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 我来答
清平乐中秋

2020-11-30 · TA获得超过733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54
采纳率:82%
帮助的人:190万
展开全部
一、《诗经》内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关于《诗经》的来源,“献诗说”也好,“采诗说”也罢,都体现出这些诗多来自民间,属民间文字范畴,因此《诗经》的内容极富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奠定了后世文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基调。
《诗经》的内容,它所反映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它的极为深刻、丰富的思想性和人民性,表现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在此我们列举后世文学中一些相应的内容,比较阅读中,可以看出《诗经》内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反映劳动者受剥削和压迫的。
《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
胡瞻尔定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后世文字:
“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晁错《论贵粟疏》
“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巍兮,噫!
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汉·梁鸿《五噫歌》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白居易《观刈麦》
“苛政猛于虎也。”
——柳宗元《捕蛇者说》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王磐《咏喇叭》
又如《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 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可以卒岁”。
——《豳风·七月》
这是一幅奴隶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画面,反映奴隶受贵族的压迫和剥削,虽终岁勤苦,仍不免饥寒交迫。
后世文字: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的尝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吏禄三百石,岁晏有
余粮”
——白居易《观刈麦》
宋代王安石《河北民》中反映了人民丰年无衣无食,荒年不免于流亡的惨状。
当然,现代作家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同样反映劳动人民终年劳作,丰收却成灾。统治阶级,十指不沾泥,嶙嶙居大厦,自古以来,是文学抨击的对象。
(2)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邶风·式微》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凤·君子于役》
“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若,念彼恭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小雅·小明》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监,不能艺稷黍,父母
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唐风·鸨羽》
后世文学中,反映兵役之难的作品很多。如“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美羹一时熟,不知怡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王粲《七哀诗》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曹植《七哀》
建安七子之一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和唐代杜甫的《兵车行》、《三吏》、《三别》都反映了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反映恋爱、婚姻。
这一类在《诗经》中占很大比例,分三种类型: 第一类:歌颂诚挚、热烈、纯朴、健康的爱情。
如:《周南·关雎》写一个男子思慕一位在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并舍法追求,用琴瑟作乐来表达爱她之意,用锺鼓奏乐来使她快乐。
《邶风·静女》写的是一对情人在城隅幽会的情趣。 后世文学中:
汉乐府诗《上邪》,主人公自誓: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苏轼的《江城子》思妇之中,透出妇人生前生活的温馨。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望眼欲穿的等待,心花怒放的邂逅相见,增强了情韵。
第二类:反抗婚姻的不自由。
《卫风·氓》,反映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哀诉她被遗弃的不幸遭遇,为后世《琵琶行》、《长恨歌》以及《孔雀东南飞》等名篇之所本。
《邶风·终风》、《邶风·日月》、《邶风·谷风》抒写了女子对狂暴的丈夫的怨恨。《王风·中谷有 》写弃妇悲苦无告。后世文学《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等,同样体现出这些思想。
第三类:妇思游子。
《周南·巷耳》写一个采卷耳的妇女怀念她远行在外的爱人,想象他在外的各种困顿情况,抒发了离愁。《郑风·风雨》写一个女子在想念她的爱人而爱人就回来了的喜悦之情。后世文学中,选这种题材的很多。如: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通。”《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此物何足赏,但感别经时。”《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唐代王昌龄有言:“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温庭筠《更漏子》“一叶一叶,一声一声,空阶滴到明。”《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更精彩的是元人张可久写道“云松螺髻,香暖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作美,呸,却是你。”这些思夫诗,感情真挚,绘声绘色,耐人寻味。追其本,当属《诗经》。
(4)揭露统治阶段荒淫无耻。
《邶风新台》刺卫宣公筑新台强要儿媳的丑事。《齐风南山》揭露齐襄公兄妹私通丑行。后世文学,以其为本的如:汉乐府《陌上桑》,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人们的荒淫可耻。王安石《明妃曲》咏王昭君之事,讽刺皇帝的昏庸,《封神榜》、《唐明皇》抨击一代帝王误国为红颜的卑劣。
(5)《诗经》中的一类诗篇,反映当时农业生产状况 如:《豳风·七月》、《小雅·甫田·大田》、《周颂·载芟·良耜》以及《鲁颂、 宫》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已相当发展。《小雅·无举》、《鲁颂· 》等,反映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其中乡土气息,地方色彩相当浓厚。
我们认为这也许是农村题材文学作品的渊源,从古至今,特别是现当代,“农村文学”得到空前发展。孙犁的《荷花淀》、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柳青《创业》、了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无不显出清新的泥土气息,地方色彩极其浓郁,再现了人民的斗事和生活的画面。
二、《诗经》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影响
《诗经》里的作品,多方面地描写了现实生活,表现了不同阶段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真实地反映现实事物。更为可贵的是《诗经》对现实事物的反映,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采用了比兴艺术手法。宋代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相当于现代文学上的叙述方法。比兴相当于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
《诗经》用“赋”写的篇章,多是较长篇的。如《卫风·硕人·氓》、《魏风·伐檀》、《豳风·七月》,虽是叙事,并不排斥细腻的描写。如人物对话、人物内心活动和事件过程,都写得形象鲜明,意境深刻,感人极深。
(1)、先就刻画人物形象说。
“手如 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这一章,前五句写静的身体形象,已经非常美了,加上后二句,真是呼之欲出,把诗中人都画活了。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和“秾纤得中,修短合度„„。”“青丝为笼亻系 ,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 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的《长恨歌》、《洛神赋》、《陌上桑》的范本,开启后代刻画人物的先例。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凤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
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思之,躬自悼矣。”《氓》
文章写出结婚、勤劳持家,生活渐裕,被遗弃,为兄弟所讥笑,感到无限哀痛的事件过程和内心活动。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上山采靡芜》、《乐府·孔雀东南飞》及杜甫的《佳人》等,都是由这脱胎出来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
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如我哀”——《小雅·采薇》
这章用写景物、时令来托出内心活动,意境高妙,引人入胜,是由典型环境刻画典型性格的千古范例。前人称赞评它是《诗经》中的压卷,名符其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
之,通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伐檀》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 矣, 其适归?”“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 ,我独何害。”——《小雅·四月》
《蒹葭》意境亮丽如画,《伐檀》山清水秀。《四月》夏日酷暑,秋气肃杀,冬季严寒烘托时代离乱,人民无家可归的痛苦生活。写景为写人,写人的丰富感情。今人琼瑶,文字底蕴源自《诗经》,其小说《在水一方》干脆直接出自《蒹葭》。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当代文学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可谓多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誉为“秋思之祖”,浪迹天涯而归的游子呼之欲出;四大古典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朱自清一篇《荷塘月色》尽极借景抒情之妙。这些寻其“祖宗”来,怕《诗经》莫属。
(2)《诗经》比兴手法,更是大量运用。
“硕鼠硕鼠无食我粟”。以硕鼠比喻剥削者与压迫者,不但形象生动也极贴切。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
止。”——《大雅·召 》
这是用天旱成灾和水中枯槁的浮草,来比国家的动乱。令人想到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之句。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
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小雅·天保》
用高山、日月、松柏比国家的安定稳固,让我们又想到陶铸《松对的风格》来。
“中谷有 , 其干矣。有女仳离,唧其叹矣,遇人之
艰难矣。” ——《中谷有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桃夭》
《中谷有 》是用山谷中的益母草,山洪来时被淹没;水退,又被风吹,太阳晒干。任那风雨摧残,干温不由自主。比喻妇人被遗弃,无家可归、各处流离。《桃夭》则以当春桃树,红花盛开,鲜艳绚烂,喻初嫁少女,光艳照人。
比兴手法,陕水民歌“信天游”最善运用,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脍炙人口,与此不无关系。
(3)《诗经》的语言极其精练,以四言为主,对魏晋六朝、唐宋诗词、现代新体影响很大。《诗经》的押韵格式是多样的,无论古代诗歌还是现代新诗,都受益于此。
总之,(4)《诗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确立了《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启发推动后世进步作家自觉从《诗经》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
百度网友99ca1f0

2020-11-30 · TA获得超过552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524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254万
展开全部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从《诗经》开始,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它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屈原《离骚》、汉乐府诗、建安诗人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如陈子昂、杜甫、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
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 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明显是对《诗经》起兴手法的继承。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 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它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后世箴、铭、诵、赞等 文体的四方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诗经》。总 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斋冰P6
2020-11-30 · TA获得超过739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58%
帮助的人:414万
展开全部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它就是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留下来的,它体现了当时那个时代各地的一个民族风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勤奋的苦海123
高能答主

2020-11-30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8万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1615万
展开全部
诗经里面的作品都非常的具有正能量,而且里面还有一些和爱情有关的诗句,对后世影响很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宗怜雪34

2020-11-30 · TA获得超过308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313
采纳率:67%
帮助的人:88.2万
展开全部
这就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你狠,好,我听你的,可是你如果没我狠,那么就给我滚一边去,这就是真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