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慧的个人生活

 我来答
奕媚TB
2016-05-14 · 超过6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17万
展开全部

王小慧生于天津,小学和中学期间赶上文革动乱受了很多苦,妈妈总鼓励她坚强。妈妈说女孩子不应该特别看重外表,但学习要特别好,人品要好,女孩自己觉得自己好看是最糟糕的一件事,鼓励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妈妈说过一句话:自行车在骑的时候才不会倒下。王小慧继承了母亲外柔内刚的性格,坚强承受着人生悲喜。
王小慧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出现在1977年,在同时伸出橄榄枝的清华、同济和天津大学中她挑选了同济里与艺术有关的建筑学专业
母校里有座别致的小红楼,小红楼的地下室是当年摄影小组的基地。小黑屋里走过的时光串起了王小慧的青春岁月。如今,废弃的地下室里遍布着灰尘,这树,这草,这落叶,这石桌石凳,诉说着当年的不羁,也诉说着她和俞霖的相识相知相恋。
入校后,用功的王小慧独占几项同学们编出的“同济之最”--“夜车”开得最长、书包背的最大等。
同级不同班里有一名才华横溢的男同学,他的设计作总被挂进建筑系的陈列橱窗作范例,这个人就是俞霖--她用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亲密爱人。
大二时,两人同时被学校选拔出来专修一年德语然后出国留学,学一年德语后会通过外语考试只选一人公派著名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学建筑,最后却阴差阳错被一位半路杀出的外语系学生拿走名额,两人都没去成,却成就了建筑系金童玉女的一段完美童话。在中国做了那么多年的乖女儿,听着父母的话,坐着该做的是而不是想做的事。如果说上海成全了她的爱情,那么德国则成全了她的事业。在德国,她逐渐获得了理性和艺术自觉,成长为今天的王小慧。
1986年,作为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青年教师,王小慧和俞霖一起来到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俞霖争取到了博士奖学金,而王小慧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两人都留在德国开始了求学的日子,可是王小慧并没有安于一边攻读建筑学博士,一边在两所大学任教的生活。她更执着于摄影,并产生了做专职摄影师的念头。“你那么喜欢艺术,就做职业艺术家好了,如果挣不到钱,我来养你。”这是王小慧面临抉择的时候,俞霖对她说的话。正是这样的鼓励和支持,让王小慧决定辞去教职,一心一意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俞霖教她所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帮她摆三脚架,拿镜头,测光,心甘情愿做她的摄影助理,严格的要求和尽责的帮助把王小慧一点点推到喜欢的道路上。
然而,缘起缘灭。1991年10月31号德国的圣灵降临节里,一场车祸带走了俞霖,带来王小慧难以承受的痛。那一年她34岁,和心爱的人结婚刚刚5年。 在车祸中受到重创倒卧病床的她苏醒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相机完成了自拍,拍下自己破碎的脸。她躺在病床上用100个唇印的吻印在宣纸上来表示自己最后的告别,因为整个脸都伤得很重,鼻子是粉碎性骨折,面部还有多处伤痕,所以做100个唇印是很艰难的事。但她一夜没睡觉,断断续续地做,做完时嘴唇已经浮肿,竭尽全力为丈夫做最后的一件事情,几乎用尽自己的生命来表达对他的爱。
她的随身物是日记本和照相机,正是这两样东西,陪伴着王小慧走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相伴着一边旅行一边拍照的日子,至今仍是王小慧最艰苦但也是最美好温暖的人生记忆。
王小慧而立之年时曾在爱丁堡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上错综复杂的轨迹仿佛脚下人生路,条条都在闪光,很难说选哪条更好,生死劫难后王小慧不再犹豫。那次车祸是王小慧人生经历中又一个重大转折点,她明白了必须争分夺秒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可以说在那之后,她的整个人生态度、人生观都改变了,也是让她的艺术进步和飞跃的一个关键点。
作为女人,她算的上是苦命女子,年轻守寡,她朗读自己的书会潸然泪下。在德国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绝不是只因为那些曾经发生的悲剧。梵高说,艺术家需要痛苦来滋养,“如果我是一个普通女人,我可能更愿意多要一些幸福,可如果我作为一个艺术家,仅仅有幸福,是不够的”。她对摄影充满激情,工作起来如拼命三郎。经历了生活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她为了艺术继续透支着生命。 王小慧自喻为《小木克奇遇记》里的小木克,这个特别喜欢跑的小男孩得到了一双 “魔鞋”,穿上它可以跑得很快很远,却永不能休止,即使在海边被一堆晾着的渔网挂住无法脱身,摔倒在地的小木克双脚仍在空中蹬个不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