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什么要选择联蒙灭金?
北宋自从立国之后就念念不忘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可惜宋朝兵力旺盛的时候也正是辽国的国运上升期,故宋太宗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宋徽宗宣和二年,宋徽宗感觉机会终于来了——辽国国力衰败,而且女真人建立的金正在加剧辽的灭亡,于是派宋使赵良嗣与完颜阿骨打签订“海上之盟”,相约共同灭辽。
后来辽国确实被灭了,但仅仅两年后,女真人就全面南侵,消灭了北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4年),南宋再次与蒙古达成协议,相约共同灭金,46年后,南宋灭亡。有了前一次的教训,南宋政府为什么还要不顾唇亡齿寒,消灭自己的潜在盟友呢?真的是因为百年仇恨吗?
防御大敌
蒙古的崛起
宋朝政府并非不知北方形势的变化,早在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左丞相余端礼就曾经上奏章,说“万一鞑靼得志”,就像是当年金国崛起一样,肯定也会成为大宋的巨大威胁。随后也有出使金国的南宋使臣上奏,蒙古正在迅速崛起而金国现在已经腐朽不堪。如果蒙古灭金,则“一弱虏灭,一强敌生”,对大宋的威胁不减。所以早在宋宁宗时期,宋朝的北边防御就已经开始加强。
联金抗蒙?
宁宗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大宋朝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辩——蒙古正在向金进行全面进攻,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1.乔行简认为尽管宋金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现在金就是宋的军事缓冲带,金一旦灭亡则唇亡齿寒,而且蒙古灭金之后得到金的军队和物资,对宋会造成更大的威胁。此时如果大宋联金抗蒙的话就能够保住这个缓冲带,而且大宋也有时间进行备战,因为宋蒙之战必不可免。
2.真德秀认为靖康耻,犹未雪,此时金国力大衰,正是我们报仇的时候,而且灭金之后宋也有可能收回北方失地(这个观点可当年海上之盟如出一辙)。但是真德秀反对联蒙灭金,因为“今之鞑靼,即向之女真”。
这场辩论并没有达成最终的决定,于是宋朝政府从此时开始不再给金岁币,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北失南补
此时的金国知道自己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他们做出了一个愚蠢至极的决定——北失南补!金宣宗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金宣宗被迫南迁汴京,放弃了北方领土。此时的他们认为,蒙古惹不起,南宋还是好惹的,北方少了一寸土地,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南宋找补会一尺来!他们边做着美梦边挨打——在一次战争中,金国15万主力部队被蒙古击溃。
联蒙灭金
现在情况十分危险!金国必亡已经是尽人皆知了,将军孟珙对当前局势做了三点说明:
1.金必亡,此时联金抗蒙就是给自己惹祸,不如先稳住蒙古,给自己争取备战时间。
2.联蒙灭金后大宋可以得到部分北方土地,加强防御纵深。
3.出动大宋最精锐的部队,在蒙古面前秀肌肉。
孟珙的建议被采纳,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十月南宋部队北上,次年正月金国灭亡。
其实,这也是宋国除了重文抑武,之外的另一个被喷点,就是外交策略太过单一,缺少伐谋伐交的张力和手段,在这一个文治和经济极度发达的国土上,对外军事居然这么弱也是我国历朝历代的一朵奇葩,而这么弱,除了因为燕云十六州丢失外,和他们的外交国策上也有很大关系。
宋朝的外交策略只有一个,就是驱狼赶虎还要狼给他留口肉吃,这个在当年的海上之盟时就有体现了,在宋辽大战完签订了澶渊之盟后,宋国就一直觉得给辽国送岁币屈辱,让辽国占领了燕云十六州更屈辱,于是和辽国边境崛起的金国在海上签订了盟约,要求很简单只要能把燕云十六州给他就好,结果宋金夹击下辽国失去了大部分的国土,但是金国也趁宋国不防备,围攻了东京城,还俘虏了徽钦二宗,史称靖康之耻。
而到了蒙古国的时候也一样,和蒙古国签约,只要能把燕云十六州和中原给我,我就帮你打,到时候我治我的中原,你在边境放你的羊,互不侵扰还可以互相结盟,结果又是蒙古背盟,南宋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太相信敌人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