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以及变应性和免疫性反应所引起。咽鼓管是中耳通过鼻咽部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具有调节鼓室内气压、保持与外界气压平衡、清洁防御和防声功能。这些生理功能是依赖清醒时咽鼓管每分钟开放1 次、睡眠时每5 分钟开放1 次来完成的。如1 小时无吞咽动作或咽鼓管关闭1小时,中耳内将出现15 ~ 20mmHg 负压。由于咽鼓管本身或周围器官的病变,使其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中耳腔内气体被吸收后形成负压,中耳腔黏膜中的静脉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或渗出,积聚于中耳,即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中耳腔积液,恢复咽鼓管功能,清除病因病灶,重视变应性和免疫反应性治疗,防止复发。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一种常见病,也是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晚期治疗比较棘手的顽固性病症。国内统计分泌性中耳炎占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2.28% ~ 4.96%;中小学生发病率达4% ~ 1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