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坐”,“跪”和“长跪”有什么不同

 我来答
梦梦呀ya
2019-04-30 · TA获得超过839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10
展开全部

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屁股落在脚跟上。

如屁股抬起来,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

“跪”和“坐”都要求要两膝相并、双脚在后、脚心朝上,区别仅仅在于“跪”时臀部并不落在脚跟上。“跪”可不是随随便便扑通一跪,而是一种重要的礼节。

与“坐”“跪”形成鲜明对照的,就是“坐没坐相”的“踞”了。“踞”的特点是双脚和臀部落在地上或其他支撑物上,两膝上耸。

“踞”分为“蹲踞”和“箕踞”,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膝盖并拢而后者膝盖打开。“蹲踞”在古人看来是不礼貌的。

扩展资料:

采用跪坐的方式坐在地上,膝关节很容易遭受寒冷、潮湿的侵袭。

于是古人就对房内的地面进行加工,比如用火烧烤地面,比如抹一层白灰等,但人们坐久了还是不舒服,就需要在身下垫个东西,就是我们说的“筵”和“席”。                

筵和席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长的叫筵,短的叫席。地上底层铺的较粗的叫筵,筵上面铺的精细编织物叫席,因为坐在上面饮酒吃肉,统称筵席。

古人坐在席子上有次序的。比如说有同席之限:男、女7岁以上不可同席、出嫁姐妹与兄弟不可同席、父与子不可同席;

还比如说有异席之礼,《礼记》规定:群居5人,则长者必有异席;5人及以上,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外安排一张席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礼制里的“跪”与“坐”

仍含苼0er
2017-04-03 · TA获得超过1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5.9万
展开全部
  南北朝以前,我国家具中尚无现在意义上的桌椅,人们要坐,都是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脚面朝下,屁股落在脚跟上,这种坐式叫跪。如果屁股不着脚后跟,上身耸直,这种坐式叫长跪。如果不采用这种姿势,而是像现在这样两腿前伸,屁股在后的坐姿(叫踞坐),就会带来相当严重的问题——由于古人的衣服与现在的裙子比较类似,这种坐姿难免走光,而且也不雅观。  跪和长跪都是一种坐式,与通常所说的跪下磕头求饶的“跪”,姿式虽然相似,含义却不相同。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写荀媪向他荐食:“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李白当时是坐在席子上的,荀媪要想把饭菜放在席上或矮几上,就必须跪下身子才行,这个长跪,没有一点儿卑贱、屈辱之义。  在古代,长跪也叫“跽”,秦汉时使用频率很高。在一篇文章里“跽”字出现最多的当数《史记·范睢传》。秦昭公接见范睢,先后对范雎跽五次,拜一次。一上来,他急着要听范睢的高见,跽三次。范睢发了一通议论,很投他的脾气,又两跽和一拜。秦昭公对范睢一连串的长跪,只不过是充分表达他当时或急切,或恳诚,或信服,或倚重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没有也不可能有丝毫跪下求教的意思。  南北朝之后,随着桌椅的出现,人们已经基本上不采用跪坐的姿势,于是跪,就成了晚辈向长辈、下级向上级等表示谦卑、恭敬、敬畏的礼仪姿势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时证你在路上
2017-04-03 · TA获得超过73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1万
展开全部
坐,是人体态势的一种,泛指将臀部依靠在可以支持身体重量的物体上,用臀部来代替两脚着力的姿势,当今一般指将臀部放在椅、凳之类的坐具上,古时因为没有椅子,人 们坐的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在正式的场合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这种方式腿部受到的压迫很严重,日常生活中并不全都如此,只是因为其姿势较为美观,而成为一种表示庄重的正坐。跪的姿势是两膝着地或着席,直身,臀部不着脚跟,是一种对地位高者表示尊敬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在有急要之事或谢罪之时,也会采取跪的方式,有时单膝着地也称之为跪。长跪是跪的一种最为郑重的方式,特点是挺身直立,用膝盖和脚趾来支持身体,拜跪时习惯上以先下右膝为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温厚还坦率丶东青r
2019-03-12 · TA获得超过3.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1%
帮助的人:839万
展开全部
南北朝以前,我国家具中尚无现在意义上的桌椅,人们要坐,都是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脚面朝下,屁股落在脚跟上,这种坐式叫跪。如果屁股不着脚后跟,上身耸直,这种坐式叫长跪。如果不采用这种姿势,而是像现在这样两腿前伸,屁股在后的坐姿(叫踞坐),就会带来相当严重的问题——由于古人的衣服与现在的裙子比较类似,这种坐姿难免走光,而且也不雅观。  跪和长跪都是一种坐式,与通常所说的跪下磕头求饶的“跪”,姿式虽然相似,含义却不相同。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写荀媪向他荐食:“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李白当时是坐在席子上的,荀媪要想把饭菜放在席上或矮几上,就必须跪下身子才行,这个长跪,没有一点儿卑贱、屈辱之义。  在古代,长跪也叫“跽”,秦汉时使用频率很高。在一篇文章里“跽”字出现最多的当数《史记·范睢传》。秦昭公接见范睢,先后对范雎跽五次,拜一次。一上来,他急着要听范睢的高见,跽三次。范睢发了一通议论,很投他的脾气,又两跽和一拜。秦昭公对范睢一连串的长跪,只不过是充分表达他当时或急切,或恳诚,或信服,或倚重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没有也不可能有丝毫跪下求教的意思。  南北朝之后,随着桌椅的出现,人们已经基本上不采用跪坐的姿势,于是跪,就成了晚辈向长辈、下级向上级等表示谦卑、恭敬、敬畏的礼仪姿势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