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施一公

 我来答
芥末留学
2017-07-06 · 为梦想出发,留学不留憾!
芥末留学
芥末留学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留学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日本、英国、澳洲、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为您提供方便、快捷、专业、高效在线留学申请及留学后服务,一站式解决您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一)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这是一条真理。
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
大约10年前,著名华人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曾经有一封邮件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邮件是蒲先生语重心长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观点完全赞同。
无论是在普林斯顿还是在清华大学,都把这封邮件转发给实验室的所有学生,让他们体会。
其中的一段是这样说的:“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投入紧张的实验操作,并且用两小时以上的时间从事与科研直接相关的阅读等工作。
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则应主要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
”有些学生读完邮件后告诉:“看来不是做学术的料,因为真的吃不起这份苦。
”常常回复道:“在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也会觉得长期这样工作不可思议。
但在不知不觉中,会逐渐被科学研究的精妙所打动,也会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而骄傲,会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方式。
”这样的回答,其实源自自己的经历与体会。
从小就特别贪玩,并不喜欢学习,但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育与压力迫使尽量刻苦读书。
高中就读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凭借着比别人更加刻苦的努力,综合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98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得河南赛区第一名,保送进入清华大学。
大学阶段,保持了刻苦的传统,综合成绩全班第一并提前一年毕业。
然而事实上,很少真正独立思考,对所学专业也不感兴趣。
大学毕业时,本没有打算从事科学研究,而是一心一意想下海经商,结果阴差阳错间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
可想而知,留学的第一年,情绪波动很大,内心浮躁而迷茫,根本无心念书、做研究,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
第二年,开始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并开始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有时领会了一些精妙之处后不免“洋洋得意”,也会产生“原来不过如此”的想法,逐渐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点自信。
这期间,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全部修完,每周5天、每天从上午9点做实验到晚上七八点,周末也会去两个半天。
到了第三年,已经开始领会到科研的逻辑,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感觉,在组会上常常提问,而这种“入门”的感觉又让对研究增加了很多兴趣,晚上常常干到11点多,赶最后一班校车从霍普金斯医学院回到住处附近的霍姆伍德校区。
1993年,曾经在实验记录本的日期旁标注“这是连续第21天在实验室工作”,以此激励自己。
其实,这多少有作秀之嫌,因为其中的一个周末一共只做了五六个小时的实验。
到第四年以后,完全适应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也不会再感到枯燥或时间上的压力了。
时间安排完全服从实验的需要,尽量往前赶。
其实,这段时期的实验时间远多于刚刚进实验室的时候,但感觉上好多了。
研究生阶段后期,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
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这辈子最苦的两年,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3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4点以后;
但每天早晨8点都会被窗外纽约第一大道上的汽车喧闹声吵醒,9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了新的一天。
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九十点。
这样的生活节奏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个星期的周五,周五晚上坐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地摩的家里。
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10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个11天的奋斗。
虽然体力上很累,但心里很满足、很骄傲,知道自己在用行动打造未来、在创业,有时也会在日记里鼓励自己。
住在纽约市曼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路口附近,离纽约著名的中央公园很近,那里时有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从未迈进中央公园一步。
一定会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讲给每一个学生听,新生常常问:“老师,觉得自己苦吗。
”通常回答:“只有做自己没兴趣的事情时觉得很苦,有兴趣以后一点也不觉得苦。
”是,一个精彩的实验带给享受比看一部美国大片强多了。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刻苦,感觉仍然很骄傲、很振奋。
有时想:如果自己在博士生、博士后阶段的那7年半不努力进取,而是不加节制地看电影、读小说、找娱乐(当时的互联网远没有现在这么内容丰富),现在该是什么状况。
做一个优秀的博士生,付出时间是必要条件。
(二)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仅仅刻苦地付出时间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博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以学习吸取人类积累的知识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
而博士生的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知识,当前和以往学习的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
在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本科生阶段,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答案往往已经存在,所以问题是否具有批判性没有那么关键。
博士生阶段则完全不同,必须具备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否则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
这一点,称之为方法论的转变。
其实,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批判性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能够进行创新科研的方法论。
这里的例子非常多,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在此择要举例说明。
正确分析负面结果(negativeresults)是成功的关键。
作为生命学科的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个实验都很顺利、能得到预料中的正面结果(positiveresults),除个别研究领域外,一般只需要6——24个月就应该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所有结果了。
然而实际上,在美国,生命学科的博士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博士学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