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本意是“台阶之下” ,是如何成为帝王尊称的?

是如何成为帝王尊称的?... 是如何成为帝王尊称的? 展开
 我来答
唐伯壶0414
2019-10-04 · TA获得超过879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193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517万
展开全部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陛”的解释简单明了:陛,宫殿的台阶。如,石陛。在《辞海》中,“陛”字条目下的解释又多了“帝王”二字,即“帝王宫殿的台阶。同时,举出《战国策·燕策三》:“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蔡邕《独断》卷上:“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显然,“陛下”乃是“台阶之下”的意思。

 “陛下”何时成了对帝王的称呼?在很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大臣见了皇上,常常是“陛下”、“陛下”的不绝于耳。“台阶之下”,怎么成了对帝王的尊称呢?    

在中国古代,陛字最早确实是指宫殿外由台榭下段通向台顶的台阶。“陛”有时是土筑,有时是木构,有时还有更花哨的样式,如“飞陛”。又因为古代只有王或者诸侯有资格建造台榭作为自己的居所,久而久之,“陛”就特指君主宫殿的台阶。那么,“陛下”一词为什么由建筑构件变成了帝王的尊称呢?    

因为在古代,这条通往君主的台阶是有侍卫把守的,只有经过把守在陛下侍卫的允许才可登阶升殿,见到君王。“皇帝陛下”即是通过陛下的卫士向皇帝转达的意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自秦代以后,“陛下”一词就专用来称呼皇帝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此中的“陛下”即指的是“秦始皇”。    

汉代蔡邕在《独断》中,曾对为何将君王称为陛下作过详细说明:“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也就是说,称呼陛下的原因是缘于群臣向天子禀报事情的时候,不敢直呼天子本人让他知道有人在向他禀告,所以只是说“在台阶下的人进行禀告”,用这种说法既让天子知道有臣子向他禀告事情,又体现了臣子对天子的尊敬之意。    

如对天子上书,书中也是用这种称呼法。由此可见,用“陛下”称呼“天子”乃是由“不敢指斥天子”而来。虽称天子为“陛下”,但不是指“天子在陛下”,而是指“向天子禀告事情的人在陛下”。《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秦始皇本纪》中的这段记载表明,到了西汉,以“陛下”代指皇帝已经被普遍接受了。与“陛下”一词相似的还有“阁下”、“殿下”等,也是循此例而来的。

alexpascal
高粉答主

2019-10-04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1.2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1.8亿
展开全部
1、陛下

对帝王的尊称。《说文》:升高阶也。从阜,坒声。”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

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2、殿下

对帝后、帝妃及太子、皇子、公主的敬称。也指现代社会用于对君主制国家王储、王子、公主等的敬称。

3、阁下

对人的尊称、敬辞、称对方,多用于书信中。也指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

4、足下

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扩展资料:

殿下“殿”即“宫殿”,“殿下”本指宫殿之下,又代指站在殿下的帝王侍从人员。“殿下”的本意是以君王宫殿下的侍从指代君王。

阁下现也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或称呼。

敬称即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常见敬称:

1、对帝王的敬称:万岁、圣上、圣驾、天子。

2、对将军的敬称:麾下。

3、对使节的敬称:节下。

4、君对臣的敬称:卿或爱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陛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殿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阁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足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敬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职场方舟
2019-10-04 · TA获得超过4.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032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80万
展开全部
“陛”字条目下的解释又多了“帝王”二字,即 “帝王宫殿的台阶。同时,举出《战国策·燕策三》:“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蔡邕《独断》卷上:“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显然,“陛下”乃是“台阶之下”的意思。
中国古代,陛字最早确实是指宫殿外由台榭下段通向台顶的台阶。“陛”有时是土筑,有时是木构,有时还有更花哨的样式,如“飞陛”。又因为古代只有王或者诸侯有资格建造台榭作为自己的居所,久而久之,“陛”就特指君主宫殿的台阶。
在古代,这条通往君主的台阶是有侍卫把守的,只有经过把守在陛下侍卫的允许才可登阶升殿,见到君王。“皇帝陛下”即是通过陛下的卫士向皇帝转达的意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自秦代以后,“陛下”一词就专用来称呼皇帝了。
“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也就是说,称呼陛下的原因是缘于群臣向天子禀报事情的时候,不敢直呼天子本人让他知道有人在向他禀告,所以只是说“在台阶下的人进行禀告”,用这种说法既让天子知道有臣子向他禀告事情,又体现了臣子对天子的尊敬之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是老夫子999
高粉答主

2019-10-05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737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438万
展开全部
“陛下”的“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说文》:升高阶也。从阜,坒声。”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荆轲刺秦王》:“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翰林学库
2019-10-05 · TA获得超过3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2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4577万
展开全部
(1)、“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或“殿”,丞相府中只能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诸侯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敬称。
(2)、“阁下”一词盛行于唐代,当时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因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龙图阁、天禄阁、东阁、文渊阁等等,故以“阁下”相称。“阁下”后被广泛用作对有一定地位者的尊称,今多用于书信中,以及称呼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
2、出处
陛,升高阶也。——《说文》。按,天子之陛九级。
举杰压陛,诛讥罢只。——《楚辞·大招》
陛者,皆闻焉。——《汉书·五行志》。注:“谓执兵列于陛侧者。”
大王陛下。——《汉书·高帝纪》。按,臣与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告之。
陛高二尺五,广长各三尺,远广各六尺。——《墨子·备城门》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战国策·燕策》
参考资料陛下(对帝王的尊称)_百度百科
查看全部7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