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短期地层旋回的沉积相平面分布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分析的依据主要包括:①根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资料,物源来自北部阴山山脉,且下石盒子组为一套冲积平原沉积;②利用砂体的GR曲线测井曲线图版(图5-5)在单井上进行沉积微相类型识别;③在短期旋回地层格架中砂体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利用岩心观察对主河道位置进行标定;④利用约束井反演地震剖面进行井间砂体与沉积相预测(图5-19);⑤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相分异作用及体积分配原理横向建立连井沉积微相剖面;⑥根据粗砂岩+砾岩的高值与主河道水流能量高的特点对相关微相进行推测。在此基础上,选择砂岩较发育、含气性较好的短期旋回,进行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研究,基本查明了下石盒子组各主要储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图5-19 利用地震反演进行井间砂体与沉积相预测
1)SSC13(H1-1)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为辫状河道发育的全盛时期,由于研究区北部物源区剥蚀较强,河道快速下切,基准面的变化多呈快速突变型。该区主要发育3条沿NE-SW方向分布的辫状河道(图5-20(A))。在该区北部呈片流状,至鄂11井、鄂8井区以南,受河道间高地控制形成两条主河道,中部主河道位于大28井—大8井—大36井—鄂108井—大24井—大11井—大开1井—大1井—大2井—大4井一带,西部主河道位于大33井—大27井—大37井—大16井一带,砂岩厚度为7.5~15m,最大厚度分布在北部河道心滩位置,滞留沉积发育,因此,在主河道区的砂岩厚度多大于10m。中西部主河道宽一般大于15.5km,最大宽度大于37.5km。同时,在东南部沿大26井—大17井区域分布,主河道砂体厚度大于7.5m,河道宽为4.5km左右。
2)SSC14(H1-2)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仍为辫状河沉积,发育两个主河道,相当于SSC13时期的中西部两主河道区位置东移,砂岩厚度比SSC13小,多为5~7.5m,最大厚度为12.5m。西部主河道区大致位于大45井—鄂5井—鄂8井—大11井—大开1井—大1井—大3井一带,河道宽度为5.0~20km;中部主河道位于大47井—大35井—大6井—大29井—神2井一带,砂岩厚度为5~12.5m,河道宽度为6.5~20.0km(图5-20(B))。
3)SSC15(H1-3)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仍为辫状河沉积,沉积面貌近似于SSC13时期,发育3个主河道,砂岩厚度为5~12.5m,最大厚度为15m。西部主河道区大致位于大33井—大27井—大开19井一带,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西南流出工区,另一支与中部主河道合并;中部主河道位于大45井—大34井—鄂8井—鄂10—大24井—大39井—大2井—大3井一带;砂岩厚度为7.5~20m,两主河道在中部大36井以南变为两个分支,至大8井以南又重新合二为一,河道宽5.0~23.0km。东南部主河道沿大20井—大26井—大17井—神1井一带分布,主河道砂体最大厚度为15m,河道宽为2000~4500m(图5-20(C))。
图5-20 MSC3(H1)主要短期旋回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4)SSC16(H1-4)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仍为辫状河沉积,发育3个主河道。西部主河道区位于大32井—大19井—大开29井—大48井一带,砂岩厚度一般为5~10m,最大厚度为12.5m,主河道宽6.0~20.0km;中部主河道区大致位于大46井—大43井—鄂7井—鄂10井—大24井—大开21井一鄂1井一带,河道宽4.0~27.0km,在大21井以南分成两支。东南部主河道位于大26井—大17井一带,砂岩厚度一般为5~7.5m,最大厚度为10m,河道宽3.0~4.0km(图5-20(D))。
5)SSC19(H2-1)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主要发育3条辫状河道,西部主河道区位于大30井—大16井—大8井—大开5井—大开20井—大开13井—大开25井—陕197井一带,砂岩厚度为7.5~12.5m,河道宽为5.0km左右;中部主河道区位于大43井—大42井—大9井—大25井—大开3—大开21井—陕204井一带,砂岩厚度为7.5~15m,心滩较发育,河道宽为13.4~21.3km;东南部主河道区位于大20井—大29井—大17井一带,砂岩厚度为5~10m,河道宽为4.5km左右(图5-21(A))。
6)SSC20(H2-2)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主要发育4条主河道,中西部3条主河道在大16井—大开7井—大39井—大23井—大开22一带附近合并之后又重新分成4个主河道,砂岩厚度为5~15m,一般为5~10m,大于10m的厚度区为大开11井区和大23井区,河道宽度为4.0~7.0km。东南部河道位于大26井—大17井,厚度为5~7.5m,河道宽度为4.5km左右,且其位置与SSC19比有向东迁移的趋势。总体上,河道明显具有由辫状河道向曲流河道转化的趋势,河道宽度和砂岩厚度均比SSC19减小(图5-21(B))。
7)SSC22(H2-4)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为辫状河沉积,心滩发育,砂岩粗,宽厚比大。主要发育两条主河道,西部主河道位于大45井—大34井—大40井—大12井—大13井—大15井—大开14井—大1井—大开26井一带,河道宽度为4.3~7.0km,砂岩厚度一般为5~7.5m,最大厚度12.5m;东部主河道位于大47井—大1井—大21井—大18井—大5井—陕204井一带,河道宽度为5.2~16.4km,砂岩厚度一般为5~7.5m,最大厚度10米(图5-21(C))。
8)SSC23(H2-5)沉积相平分布特征面:泛滥平原广泛发育,发育两条主河道,曲流化河道特征,河道窄小,一般为4000m左右,主要为单期河道砂体,厚度较小,多小于5m,河道宽度一般小于3.0km,中南部河道交汇处大于10.0km河道总体向东迁移。西部主河道位于大36井—大41井—大开14井—大39井一带,中部主河道位于大6井—鄂9井—大23井—鄂1井一带,东部可能为一河道分支,位于大开26井区域(图5-21(D))。
9)SSC24(H3-1)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为辫状河沉积特征,心滩沉积发育,砂体横向连片较好,发育两条主河道,沉积面貌与SSC22(H2-4)近似。西部主河道位于大45井—大34井—鄂11井—大14井—大开17井—大1井—大开8井一带,河道宽度为3.1~5.9km,砂岩厚度一般为5~7.5m,最大厚度12.5m;东部主河道位于大6井—大9井—大20井—大开2井—大5井—陕204井一带,河道宽度为6.3~10.6km,砂岩厚度一般为5~7.5m,最大厚度10米(图5-22(A));两河道在大1井以南合并成一体,宽度达23.3km。
10)SSC25(H3-2)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呈明显的曲流河特征,主要为单期河道砂体,厚度较小,多为 5m 左右,剖面上呈现“泥包砂”特征,河道宽度一般小于4.0km。与S SC24沉积时期相比,主河道向西略有迁移(图5-22(B))。
图5-21 MSC4(H2)主要短期旋回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11)SSC26(H3-3)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为曲流化辫状河特征,与SSC24沉积时期相比,河道宽度有所增加,砂体厚度变大,一般大于5m,最大厚度12.5m。西部河道在大27井以南开始合并,并在大14井以南与中部主河道合并,主要为单期河道砂体,厚度较小,多为 5m 左右,河道宽度一般小于 4.0km,主河道向东略有迁移(图 5-22(C))。
12)SSC27(H3-4)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中部主河道在大9井以南分成两个分支,东部分支沿鄂9井—大21井—大18井一带分布,河道宽3.0~7.0km,砂岩厚度一般为5m左右,最大厚度为7.5m;西部分支沿2井—大5井—陕204井一带分布并与来自西部的河道汇合,砂岩厚度一般为5~10m,最大厚度为17.5m(图5-22(D))。
图5-22 MSC5(H3)各短期旋回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2023-06-13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