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新中国成立浴血奋斗的英雄人物及相关的事迹的小论文 5
6个回答
2010-10-05
展开全部
章幼奕——救死扶伤写华章
她,一位外表文弱的普通女性,担任主管传染病防治业务的副院长八年,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将一家濒临困境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发展成为苏中、苏北地区唯一的三级传染病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近五年来,医院年收入从3000万元增至1.03亿元,资产由4000万元增至1.5亿元,各项主要医疗效益、效率、质量指标或平均增幅连年名列南通市市级医院第一名,先后获得全国、省文明单位,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40多项荣誉,创造了全国传染病专科医院发展的奇迹。
她,始终瞄准传染病医学最高峰,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了《戊型肝炎》、《内科程序诊断》等多部学术专著,主持和指导省、市级科研课题9项并达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省内空白,12次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项目奖,其中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使重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并获直接经济收入近700万元。在抗击“非典”及其他传染病防治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是南通市肝脏病学科带头人、南通市医学重点人才,先后当选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理事、江苏省传染病学会委员、南通市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两次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出席第九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并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被南通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南通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她,就是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南通大学兼职教授章幼奕。
打造一流专科
章幼奕担任副院长前的较长时期,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全国同行一样,也面临着病员减少、竞争激烈、业务量急剧下降的困境。一度时期,医院病床使用率由往年的100%左右降为67.8%,业务收入骤减几百万。在她担任主管传染病诊疗业务的副院长后,她没有观望和等待,而是积极在自身运行体制与办院模式中找不足、求突破,紧紧围绕专科特色做文章,终于冲出困境,跃上台阶。
在三院工作了20多年并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章幼奕,对院内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劣势可谓了如指掌。一方面,她紧紧抓住南通地区肝病高发这一特点不放松,竭力把以肝病为主的传染病诊疗做“强”。另一方面,树立大肝病专科意识,建立大肝病专科体系,把专科做“大”。她多次赴上海、北京等地与数家知名医疗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引进新技术、新疗法。她积极倡导传承祖国医学精粹,组织老中青技术骨干从肝组织、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如退高黄汤、抗纤胶囊等,形成了三院肝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以及脂肪肝的技术特色,取得了良好的药物经济学效益,对解决肝病患者“看病贵”热点问题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2001年,她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R.P.A医院外科国家肝移植中心进修生物人工肝细胞培养和移植免疫技术,返回后又领衔组建了跨学科、跨专业的肝脏病学科。在省内实施20多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诊疗项目,同时还承担25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肝病科研项目,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新技术引进奖近30项,被评为南通市医学重点学科。
几年来,在章幼奕的精心组织管理下,南通三院在以肝病为主的传染病诊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成为苏中、苏北地区最具权威的医疗、教学、科研基地。她极力推行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新策略,提高了抗病毒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治疗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医院慢性肝炎抗病毒治愈率接近40%,远远超过19%的全国平均水平,对进一步降低本地区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减少慢性肝炎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做出了突出贡献。自章幼奕担任副院长后,传染病年诊疗人次、业务收入均实现了翻番,治愈好转率达98%以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5%以上,先后成功施行20余例肝移植手术,在全国传染病医院的发展史和南通医疗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南通三院跃居全国传染病医院的排头兵行列。
争当技术精英
章幼奕常说:“医学事业好像一座高峰,我只是一个攀登者,或许我一生也登不了顶峰,但我要拼尽全力接近顶峰。”
她从事传染病临床医疗的20多年中,先后成功救治危急重症传染病患者数百例,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病毒型肝炎的诊治尤有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从事繁忙医疗管理、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她理论联系实际,潜心医学科研,获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在她主持的9项省、市级课题中,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优秀新技术奖6项;在发表的专业论文中,多篇获得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其中,省卫生厅课题“血清sICAM1与慢性肝炎相关性的临床和病理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1998年,章幼奕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使早中期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由35%提高到77.8%。同时,她在人工肝治疗中引入标准护理程序、早期治疗老年重型肝炎的两项创新,已在我国人工肝攻关协作组成员单位中推广,为治疗重症肝炎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作为学科带头人,章幼奕十分重视带教和培养青年医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青年医生,使他们陆续成为技术骨干。在她的参与下,医院曾先后承办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传染病医院学术交流会等学术活动,主持了江苏省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两项。特别是2004年,她亲自主持的江苏省重型肝炎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对提高本地区重型肝炎诊疗的整体水平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她还通过对市内外重症肝炎、难治性肝病的会诊、教学查房,解决了不少诊疗上的疑难杂症问题。
章幼奕不仅精通传染科专业知识,还对边缘学科也了解颇多,外语水平高,能随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动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及时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地区先后发生艾滋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多种新发传染病,作为南通市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章幼奕都能提前掌握防治动态,做好应对准备。同时,为了适应医院由专科向综合发展,她不仅在传染病学科领域刻苦求索,对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广泛涉猎,兼收并蓄。
甘做奉献使者
病人重于一切,事业重于一切,医院重于一切,构成了章幼奕人生的主旋律。她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传染病医疗事业。她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在南通市卫生系统内外更是有口皆碑。
章幼奕祖籍是有人间天堂美誉之称的杭州,亲属也大都在那儿生活工作。多少年来,家里人一直都劝她回到故乡,甚至连调动单位的商调函都已发来,可是,正因为她把全部爱心和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病人,献给了三院,献给了南通的医疗事业,才使她一次又一次婉拒了故乡亲人的好意。2002年,在澳大利亚进修即将结束,章幼奕本已申请到新的研究课题和经费,并办好延期签证,当得知医院正在进行首例肝移植并需要她回院时,她义无反顾地马上赶了回来。
2003年的那场“非典”,对章幼奕来说,无论是意志品德还是专业技能,都是一场真正的生死考验。当时,南通三院是江苏省首批、也是南通市唯一的“非典”定点收治医院,而章幼奕则是全市“非典”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4月25日,江苏省首例确诊重症“非典”患者钱美兰住进三院隔离病区,病情多次出现反复,甚至几度濒临死亡,在章幼奕的主持下,医疗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期短于北京和广东同类病人的诊治时间。5月24日,当钱美兰康复出院时,竟激动得跪在章幼奕面前泣不成声。除该患者外,章幼奕还组织隔离、甄别、治疗了6例来自疫区被高度怀疑“非典”的患者和39例“非典”类似患者,先后接诊了5000多名外地抵通人员,并对县区的怀疑病例组织进行了20多次会议,对稳定人心、消除社会恐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省、市领导及医疗界资深专家,对章幼奕的从容应对、指挥有方、处置稳当,给予了高度称赞。
作为医院主管业务的副院长,章幼奕一年到头很少有星期天、节假日,一旦病人需要,不论刮风下雨,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病区。由于夜以继日地工作,有时累得嗓子哑了,胃病复发,甚至到了心力交瘁的程度,同事们劝她歇息一下,她总是一笑置之,依然忘我地投入工作。在传染病医院工作,时刻会面临着被传染的可能,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每当遇到救治病人的关键时刻,章幼奕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战友。特别是在遇到危急状况,根本来不及采取防护措施,甚至还要实施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她从来都是奋不顾身。尤其是像“非典”这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感染率高,并有以身殉职的先例,章幼奕总是第一个走进病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士气,稳定人心。
她,一位外表文弱的普通女性,担任主管传染病防治业务的副院长八年,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将一家濒临困境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发展成为苏中、苏北地区唯一的三级传染病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近五年来,医院年收入从3000万元增至1.03亿元,资产由4000万元增至1.5亿元,各项主要医疗效益、效率、质量指标或平均增幅连年名列南通市市级医院第一名,先后获得全国、省文明单位,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40多项荣誉,创造了全国传染病专科医院发展的奇迹。
她,始终瞄准传染病医学最高峰,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了《戊型肝炎》、《内科程序诊断》等多部学术专著,主持和指导省、市级科研课题9项并达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省内空白,12次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项目奖,其中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使重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并获直接经济收入近700万元。在抗击“非典”及其他传染病防治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是南通市肝脏病学科带头人、南通市医学重点人才,先后当选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理事、江苏省传染病学会委员、南通市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两次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出席第九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并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被南通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南通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她,就是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南通大学兼职教授章幼奕。
打造一流专科
章幼奕担任副院长前的较长时期,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全国同行一样,也面临着病员减少、竞争激烈、业务量急剧下降的困境。一度时期,医院病床使用率由往年的100%左右降为67.8%,业务收入骤减几百万。在她担任主管传染病诊疗业务的副院长后,她没有观望和等待,而是积极在自身运行体制与办院模式中找不足、求突破,紧紧围绕专科特色做文章,终于冲出困境,跃上台阶。
在三院工作了20多年并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章幼奕,对院内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劣势可谓了如指掌。一方面,她紧紧抓住南通地区肝病高发这一特点不放松,竭力把以肝病为主的传染病诊疗做“强”。另一方面,树立大肝病专科意识,建立大肝病专科体系,把专科做“大”。她多次赴上海、北京等地与数家知名医疗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引进新技术、新疗法。她积极倡导传承祖国医学精粹,组织老中青技术骨干从肝组织、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如退高黄汤、抗纤胶囊等,形成了三院肝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以及脂肪肝的技术特色,取得了良好的药物经济学效益,对解决肝病患者“看病贵”热点问题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2001年,她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R.P.A医院外科国家肝移植中心进修生物人工肝细胞培养和移植免疫技术,返回后又领衔组建了跨学科、跨专业的肝脏病学科。在省内实施20多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诊疗项目,同时还承担25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肝病科研项目,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新技术引进奖近30项,被评为南通市医学重点学科。
几年来,在章幼奕的精心组织管理下,南通三院在以肝病为主的传染病诊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成为苏中、苏北地区最具权威的医疗、教学、科研基地。她极力推行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新策略,提高了抗病毒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治疗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医院慢性肝炎抗病毒治愈率接近40%,远远超过19%的全国平均水平,对进一步降低本地区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减少慢性肝炎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做出了突出贡献。自章幼奕担任副院长后,传染病年诊疗人次、业务收入均实现了翻番,治愈好转率达98%以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5%以上,先后成功施行20余例肝移植手术,在全国传染病医院的发展史和南通医疗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南通三院跃居全国传染病医院的排头兵行列。
争当技术精英
章幼奕常说:“医学事业好像一座高峰,我只是一个攀登者,或许我一生也登不了顶峰,但我要拼尽全力接近顶峰。”
她从事传染病临床医疗的20多年中,先后成功救治危急重症传染病患者数百例,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病毒型肝炎的诊治尤有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从事繁忙医疗管理、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她理论联系实际,潜心医学科研,获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在她主持的9项省、市级课题中,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优秀新技术奖6项;在发表的专业论文中,多篇获得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其中,省卫生厅课题“血清sICAM1与慢性肝炎相关性的临床和病理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1998年,章幼奕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使早中期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由35%提高到77.8%。同时,她在人工肝治疗中引入标准护理程序、早期治疗老年重型肝炎的两项创新,已在我国人工肝攻关协作组成员单位中推广,为治疗重症肝炎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作为学科带头人,章幼奕十分重视带教和培养青年医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青年医生,使他们陆续成为技术骨干。在她的参与下,医院曾先后承办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传染病医院学术交流会等学术活动,主持了江苏省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两项。特别是2004年,她亲自主持的江苏省重型肝炎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对提高本地区重型肝炎诊疗的整体水平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她还通过对市内外重症肝炎、难治性肝病的会诊、教学查房,解决了不少诊疗上的疑难杂症问题。
章幼奕不仅精通传染科专业知识,还对边缘学科也了解颇多,外语水平高,能随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动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及时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地区先后发生艾滋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多种新发传染病,作为南通市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章幼奕都能提前掌握防治动态,做好应对准备。同时,为了适应医院由专科向综合发展,她不仅在传染病学科领域刻苦求索,对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广泛涉猎,兼收并蓄。
甘做奉献使者
病人重于一切,事业重于一切,医院重于一切,构成了章幼奕人生的主旋律。她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传染病医疗事业。她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在南通市卫生系统内外更是有口皆碑。
章幼奕祖籍是有人间天堂美誉之称的杭州,亲属也大都在那儿生活工作。多少年来,家里人一直都劝她回到故乡,甚至连调动单位的商调函都已发来,可是,正因为她把全部爱心和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病人,献给了三院,献给了南通的医疗事业,才使她一次又一次婉拒了故乡亲人的好意。2002年,在澳大利亚进修即将结束,章幼奕本已申请到新的研究课题和经费,并办好延期签证,当得知医院正在进行首例肝移植并需要她回院时,她义无反顾地马上赶了回来。
2003年的那场“非典”,对章幼奕来说,无论是意志品德还是专业技能,都是一场真正的生死考验。当时,南通三院是江苏省首批、也是南通市唯一的“非典”定点收治医院,而章幼奕则是全市“非典”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4月25日,江苏省首例确诊重症“非典”患者钱美兰住进三院隔离病区,病情多次出现反复,甚至几度濒临死亡,在章幼奕的主持下,医疗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期短于北京和广东同类病人的诊治时间。5月24日,当钱美兰康复出院时,竟激动得跪在章幼奕面前泣不成声。除该患者外,章幼奕还组织隔离、甄别、治疗了6例来自疫区被高度怀疑“非典”的患者和39例“非典”类似患者,先后接诊了5000多名外地抵通人员,并对县区的怀疑病例组织进行了20多次会议,对稳定人心、消除社会恐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省、市领导及医疗界资深专家,对章幼奕的从容应对、指挥有方、处置稳当,给予了高度称赞。
作为医院主管业务的副院长,章幼奕一年到头很少有星期天、节假日,一旦病人需要,不论刮风下雨,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病区。由于夜以继日地工作,有时累得嗓子哑了,胃病复发,甚至到了心力交瘁的程度,同事们劝她歇息一下,她总是一笑置之,依然忘我地投入工作。在传染病医院工作,时刻会面临着被传染的可能,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每当遇到救治病人的关键时刻,章幼奕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战友。特别是在遇到危急状况,根本来不及采取防护措施,甚至还要实施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她从来都是奋不顾身。尤其是像“非典”这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感染率高,并有以身殉职的先例,章幼奕总是第一个走进病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士气,稳定人心。
展开全部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赵世炎,后来的瞿秋白,长征路上有邓萍、方志敏、抗战时期有项英、叶挺、左权,杨靖宇等;解放战争中高级将领牺牲的较少,涌现出很多战士例如董存瑞,刘胡兰等。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董存瑞由此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董存瑞由此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10-07
展开全部
哎,老师不让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去图书馆找本介绍解放战争时期将军系列丛书,应该就够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长江中下游数省。因此它有着当时时代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洪秀全在这次起义假借了当时从西方宗教传入的新兴宗教基督教,亦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鲜。这可能与当时老百姓希望求变的思想有关。 太平天国的理论纲领都包括在《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等几本书之内。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声称结合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和华夷之辨。不过,太平天国排斥儒家,称儒家经书为“妖书”。他们接受基督教上帝,教名为“拜上帝教”,但其实对基督教一知半解。他们的宗教思想,可能全部源于当时的中国籍基督教传教士梁发所写的《劝世良言》。后来有外国传教士知道了这件事,试图向他讲述圣经的道理,反而被洪秀全斥为异端。不过,洪秀全从基督教得到启发的这些思想,对于当时处于半殖民地社会的群众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生产资料与产品分配的政治纲领,要求废除旧有土地所有制。但是这部纲领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是干王洪仁玕在后期提出的中国第一套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由于客观上周边环境的恶劣与主观上农民阶级的漠视,最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并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另有意见认为,太平天国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进步的表征底下存在理性的倒退。政治上,太平天国由神权与王权结合,朝中不但阶级森严,为王为官者的为所欲为,更甚于儒家思想约束下的朝廷。文化上,太平天国对固有传统文化完全推倒,对传统知识分子仇视。洪秀全诸王定都天京后,生活糜烂腐化,朝政纲纪紊乱,圣灵乱封。制度上,天朝田亩、资政新篇等纲领只属纸上谈兵,从未有认真推行,亦不见有任何成效可言。至于所谓“开放科举考试予女子应考”,仅有一次。 这个政权在历史上存在非常大的非议,他的“先进性”并没有得到所有历史学家的赞同;有观点认为太平天国是建立在欺压人性基础上的另一个残暴的政权,更加倾向于一个封建社会暴力政权。洪秀全本人也并不被认为是理解基督教教义,他的政策大都未能成功实施或取得成效。郭廷以在《太平天国的极权统治》一文认为:“太平天国是一个低级的迷信,绝对的暴力集团,神权、极权、愚昧的统治,只为满足自己的无限欲望,丝毫不顾及大众的福利,所造成的是遍野的白骨,满地的荆棘,丧失的生命最少为二千万至五千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史学界近年来也有对太平天国和洪秀全重新评价的声音。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约制袁世凯而随意更改《民国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一些人则认为,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长江中下游数省。因此它有着当时时代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洪秀全在这次起义假借了当时从西方宗教传入的新兴宗教基督教,亦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鲜。这可能与当时老百姓希望求变的思想有关。 太平天国的理论纲领都包括在《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等几本书之内。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声称结合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和华夷之辨。不过,太平天国排斥儒家,称儒家经书为“妖书”。他们接受基督教上帝,教名为“拜上帝教”,但其实对基督教一知半解。他们的宗教思想,可能全部源于当时的中国籍基督教传教士梁发所写的《劝世良言》。后来有外国传教士知道了这件事,试图向他讲述圣经的道理,反而被洪秀全斥为异端。不过,洪秀全从基督教得到启发的这些思想,对于当时处于半殖民地社会的群众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生产资料与产品分配的政治纲领,要求废除旧有土地所有制。但是这部纲领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是干王洪仁玕在后期提出的中国第一套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由于客观上周边环境的恶劣与主观上农民阶级的漠视,最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并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另有意见认为,太平天国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进步的表征底下存在理性的倒退。政治上,太平天国由神权与王权结合,朝中不但阶级森严,为王为官者的为所欲为,更甚于儒家思想约束下的朝廷。文化上,太平天国对固有传统文化完全推倒,对传统知识分子仇视。洪秀全诸王定都天京后,生活糜烂腐化,朝政纲纪紊乱,圣灵乱封。制度上,天朝田亩、资政新篇等纲领只属纸上谈兵,从未有认真推行,亦不见有任何成效可言。至于所谓“开放科举考试予女子应考”,仅有一次。 这个政权在历史上存在非常大的非议,他的“先进性”并没有得到所有历史学家的赞同;有观点认为太平天国是建立在欺压人性基础上的另一个残暴的政权,更加倾向于一个封建社会暴力政权。洪秀全本人也并不被认为是理解基督教教义,他的政策大都未能成功实施或取得成效。郭廷以在《太平天国的极权统治》一文认为:“太平天国是一个低级的迷信,绝对的暴力集团,神权、极权、愚昧的统治,只为满足自己的无限欲望,丝毫不顾及大众的福利,所造成的是遍野的白骨,满地的荆棘,丧失的生命最少为二千万至五千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史学界近年来也有对太平天国和洪秀全重新评价的声音。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约制袁世凯而随意更改《民国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一些人则认为,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