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困,廉颇、李牧为何不去解围?
很多人比较的好奇,当年长平之战时,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为什么不去救援赵军,而是在赵军活生生被围困四十天后被白起坑杀。廉颇和李牧之所以不去救援的原因很简单,赵国此时手上没有其他的兵力,而廉颇和李牧两个人也没有权力去救援。
首先就是要知道的是,长平之战是赵国和秦国两者发起最大一次规模的战争,两方差不多将自己所有的兵力投入进去了,尤其是赵国一方。前后一共四十五万赵军前往参加长平之战,可以说此时的赵国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了,甚至是全国内青壮年都很少了,不然的话在看到长平之战赵军陷入了如此危险的境地,赵王不说让廉颇,李牧前去救援,至少也会让其他的赵将去看一看。
然后再说廉颇,要知道在长平之战刚开始赵国一方镇守长平的将领就是廉颇,而廉颇在这场战争中采取的作战方式就是固守,固守了整整一年,于是赵王对廉颇感到不满,于是派遣纸上谈兵的赵括前去代替廉颇。可见此时的赵王对廉颇是不满的,于是回到赵国的廉颇是备受赵王冷落,手上根本没有什么权力,甚至此时的廉颇很可能根本就不清楚长平之战的情况,所以廉颇是没有机会前去救援的。
还有就是李牧,李牧的情况还不如廉颇,虽然此时李牧手上有兵权,但是李牧现在在镇守雁门郡,他对长平之战的了解程度还不如廉颇。虽然说雁门郡在李牧的镇守之下让匈奴人不敢越入赵国半步,但是这不代表匈奴害怕赵人,如果此时李牧擅离职守,带着军队前去救援赵括,知道了情况的匈奴人一定会乘机攻打雁门郡,最后的结果就是赵国边境失守,所以李牧也没有机会前去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