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的简介
夏季的常见病。又名注夏。常见证型有:①气阴两亏型疰夏。证见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晕多汗,心烦口渴,纳呆体瘦。舌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治宜清暑益气养阴,方用清暑益气汤加五味子、白芍等。②暑湿困脾型疰夏。证见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闷纳少,口淡恶心,便溏,苔腻,脉濡。治宜清暑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合六一散。一般夏季过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病人可呈现出逢暑必发的周期性特点。疰夏亦为中暑的先兆,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中暑.
“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天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
疰夏”,是中医特有的病名,又被叫做苦夏,是炎热夏季的一种常见病。中医认为,疰夏是因为长期体虚者感受暑热之气所致。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体内湿热过重,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过来,大多是因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了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另外,人们吃进的食物,在胃肠道里消化、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胃肠壁黏膜血管扩张,需要的血液也相应多一些。但是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使皮肤的血管扩张,这时皮肤所需要的血液也要多一些。这样一来,胃肠壁黏膜血管的血液相对缺乏,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会影食欲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