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作文和作文中好句子的赏析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荔枝蜜
杨朔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
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
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
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
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园
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
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得
不是时候,荔枝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
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这儿吃鲜荔枝了。
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
记早晚。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身体。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塞儿,
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
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举动挺稳重。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开一
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动。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长,每只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浆来
供养它。
老梁赞叹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
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蹋么?”
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说:“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
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
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一、内容说明
这篇散文赞美的是蜜蜂的奉献精神,实质上说的就是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抒写的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观念。
全文内容不难懂,如果能够抓住几个关键,深入理解蕴含的意义,就会更有收获。
第一个关键处,是喝荔枝蜜的感受。
荔枝蜜是蜜蜂的奉献,作者写道:
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身体。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
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作者极口称赞荔枝蜜,就是在赞美蜜蜂对人的奉献。作者本来不大喜欢蜜蜂,可是,享受到这样的好蜜,不觉动了 情。人
之常情,总是这样,你给人以极好的东西,人家就会产生好感。即使本来怀有偏见的,也会改变。
第二个关键处。是老梁的介绍与作者的感悟。
蜜蜂为什么能给人极好的东西呢?在作者笔下,蜜蜂已经是一个艺术形象。蜜蜂有高尚的生活目的,它要“为人类酿造最甜的
生活”,此其一。其二,这极好的东西是蜜蜂辛勤劳动的成果。它“一年四季都不闲着”。文章多处描写蜜蜂忙忙碌碌的情景,告
诉读者,蜜蜂为酿造出极好的东西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蜜蜂尤其可贵的是,不计报酬,“自己吃的可有限”,自奉甚俭,而且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人生的境界大凡有三种不同
的境界,一般地说,贡献大,社会给予他的报酬也多,这是完全合理的。也有一种人,让贪欲支配了心灵,不但不讲贡献,反而危
害社会,贪得无厌,这是最可恶的。最值得钦敬的是奉献者,他们认为人生的幸福与价值全在于奉献,贡献大,却不计较报酬,这
就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作者赞美蜜蜂的奉献精神,就是要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格。
作者为什么写到黄蜂呢?这一点很容易为人忽视,其实有深意。作者赞美善与美。同时鞭挞恶与丑,用老梁的话来斥责大黄蜂
这贼最恶,它专干坏事。作者对于害人者,批判得不留情面,其用意就是告诉人,应该做蜜蜂那样的好人,不应该做黄蜂那样的恶
人。
第三个关键处,是联想到农民,联想到自己。
联想到农民,透露了文章的主旨,原来赞美蜜蜂的勤劳与奉献,就是赞美农民的勤劳与奉献。农民是在“为自己,为别人,也
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这就是亿万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他们的劳动,不光是为自己生活,同时也是为了社会。农民是中国
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很平凡,又很辛苦,他们酿造了生活的蜜,作者把赞歌献给农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作者也联想到自己,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他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他愿意置身在劳动人民的队伍里,不做高踞于群众头上
的精神贵族,他要给人民贡献“极好的东西”,为人民奉献更好的作品。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给人以“极好的东西”,这是千古不朽的至理。
二、写作揣摩
1.借助联想,丰富内容。
假如单写参观养蜂场,内容就单薄得多。作者借助联想,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作者以蜜蜂为中心展开联想。由蜜蜂联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联想到荔枝树,这是一个头绪。由蜜蜂又联想到小时候挨蜇,又
是一个头绪。由蜜蜂联想到农民,又是一个头绪。把相关的种种材料都组织起来,时空拓展了,意象丰富了,意蕴深厚了。
2.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行文波澜起伏;用线索串联材料,全文有机整合。
写好几个材料,要讲究材料的组织。作者按时间顺序编排,从小时候说起,既是一个方便的安排,又使文章有放有收,颇有波
澜。小时候挨蜜蜂蜇过一回,从此总不大喜欢。欲扬先抑,反向切人。下面似乎不说蜜蜂了,写小住广东从化温泉,写起荔枝树来
。因为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头天晚上所见,疑是黑黝黝的小山,天明一看,原是满野的荔枝树,始而“奇怪”,继而“忍不住笑了
”,写得情趣横生。顺着荔枝树又说到荔枝,说到荔枝树的花、叶,行文十分潇洒。从荔枝树怎么回到蜜蜂的话题上去呢?就是借
荔枝蜜。写荔枝蜜,就是写蜜蜂的奉献,犹如称赞作品就是称赞作者一样,赞美荔枝蜜,就是赞美蜜蜂。至此读者明白了,写荔枝
树也并非闲笔,那是写蜜蜂工作的场所。下文是一篇养蜂场参观记,底下说到农民,才是言归正传,可是点到为止,留给读者一个
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的联想又形之于视线的转移,透过荔枝树林,望见了正在插秧的农民。最后是夜有所梦,抒写人生理想,即
愿做劳动人民队伍中的一员。
这篇散文有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开头说“总不大喜欢”,引出小时候挨蜇的回忆,“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于是将蜜蜂暂放一边,宕开去说荔枝树、荔枝蜜。喝了甜香的荔枝蜜,感情起了变化,“不觉动了情”,产生了想去看看蜜蜂的念
头,走进蜜蜂世界,感情完全变化,不禁一颤,赞叹蜜蜂是可爱的小生灵,以至于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是一百八十度的变
化。一条线贯穿,颗颗珍珠相连,全文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杨朔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
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
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
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
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园
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
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得
不是时候,荔枝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
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这儿吃鲜荔枝了。
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
记早晚。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身体。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塞儿,
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
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举动挺稳重。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开一
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动。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长,每只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浆来
供养它。
老梁赞叹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
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蹋么?”
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说:“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
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
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一、内容说明
这篇散文赞美的是蜜蜂的奉献精神,实质上说的就是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抒写的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观念。
全文内容不难懂,如果能够抓住几个关键,深入理解蕴含的意义,就会更有收获。
第一个关键处,是喝荔枝蜜的感受。
荔枝蜜是蜜蜂的奉献,作者写道:
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身体。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
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作者极口称赞荔枝蜜,就是在赞美蜜蜂对人的奉献。作者本来不大喜欢蜜蜂,可是,享受到这样的好蜜,不觉动了 情。人
之常情,总是这样,你给人以极好的东西,人家就会产生好感。即使本来怀有偏见的,也会改变。
第二个关键处。是老梁的介绍与作者的感悟。
蜜蜂为什么能给人极好的东西呢?在作者笔下,蜜蜂已经是一个艺术形象。蜜蜂有高尚的生活目的,它要“为人类酿造最甜的
生活”,此其一。其二,这极好的东西是蜜蜂辛勤劳动的成果。它“一年四季都不闲着”。文章多处描写蜜蜂忙忙碌碌的情景,告
诉读者,蜜蜂为酿造出极好的东西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蜜蜂尤其可贵的是,不计报酬,“自己吃的可有限”,自奉甚俭,而且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人生的境界大凡有三种不同
的境界,一般地说,贡献大,社会给予他的报酬也多,这是完全合理的。也有一种人,让贪欲支配了心灵,不但不讲贡献,反而危
害社会,贪得无厌,这是最可恶的。最值得钦敬的是奉献者,他们认为人生的幸福与价值全在于奉献,贡献大,却不计较报酬,这
就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作者赞美蜜蜂的奉献精神,就是要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格。
作者为什么写到黄蜂呢?这一点很容易为人忽视,其实有深意。作者赞美善与美。同时鞭挞恶与丑,用老梁的话来斥责大黄蜂
这贼最恶,它专干坏事。作者对于害人者,批判得不留情面,其用意就是告诉人,应该做蜜蜂那样的好人,不应该做黄蜂那样的恶
人。
第三个关键处,是联想到农民,联想到自己。
联想到农民,透露了文章的主旨,原来赞美蜜蜂的勤劳与奉献,就是赞美农民的勤劳与奉献。农民是在“为自己,为别人,也
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这就是亿万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他们的劳动,不光是为自己生活,同时也是为了社会。农民是中国
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很平凡,又很辛苦,他们酿造了生活的蜜,作者把赞歌献给农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作者也联想到自己,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他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他愿意置身在劳动人民的队伍里,不做高踞于群众头上
的精神贵族,他要给人民贡献“极好的东西”,为人民奉献更好的作品。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给人以“极好的东西”,这是千古不朽的至理。
二、写作揣摩
1.借助联想,丰富内容。
假如单写参观养蜂场,内容就单薄得多。作者借助联想,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作者以蜜蜂为中心展开联想。由蜜蜂联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联想到荔枝树,这是一个头绪。由蜜蜂又联想到小时候挨蜇,又
是一个头绪。由蜜蜂联想到农民,又是一个头绪。把相关的种种材料都组织起来,时空拓展了,意象丰富了,意蕴深厚了。
2.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行文波澜起伏;用线索串联材料,全文有机整合。
写好几个材料,要讲究材料的组织。作者按时间顺序编排,从小时候说起,既是一个方便的安排,又使文章有放有收,颇有波
澜。小时候挨蜜蜂蜇过一回,从此总不大喜欢。欲扬先抑,反向切人。下面似乎不说蜜蜂了,写小住广东从化温泉,写起荔枝树来
。因为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头天晚上所见,疑是黑黝黝的小山,天明一看,原是满野的荔枝树,始而“奇怪”,继而“忍不住笑了
”,写得情趣横生。顺着荔枝树又说到荔枝,说到荔枝树的花、叶,行文十分潇洒。从荔枝树怎么回到蜜蜂的话题上去呢?就是借
荔枝蜜。写荔枝蜜,就是写蜜蜂的奉献,犹如称赞作品就是称赞作者一样,赞美荔枝蜜,就是赞美蜜蜂。至此读者明白了,写荔枝
树也并非闲笔,那是写蜜蜂工作的场所。下文是一篇养蜂场参观记,底下说到农民,才是言归正传,可是点到为止,留给读者一个
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的联想又形之于视线的转移,透过荔枝树林,望见了正在插秧的农民。最后是夜有所梦,抒写人生理想,即
愿做劳动人民队伍中的一员。
这篇散文有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开头说“总不大喜欢”,引出小时候挨蜇的回忆,“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于是将蜜蜂暂放一边,宕开去说荔枝树、荔枝蜜。喝了甜香的荔枝蜜,感情起了变化,“不觉动了情”,产生了想去看看蜜蜂的念
头,走进蜜蜂世界,感情完全变化,不禁一颤,赞叹蜜蜂是可爱的小生灵,以至于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是一百八十度的变
化。一条线贯穿,颗颗珍珠相连,全文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展开全部
人 生 如 萍
一池浮萍,青青绿绿,其中也有点点水色,无风时它像一块布平铺塘面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皱纹,又像一块天然的青绿铜镜浮在池中。
其中也有几支树杈直插过池面,萍面略显得有些破痕——可是却不能完全划破,这之中更显示出了它的生机。杂草和翠鸟也时不时地打扰着萍面,一漾一漾的,鱼波纹是不能不出现的,使浮萍更显得拥挤和紧张。
狂风大作,起皱折的是浮萍;弯身摆头的是杂草;早已无踪影的是翠鸟,皱折只是一刻,风稍微小时,萍面又恢复了原状。尔后,又是皱折,浮动不定。有时也有鱼儿的“拜访”。风是魔鬼,杂草是细菌,然而却破坏不了它。
风后,萍面依然是完整的——除了少许的杂物。
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文天祥的诗句“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啊,人生又何尝不像浮萍,平静的人生里时刻都有风波;而风浪又蕴藏着平静的人生。
曲折的人生,又何尝不是风中生存的浮萍,浮萍是为了生根于水中,而人是为了在大千世界中生存。
坎坎坷坷,漫漫人生,对着苍天长叹,叹已逝人生;对黄河咏赞,赞黄河雄姿;对着小草低泣,泣小草无人知晓;站在高山上高唱,唱高山的威武;对小河低吟,吟小河的涓涓……
若人生只有浮萍的平静,没有狂风,那人生就是一杯淡水无味可言;若只有小河的自私,那人间处处是冷若冰霜;若只有大山的高傲,那人间没有无私的爱……
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都在自己的脚下,由自己掌握。
人生!浮萍!
一池浮萍,青青绿绿,其中也有点点水色,无风时它像一块布平铺塘面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皱纹,又像一块天然的青绿铜镜浮在池中。
其中也有几支树杈直插过池面,萍面略显得有些破痕——可是却不能完全划破,这之中更显示出了它的生机。杂草和翠鸟也时不时地打扰着萍面,一漾一漾的,鱼波纹是不能不出现的,使浮萍更显得拥挤和紧张。
狂风大作,起皱折的是浮萍;弯身摆头的是杂草;早已无踪影的是翠鸟,皱折只是一刻,风稍微小时,萍面又恢复了原状。尔后,又是皱折,浮动不定。有时也有鱼儿的“拜访”。风是魔鬼,杂草是细菌,然而却破坏不了它。
风后,萍面依然是完整的——除了少许的杂物。
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文天祥的诗句“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啊,人生又何尝不像浮萍,平静的人生里时刻都有风波;而风浪又蕴藏着平静的人生。
曲折的人生,又何尝不是风中生存的浮萍,浮萍是为了生根于水中,而人是为了在大千世界中生存。
坎坎坷坷,漫漫人生,对着苍天长叹,叹已逝人生;对黄河咏赞,赞黄河雄姿;对着小草低泣,泣小草无人知晓;站在高山上高唱,唱高山的威武;对小河低吟,吟小河的涓涓……
若人生只有浮萍的平静,没有狂风,那人生就是一杯淡水无味可言;若只有小河的自私,那人间处处是冷若冰霜;若只有大山的高傲,那人间没有无私的爱……
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都在自己的脚下,由自己掌握。
人生!浮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10-14
展开全部
各种作文书上都有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