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那场灾害到底有多恐怖?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承受着很多磨难的考验,不管如何,如果一旦发生就意味着有人死亡。据说明朝末期,天下动荡之际,还发生了大型鼠疫,该灾情一点都不比战争破坏力低,使得大量明朝百姓因鼠疫死亡,那么当年的明朝鼠疫究竟有多恐怖呢?
老鼠虽然胆子很小,但长久以来都在人类周围生活,其身体携带的病毒会引发鼠疫从而害死很多人。当年明朝在快要改朝换代的时候,华北地区祸不单行,接连发生了重大鼠疫,而这一场残酷的天灾也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速度。
当时华北地区天气十分奇怪,先是出现天气炎热,鲜少下雨,接着旱灾频生,草木枯萎,农民田里颗粒无收,而旱灾发生过三次,使得许多动植物死亡,老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随着无人处理的尸体被老鼠“祸害”导致发生病毒变异形成瘟疫,这种由鼠疫引发的瘟疫很快就通过人传人的方式扩展。
由于明朝发展到中晚阶段,随着人口的增加原本的田地已经不够分配,于是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选择迁居到北方的大草原中开拓新田地。那么北方人跟南方人的交流就开始频繁,老鼠就变成外来物种入侵了这些地方,后来鼠患越来越严重,直到引发鼠疫。
公元1580年,即是万历八年,此时山西大同发生鼠疫,导致90%人口染病,基本每十户人家就有九户得病,而且病情迅速传播,无有效办法阻拦,凡是一人被传染回到家均传给家里人。根据潞安府的记载:“是岁大疫,肿项善染,病人不敢问,死人不敢吊”。
之后,明朝的山西太原多个城县均被感染,随着灾情不断蔓延,直到崇祯七年,山西一带包括吕梁兴县等,所有老百姓为了躲开鼠疫,而四处逃荒,使得当地人走城空,处处都是一片荒凉。而鼠疫杆菌跟着逃荒的人群四处传播,有的还跨国黄河传到了陕西一带使得疫情更加的严峻。到了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陕西官员上奏当地发生大鼠疫,疫情很快染遍多个城镇,使得各城各县民不聊生,且十分恐慌。有观察者发生,鼠疫有向东扩散的意向,且对邢台威胁甚大。
到了崇祯十三年,瘟疫果向东面传播,一度感染了邢台顺德府、大名府等。事发一年余,大名府临来春季,但是春天却不下雨,蝗虫早把麦苗稻苗吃光,随着鼠疫肆虐,十人有六人病死,且被当地人定为大凶之年。明朝知名大臣左懋第在上奏时悲伤写着:“臣从静海至临清,目睹百姓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粮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可见当时的鼠疫带来的伤亡有多悲惨。也就是这一年,鼠疫正式传到京城,连崇祯皇帝也无可奈何,被吓得不轻。有史记载:“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京城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季屡有呕血者,或全家数人齐死”。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鼠疫病毒开始发生变异,导致染病者死亡率急速上升,最终衍变成100%的肺鼠疫。事后,明朝晚期的历史学者夏燮在编写的《明通鉴》记录道:“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据说这次鼠疫导致每天死亡的人口高达万余人,等于是每天就死10000人,一直到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杀到京城后,才发现此时的明朝京都早已跟死人城无疑,处处都是万人空巷,人丁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