,决不比美国人差。但能不能够,不能够,至少现在不能够。我们的基础差,地少人多,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像美国那样消费,至少还得有两、三个地球。
我们做事,受历史的限制。人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不可能超越历史,我们做事,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回顾我们二十年来的改革历程,有些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原因之一是忽视了环境条件的影响。我们做事,还受自身能力、素质、兴趣、爱好的限制。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工作,以便自己一生最大限度地发热、发光。
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们,有的人能够做的事不去做,不能够做的事老在做,一辈子下来辛辛苦苦,累得要死却一事无成。我们要引以为鉴。
(九)关键在于提高素质
我在进行毕业生调查时,一位校友深有体会地说,适应社会,走向成功,关键在于自身素质,大学本科四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他还以运动员类比,认为运动员不管你是从事球类,还是田径,都要进行体能训练。事实说明,一个素质高的人,他会主动寻找发展的目标空间,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创新,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事业中取得成功。
素质,简言之,就是人的内在的素养和品质,是在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素质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内在性,是本而不是末,是里而不是表,是质而不是量。但它可以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如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包括行为规范、习惯,对人对事的态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模型、方式、深度,以及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精神境界,包括对自我超越的程度,奉献精神,处理各种关系时在理论和实践上所站的高度等等。
素质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综合性。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广大学生而言,要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怎样提高素质,美国学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所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提高素质,首先要学习,广泛地学习人文和科学知识,以广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开阔视野。但知识不等于素质,要通过努力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精神。人吃牛肉不长牛肉,吃猪肉不长猪肉,为什么?因为人有消化机能。同样,人要有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的机制。
首先,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实践,从自己的言行开始,一点一滴去做,用自己的生命,生活、言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并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感悟。“迷其为凡,悟则为圣”,意即凡人和圣人之间的区别在一个“悟”字上。用我们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知识去体悟,体悟科学,体悟人生哲理,许多道理,你如果悟通了,终生受益。雷锋所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中去,就是最好的人生体悟。
再次,我们要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去感受、体验、不断地与之交流、碰撞,在信息的交流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中研普华
2023-10-12 广告
2023-10-12 广告
通过问卷、访谈、座谈、讨论、观察、写实等调查形式和手段,对目标消费者(包括个体和组织)进行全面研究,挖掘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帮助企业正确地进行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定位,减少企业在产品选择和市场选择上的失误。中研普华集团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通...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中研普华提供
2015-03-27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产生一个适应社会的问题。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是一个社会适应良好的人;一个社会适应不良的人,心理健康肯定会受到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改革的深入进行,必然带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造成社会适应不良,也会损害心理健康。
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为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各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如国有企业的改革,带来了下岗失业的问题;住房制度的改革,使得人们要花钱购买或租用住房;教育体制的改革,上大学要交学费、毕业不包分配等。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转变观念,适应社会的变化,就会引起很大的心理困惑和烦恼。此外,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环境污染、人口的大量流动、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等也导致心理问题的增多。面对现代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只有努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维护心理健康。
如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呢?
适应社会环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改造社会环境,使社会环境适合人们的需求;另一种是改造人们自身,去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无论哪种形式,最后都要达到环境与人们自身的和谐一致,我们才能健康愉快地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方法有:
①要主动接触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环境。首先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环境中去,不管现实环境多么令人不愉快。只有接触环境,才能认识环境和适应环境。最好的办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目的地进行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样可以进一步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的位置。适应社会环境还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被动适应会表现出对环境的无可奈何,产生消极、忧郁、焦虑,甚至逃避的负性情绪。主动适应则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创造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而产生积极向上、愉快、满意、充实的正性情绪,这不仅能够使我们很好地适应环境,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②要积极调整自我,提高应对的技巧。在接触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或产生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我们能够审时度势,选择有利的环境条件,抓住机遇,同时能够积极地调整自我,学习有关的技能,提高应对的技巧,这样我们就能较快、较好地适应环境,并且取得成功。
③要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寻求帮助。人们在积极地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出现各种心理上的苦恼与困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除了及时地进行调整自我之外,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很重要,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有社会的支持,有亲朋好友的帮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自己适应社会。
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然而,由于现有教育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局限,在校中小学生中因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适应水平偏低或适应不良,学生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变化所出现的不适应的问题。
心理适应在心理学里通常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这说明,适应现象是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产生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一生中随时都要面临的任务,也是人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正因为如此,当前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
二、怎样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一)人拥有突破困境的自由
从心理学上讲,人的心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生活在具体的客观环境中,对各种现实地反是非曲直,不是照镜子似的消极被动地反映,而要经过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来能动地反映。由于每个人内部的特点不同,即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不同;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反映事物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同样环境下,对同样客观现实的反映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时期或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同一客观现实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以良好地适应环境。
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学会在繁杂的外界环境中整理、分辨、选择、回避,更精确、更有效地把握现实环境中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信息;更善于抓住复杂事物的关键,认识事物的本质,淘汰那些与我们生存发展关系不大的无用的刺激。那么,我们就会拥有突破困境,把握成功的自信与自由。
(二)发展是积极的适应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环境的适应,从适应的方向上看大体上有两种:
一种是消极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人与环境的消极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即自身的潜能,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其结果是环境改造了人,而人未发挥自己对于环境的能动作用。例如,人在遭受了挫折的环境下,采取的消极的悲观态度等。这些人都是以压抑自己的潜能,牺牲个人心理机能和品质的发展为代价,这种对环境的适应是退化,而不是发展。
另一种是积极的适应。积极的心理适应是个体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个体在环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自身得到发展。任何环境中都存在着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和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积极的适应是要正确地分析自身的特点及环境的特点,从对这二者的分析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时说:"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他和帮助他,使他自己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环境并不赋于人潜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属于人类全体成员,正如他的胳臂、腿、脑、眼睛一样。"马斯洛的观点虽然强调人的先天因素,但他给我们以启示:每个人都存在着潜能,环境只是才能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种子"。我们对其理论的补充和修正是:潜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是个人的实践,个人在具体环境条件下的能动地活动。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个性中的积极因素统一在自己能动地实践活动中,人就获得了一种积极的适应。发展是人对环境的积极适应,我们所提倡的正是这种积极的适应。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的关键是内部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教师采取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方式,帮助适应不良的学生提高适应水平。根据对心理适应内部机制的分析,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的几项建议:
1.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面临新环境的变化,要能够尽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确新的努力方向。
2.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不适应的表现和存在的差距,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
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为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各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如国有企业的改革,带来了下岗失业的问题;住房制度的改革,使得人们要花钱购买或租用住房;教育体制的改革,上大学要交学费、毕业不包分配等。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转变观念,适应社会的变化,就会引起很大的心理困惑和烦恼。此外,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环境污染、人口的大量流动、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等也导致心理问题的增多。面对现代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只有努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维护心理健康。
如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呢?
适应社会环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改造社会环境,使社会环境适合人们的需求;另一种是改造人们自身,去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无论哪种形式,最后都要达到环境与人们自身的和谐一致,我们才能健康愉快地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方法有:
①要主动接触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环境。首先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环境中去,不管现实环境多么令人不愉快。只有接触环境,才能认识环境和适应环境。最好的办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目的地进行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样可以进一步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的位置。适应社会环境还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被动适应会表现出对环境的无可奈何,产生消极、忧郁、焦虑,甚至逃避的负性情绪。主动适应则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创造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而产生积极向上、愉快、满意、充实的正性情绪,这不仅能够使我们很好地适应环境,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②要积极调整自我,提高应对的技巧。在接触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或产生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我们能够审时度势,选择有利的环境条件,抓住机遇,同时能够积极地调整自我,学习有关的技能,提高应对的技巧,这样我们就能较快、较好地适应环境,并且取得成功。
③要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寻求帮助。人们在积极地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出现各种心理上的苦恼与困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除了及时地进行调整自我之外,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很重要,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有社会的支持,有亲朋好友的帮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自己适应社会。
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然而,由于现有教育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局限,在校中小学生中因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适应水平偏低或适应不良,学生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变化所出现的不适应的问题。
心理适应在心理学里通常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这说明,适应现象是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产生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一生中随时都要面临的任务,也是人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正因为如此,当前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
二、怎样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一)人拥有突破困境的自由
从心理学上讲,人的心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生活在具体的客观环境中,对各种现实地反是非曲直,不是照镜子似的消极被动地反映,而要经过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来能动地反映。由于每个人内部的特点不同,即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不同;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反映事物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同样环境下,对同样客观现实的反映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时期或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同一客观现实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以良好地适应环境。
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学会在繁杂的外界环境中整理、分辨、选择、回避,更精确、更有效地把握现实环境中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信息;更善于抓住复杂事物的关键,认识事物的本质,淘汰那些与我们生存发展关系不大的无用的刺激。那么,我们就会拥有突破困境,把握成功的自信与自由。
(二)发展是积极的适应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环境的适应,从适应的方向上看大体上有两种:
一种是消极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人与环境的消极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即自身的潜能,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其结果是环境改造了人,而人未发挥自己对于环境的能动作用。例如,人在遭受了挫折的环境下,采取的消极的悲观态度等。这些人都是以压抑自己的潜能,牺牲个人心理机能和品质的发展为代价,这种对环境的适应是退化,而不是发展。
另一种是积极的适应。积极的心理适应是个体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个体在环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自身得到发展。任何环境中都存在着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和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积极的适应是要正确地分析自身的特点及环境的特点,从对这二者的分析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时说:"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他和帮助他,使他自己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环境并不赋于人潜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属于人类全体成员,正如他的胳臂、腿、脑、眼睛一样。"马斯洛的观点虽然强调人的先天因素,但他给我们以启示:每个人都存在着潜能,环境只是才能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种子"。我们对其理论的补充和修正是:潜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是个人的实践,个人在具体环境条件下的能动地活动。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个性中的积极因素统一在自己能动地实践活动中,人就获得了一种积极的适应。发展是人对环境的积极适应,我们所提倡的正是这种积极的适应。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的关键是内部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教师采取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方式,帮助适应不良的学生提高适应水平。根据对心理适应内部机制的分析,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的几项建议:
1.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面临新环境的变化,要能够尽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确新的努力方向。
2.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不适应的表现和存在的差距,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断学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