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品味三国
三国演义乃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也受益匪浅。里面的人物有胆有识,里面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通过设置大量巧合,化不可能为可能。罗贯中把人物的个性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把一个个场面描绘得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是我过目不忘。即使抛开了书,他们也充塞天地.深入我心。
什么“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他的气魄与仗义让我钦佩,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他的忠勇让我震撼。每一出戏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位主角都有独特的性格。比如: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刘备的爱民如子,曹操的敢作敢为,司马懿的阴险狡诈,赵云的英勇善战,鲁肃的敦厚......我们可以看到一幕幕精彩好戏:刘关张桃园结义,刘备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特别让我难忘的是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气到口吐鲜血,从马上猛地摔下来,他气自己“赔了夫人有折兵”,他那句“既生瑜何生亮”时常萦绕我耳畔,这些好戏让我留恋忘返!
看过之余,掩卷沉思。草船借箭中,诸葛亮三天内要造出十万支箭,这对当时的周瑜和我们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甚是为诸葛亮打抱不平,周瑜怎么可以这么为难诸葛亮呢?可聪慧的诸葛亮让我大开眼界他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瞒过了多疑的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到十万支箭,令周瑜刮目相看。顿时,我对诸葛亮的敬意油然而生。试想,诸葛亮不讲究策略能行吗?
细细思量,我们的学习不是也一样吗?也应该讲究方法,注意适当休息劳逸结合,让大脑得到调节,为下一节课积蓄精力,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这个暑假,我把家务包了下来 我先烧水,再把衣服丢入洗衣机,在洗衣与烧水这些时间时间之外打扫卫生。先擦桌子,瓷砖之类的,之后拖地,这样就可以把上面的垃圾,灰尘擦到地上,在扫一下,最后拖地。这样合理安排时间,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卫生打扫完,可以去晾干衣服,然后再倒水。这样一来我就大功告成了,看着一尘不染的屋子,顿时心情舒畅,好像连空气都变得清新。
书中有好多好多的故事,也有好多好多的人生哲理简直学不尽用不完,而下面,我将着重说一下曹操与刘备。
曹操与刘备:一个是将首之后,一个是汉室之后但结果却是天壤之别。我认为这大相径庭的结局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于待人处事的性格不同。我来介绍一下吧!
曹操心胸狭窄,甚至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自私自利的话语。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多疑,而正是他这种性格,从而导致一个个名士之死:杨修是他肚里的蛔虫,偶尔和他开点小玩笑,却被他害死;华佗好心为他剖颅治病,却被他起疑心杀死了......这一个个血淋淋的故事让战士们又惊又怕,不能不说是导致为国衰败的一个原因。
反观刘备,论财智,他没有曹操聪明;论计谋,他没有曹操出色;论武功他也没有曹操高强,但他心胸宽广。三请诸葛亮就是一很好的例子,还有他在长沙诚恳接收降将黄忠,从刀下救下魏延......这一个个充满仁义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喜,不能不说是蜀国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盛的原因。
如果,曹操拥有刘备的胸怀,那么三国的结局会不会改写呢?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每阅读一遍都会所思所想。从曹操.刘备的身上,我们又能想到些什么呢?
在生活中,不要为了得到一点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目光短浅;在学习中,不要为了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裹足不前;在与人相处方面,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在班级内部,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心怀不满,从此孤立自己。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我国的俗语也说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让给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心灵比海洋更广阔,比天空更高远的“船长”吧!
《三国演义》中的道理简直是说不尽,道不完,在学习中,在生活中,都会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本书,就略有些孤陋寡闻了!它是会让你受益一生,影响你一生的书.唉!我幼稚的笔怎么表述它的奇迹,我要有时间再去品味一下!
他的美,他的笑,他的狂,或在冷月下咬紧牙关孤注一掷,或在新阳旁手中长枪挑出雪亮的剑花,一千八百年后还是令人眼热。
他在我只能做梦的年纪便做了我只能在梦里做的事,他那么年轻,那么爱笑,那么桀骜,那么勇锐。他在世家大族盘根错节的江东硬咬下一块块地盘,全然不管明仇暗恨,他胆子真是比天还大,若是建安五年春没有那场轻佻的狩猎,北上辟疆,袭击许昌说不定就成了。
要问我为什么喜欢伯符呢,讨逆的血管里奔腾着烧红的炽热,青春,勇敢…他从天而降,又匆匆而去,闪电一样,朝阳一般,短暂又热烈,他永远永远不会老去啊。
喜欢他的人,是喜欢年轻的人。
或者喜欢他的人,都是崇拜勇敢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