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魏东亭和李光地都是康熙的左膀右臂,为何一个封王,一个被贬?
《康熙王朝》中,每一个角色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历史使命。完成使命就可以落幕,不同的是有人深陷牢狱之灾,比如明珠、索额图;有人安全着陆,比如姚启圣、魏东亭;有人发配边疆,比如周培公、李光地。官场就像市场,一样需要新陈低谢,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康熙在晚年的时候,召回了魏东亭,并赐予高官厚爵,同时将李光地贬为台澎知县。 两个人 都是康熙的左膀右臂,为何下场会天差地别?
先来看魏东亭,他的原型是曹寅。历史上,曹寅是康熙的侍卫,深得康熙信任,出任过苏州织造,辽宁织造和两淮巡盐道等肥缺,康熙六次南下五次住他家。
《康熙王朝》中的魏东亭是康熙小学同学,参与铲除鳌拜,受康熙器重,被任命为江南四省海关总督,管理着大清的钱袋子。康熙去南京,魏东亭犯了点错,被贬到刚刚收复的台澎(康熙也需要一个得力的干将去抚恤军民 ,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大清的延平王),成了杀鸡儆猴的案例。
时光荏苒,一去台湾就是几十年。现在魏东亭老了,身子骨也大不如从前,想回家抱孙子了,上表康熙请求告老。他一生都对康熙忠忠耿耿,政绩卓著。康熙批准了这位老同学的请求,并封他为毅亲王、文渊阁大学士。
魏东亭能够顺利落地,除了没有重大过失,主要因为他与康熙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一般君臣,而升华为战友同学之谊。让上下级关机升级为战友关系,也是混职场的妙招。
再来看李光地,收复台湾后,他被康熙调入京城,带上红顶子,成了一品大员。刚刚到朝廷当官,李光地不谙官场之道,成了党争的活靶子,被打入大牢。
经历过生死轮回的李光地大彻大悟,再出山时已经脱胎换骨。士兵对他前后不一的态度,让他看透了世态炎凉,体会了人间冷暖。要当好一个忠臣,必须比奸臣还奸诈。
在京城的大染缸里,李光地变得成熟了、世故了,他暗地里搜集明珠、索额图的犯罪证据,然后分而治之。在明珠六十大寿上,李光地当场扳倒明珠,接着又起诉索额图;抄大阿哥的家。 李光地手段之毒辣,康熙都震惊。朝廷党争结束后,再也没人是李光地的对手,他也可以歇歇了。
魏东亭回来后,新的台彭知县办事不力,撑不住场子。康熙想到手腕毒辣的李光地,用他的雷霆手段接替魏东亭(未经开发,又刚刚收复不久,到处都是山贼与流寇)。
康熙在召见李光地的时候,一边理发,一边与他对话。理发那个场景大有寓意。众所周知,清朝男子的发型是前面光光,后面留辫子。理发是对原有头发进行清理,留下该留下的,魏东亭可以回来了;清除该清理的,李光地可以走了;让新的可以重新生长,张廷玉可以出头了。
当李光地看到魏东亭的奏折,再看看康熙剪头发的场景,他也就明白轮到自己被修理了。京城已经不再是他的舞台,李光地如同康熙头顶多余的头发。他拒绝了康熙赏赐的三尺黄土, 宁愿一辈子当台彭知县。他离开大厅那一刻,康熙的头发也剪好了,李光地的时代也随着康熙掉落的头发一起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