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质特征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矿体空间分布、规模、形态及产状
伊尔曼得金矿床地表出露规模较大,矿化体呈东西向展布。矿体形态呈透镜状、似层状、层状,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图版Ⅶ-1)。毋瑞身等(1995)依靠试金样分析成果来圈定矿体边界,共圈出9个矿体(图5-6)矿体长32~243m不等,平均宽度75m,厚度2~42m。据毋瑞身等(1995)通过试金样分析,在地表、中浅部以及到钻孔深度122.45m的品位分析,品位从0.05×10-6~8.86×10-6,但总体上主要集中于1×10-6~5×10-6。矿体与围岩在岩性、矿物组成等方面都呈渐变关系,无明显的界线,具有顺层交代的特点。
(二)矿石类型
毋瑞身等(1995)根据矿化蚀变作用,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矿石可分为含金硅化岩型和含金毒砂黄铁矿化凝灰质碎屑岩型两类。
1.含金硅化岩型
该矿石类型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酸性凝灰岩和凝灰质沉积岩经程度不同的硅化作用形成的含金矿石类型。该类金矿产于矿体的上部,硅化作用强烈,原岩外貌肉眼已无法辨认。肉眼基本见不到毒砂、黄铁矿以及其他硫化物。矿石经历了氧化淋滤作用,褐铁矿化明显,偶见有明金。含矿岩石主要有硅质岩、强硅化沉火山角砾岩、强硅化火山角砾岩、强硅化凝灰质含砾砂岩、硅化凝灰质角砾岩、硅化凝灰质岩屑砂岩、硅化含粉砂泥岩、硅化砂质细砾岩等。典型含矿岩石描述如下。
图5-6 伊尔曼得金矿床地质简图
硅质岩:呈他形粒状镶嵌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细粒石英组成,含量99%,石英呈他形粒状,半自形似柱状镶嵌。另有少量高岭石和微量的绢云母、黄铁矿等矿物(图版Ⅶ-2~5)。
强硅化凝灰质含砾粉砂岩:呈变余凝灰质粉砂结构,碎裂块状构造。原岩中的砂、砾形态可见。砾石大小不均匀,浑圆、砂屑次圆状,砂、砾成分以岩屑为主,石英屑次之,长石屑少,岩屑有粉砂岩、细砂岩及一些可具交织结构的安山岩,碎屑已全被微晶石英及硅质取代。含有微量的绢云母、褐铁矿和黄铁矿等。
硅化沉火山角砾岩:岩石具沉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硅化岩原岩结构还基本保留,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含少量正常沉积物。火山碎屑物主要由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岩屑和石英、锆石晶屑及火山灰组成,碎屑物几乎已全部为次生石英取代,碎屑大于2mm的较多。正常沉积物主要由硅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等和少量石英砂、粉砂及泥质等组成,与火山碎屑物质混合分布,粒度多在2mm以下,一般呈次圆状和次棱角状。另外,局部有晚期的石英、绿泥石细脉穿插。岩石中金属矿物仅见到微量的褐铁矿。
2.含金毒砂黄铁矿化凝灰质碎屑岩型
位于矿体底部,含金硅化岩型矿石之下。在地表出露较少,该类型矿石为凝灰质沉积岩经程度不同的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以及碳酸盐化、高岭石化等蚀变作用而形成。该类型矿石硅化作用不很强烈。毒砂化、黄铁矿化蚀变特征明显区别于硅化岩型矿石。含矿岩石有硅化毒砂黄铁矿化凝灰质细砾岩、毒砂黄铁矿化凝灰质中粒砂岩、硅化毒砂黄铁矿化凝灰质细砂岩、黄铁矿化凝灰质粉砂岩等。
硅化毒砂黄铁矿化凝灰质细砾岩:岩石呈变余砂砾结构,块状构造。原岩为细砾岩。黄铁矿呈立方体自形,粒度为0.02~0.2mm,或微粒五角十二面体集合体;毒砂为微粒板状或粒状,粒度为0.01mm左右。矿石组成以石英及硅质为主,还有少量的高岭石、黄铁矿、毒砂等。
硅化毒砂黄铁矿化凝灰质细砂岩:变余凝灰细砂状结构,块状构造。原岩为砂屑。砂屑颗粒接触式胶结,砂屑以次棱角状、次圆状为主。砂屑以岩屑为主,石英较少,沿岩石裂隙充填有微细石英脉。岩屑及杂基已重结晶为霏细状长英质,少量绢云母。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毒砂,含量约2%。
(三)矿石矿物组合
根据各类矿石的岩矿鉴定和人工重砂鉴定成果,毋瑞身等(1995)统计伊尔曼得矿床有20多种矿物。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次要金属矿物为自然金、毒砂、白钛矿、磁铁矿、黄铁钾钒、孔雀石等;主要非金属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高岭石、重晶石、绢云母、金红石、锆石、磷灰石、绿帘石、角闪石、辉石、萤石、电气石、榍石和黑云母等。黄铁矿是矿石中主要的载金矿物。
(四)矿石的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有沉火山角砾结构、变余火山角砾结构、变余凝灰质角砾状结构、变余凝灰结构、变余凝灰质砂砾结构、变余凝灰质砂状结构、变余凝灰质砾状结构、变余凝灰质粉砂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等。
矿石构造有块状构造、微细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对称梳状构造、晶洞构造、层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等。
(五)围岩蚀变
主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高岭石化、褐铁矿化,其次为电气石化、萤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等。
(六)金的矿化作用及矿化分带
伊尔曼得金矿的矿化作用主要为蚀变交代作用,成矿热液活动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根据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围岩蚀变作用,本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可分为内生成矿期及表生成矿期。内生成矿期又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即渗透性硅化阶段:本阶段岩石发生强烈的硅化蚀变,出现大量的他形粒状的石英,形成各种硅化岩石,伴生矿物有少量微粒他形粒状的黄铁矿及微量毒砂;脉状硅化(毒砂、黄铁矿化)阶段:早期形成粗粒立方体晶形的黄铁矿,晚期出现五角十二面体晶形的黄铁矿和自形—半自形的毒砂,呈细脉浸染状或稀疏浸染状分布,黄铁矿多聚合为团粒状,毒砂聚合成板粒状、束状,两者呈脉状断续分布,并有黄铁矿和毒砂团粒分布在早期立方体黄铁矿晶体的表面。此阶段伴生石英、方解石等非金属矿物,从钻孔岩心和不同矿石中的黄铁矿和毒砂分布来看,越靠近硅化岩层,黄铁矿和毒砂含量越高,往下则含量降低。石英、碳酸盐化阶段:出现呈梳状对生的石英脉或石英方解石脉及方解石脉,石英粒度较第一阶段粗,此阶段后期也出现少量的硫化物,在围岩中有白云石出现,伴生矿物有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萤石和电气石等。渗透性硅化阶段和脉状硅化阶段形成微粒、显微粒状自然金,是金的主要矿化阶段。
表生成矿期以氧化淋滤作用为特点,形成的矿物有褐铁矿、黄铁钾矾、高岭石、白钛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