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街头》这个电影带给我们什么呢?
《喋血街头》故事创作的主线和主要角色的设计应该是借鉴了大导演张彻根据清朝四大奇案之一改编的电影《刺马》,值得一提的是吴宇森本人跟随张彻多年,他的名字也常常出现在张彻导演的邵氏武侠电影的助导一栏上,他本人的电影创作理念受张彻导演影响很大,倘若如此说来,把这部电影看作是对张彻导演的致敬之作也豪不夸张
故事主线脉络清晰可寻,还是张彻式的背叛和复仇的故事,吴宇森讲述兄弟情深无忧无虑,到遭遇突变产生分化,再到利欲熏心残害手足,最终复仇完成悲剧,都是张彻的影子,而在雷同的大框架下,吴宇森加入了新的内容,表现手法也更丰富多变。首先故事从清朝移到六七十年代香港动乱和越南内战的背景下,使得原本只是对个人情仇的描写上升到将剧中人物和动荡的大时代紧密相连,对香港越南地狱式的展现,那种天下之大无以为家的绝望和伤感,很自然教人联想港人对于九七回归那种无所适从无法预想的恐惧不安。比如梁朝伟接女友下班,街头杂乱的巨幅标语,警察与示威学工的混战都暗示了意图置身事外的主角们最终将无奈受其左右的悲剧结局。在原本应该温情融融的求婚戏中,梁跟女友说起“世界有很多很可爱的地方”,看似开阔舒展的长镜头注目的,还有俩人身后尖锐耸立的工厂建筑,个人命运置身时代背景之下,应该是吴宇森电影中希图超越简单的个人爱恨情仇或者英雄惺惺相惜的一种野心。
《喋血街头》是吴宇森式英雄片中最震撼我的一部,也是我个人最钟情的吴宇森电影,这倒不是因为吴本人不止一次提及此片是他倾力最多最满意的作品而趁机拍他马屁,纯粹是个人观影经历使然,在一帮狐朋狗友勾着脖子哈着酒气,幻想着自己为落难的兄弟两肋插刀的年纪里,谁不会迷上这样一部颇具史诗气派,看上去骨子里满是兄弟情深精神内核的背叛和复仇的故事呢?
不过这部1990年的电影对吴宇森而言却使他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之前在电影工作室期间,在徐克帮助下吴宇森一气拍摄两部《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票房狂收,声名大振,三部影片亦成为无数港片影迷心中的至爱,然而也就是在吴宇森才才攀上导演生涯巅峰时刻,他与徐克的创作理念发生严重分歧,徐克监制作品往往有着其个人极强的创作理念,像倩女幽魂,英雄本色,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合作的好如程小东自然是通力配合、优势互补,而发生分歧之时往往又是据理力争、互不相让,甚至导致分道扬镳的结局,如吴宇森和胡金铨。吴宇森出走电影工作室后,身兼导演、编剧、剪接多职倾力打造的创业作《喋血街头》无疑是自感不再受制于人之后一欲大展拳脚极具雄心的作品,这部影片投资也达到两千万余之巨,不料喜新厌旧的香港电影观众已经厌倦爱恨情仇鲜血狂飙的英雄片,转而倾心刘镇伟导演周星驰主演的《赌侠》《赌圣》这类的喜剧片, 于是《喋血街头》遭遇票房滑铁庐,勉强才过800万,即便在金像奖方面也是败给全面开花的《阿飞正传》最终居然一无所获,心灰意冷的吴宇森在执导贺岁喜剧《纵横四海》和92年的《辣手神探》之后,受邀远赴好莱坞去开创新一片天地
梁朝伟新婚夜为兄弟惹祸,三人合议出走越南这种看似突兀到几近荒诞的安排,在前面出色的性格交待,背景展现的铺垫之下也显得较为合理,而对于张学友角色的精彩刻画(值得注意被母亲敲头,被混混打破头这种细节处的设计)更使得后面的变故显得水到渠成。新婚夜张学友为筹备婚礼的钱借高利贷,在等人的时候,平行剪接婚礼热闹的画面和张学友既为老友高兴心中又不免些许失落的表情,穷兄弟之间那种彼此信赖相互帮衬着实教人感动。在温情脉脉气氛中暗潮汹涌的不安定因子使得故事开篇就出色的完成了为未来提供闪回的可能和人物性格命运的暗示。这段儿吴宇森竭尽己力着重表现,对于生活在贫民窟中的小人物的刻画很见功力,可能也是吴宇森儿时生活的一种回忆,吴宇森五岁随父母移民香港,一家人生活拮据,就居住在与妓女赌徒为邻的贫民区。吴宇森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谈起童年,说自己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个自卫的东西,因为他知道一出门就会被人打。在这种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吴宇森对于贫民窟里生活的李、梁、张三个人的性格刻画应该说绝对在张彻影片中简陋的草莽英雄之上。
影片的越南部分拍的荡气回肠,如果说对于李子雄转变的交代还略显老套生硬,那么梁朝伟火候拿捏恰当极富表现力的表演就把吴宇森希望表现的人在极端情境下的心理状态表现地淋漓尽致,虽然梁朝伟本人不很喜欢在本片中的表演,认为演的“太过用力”,我个人却极欣赏他在本片中的演出。梁本人无疑更钟情深沉内敛的表演方式,这种类型的角色也几乎成为王家卫电影的一种标签,而到《无间道》梁朝伟更是将此种表演发挥到相当的境界,在梁朝伟从早期夸张的港式演法到后来除喜剧片外的沉闷忧郁的形象转变过程中,《喋血街头》中的表演无疑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其中也是难得看到梁朝伟将火爆激烈表演和复杂细致内心戏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