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颜 回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学生,在孔门弟子中德行第一。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小孔子30岁。他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名无繇(由),字季路,亦称颜路,小孔子6岁。颜回应该是在16、7岁时,在孔子退而修五经的时候成为孔子弟子的,从此一直跟随孔子学习生活,终身未做官,二十九岁头发全白,四十一岁死去。
颜回家境清寒,但能安贫乐道,越显得他品德高尚,还有闻一知十的才能。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出生入死忠贞不渝,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最佳人选。《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回的句子。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死时,孔子悲恸欲绝,说“天亡我”。
颜回的故事较多,较著名的有“颜回偷食”。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一次被围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食物了。子贡就找机会突围,用私房钱买得一石米(石是古代计量单位,约相当现在130-150斤)。颜回就去煮饭。谁料子贡在井边远远看去,见到颜回在吃煮熟的饭,于是很不高兴就去问孔子:“对于仁人廉士,贫穷能够改变他们的品德吗?”孔子回答:“品德改变了怎么能够称为仁呢?”子贡再问:“就算是颜回也一样吗?”孔子说:“是的。”子贡就把颜回偷吃饭的事情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个仁义的人已经很久了,虽然听你说了,我还是不怀疑颜回的品德,其中必然有原因。你就不要追究了,我来问他”。于是召见颜回问:“我梦到了先人,不知是否有什么启示?你煮饭好了吧,让我来祭祀先人。”颜回说:“刚才有些灰尘落在饭中,置之不洁,弃之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但却不可用来祭祀了。”孔子说:“好啊,如果是我也会吃掉沾上灰尘的饭的。”颜回出,孔子对身边的弟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个君子,并不是今日啊。”弟子们由此服之。
子 张
子张是孔子门下最著名学生之一。姓颛(chuan)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时陈国人,小孔子48岁。子张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后来形成以其为代表的“子张之儒”。
据《论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张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性格较孤僻,为人宽容大度,勤学好问,关心政治。经常同孔子讨论问题,向孔子"问干禄"、"问行"、"问仁"、"问政"、"问明"、"问十世可知"、"问善人之道"、"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问何如斯可以从政"等等。
子张流传下来的故事是“叶公好龙”。讲的是子张要拜见鲁哀公,但等了七天,哀公还没有见到。于是就让随从去告诉哀公,说:“我听说国君爱好贤明人士,因此我不远千里,一路风尘,不敢休息来拜见。但是没想到等了七天没有结果。哀公所谓的好士,就象叶公(子高)之好龙。有一人叫叶公很喜欢龙,经常画龙、雕龙。天上的龙听到这事,就来看他,把头藏在门后,尾巴到了厅堂。叶公见之,失魂落魄,六神无主,落荒而逃。所以说,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喜欢象龙但不是龙的东西。”
有 子
有子(公元前518~?) 名若,字子若,是现在山东肥城市人。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小孔子43岁。孔门弟子中被尊称为“子”的为数不多,可见有子的地位不一般,传说是有子和曾子编纂了《论语》一书。有子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礼之用,和为贵”、“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等观点。
孔子死后,因有子的气质样貌很象孔子,因此一些弟子(子夏、子张、子游)考虑推选有子登上孔子的师座,可是曾子却坚决反对,最后维持了孔子的师道尊严。
关于有子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是“有”这个姓氏十分少见,可谓天下少“有”。据统计目前全国只有3000多人。中国传说远古时期,有个部落首领善于在树上建房子。房屋建在大树上就象鸟巢一样,既可避开野兽攻击,还可防潮。因此这位首领就被称为“有巢氏”,为有姓的始祖。
传说历代皇帝过年过节祭奉孔子的时候,同时祭奉有子,但是就没听说哪儿有姓“有”的人,于是就下圣旨在全国各地寻找,从明朝的永乐年间一直找到清朝的嘉庆年间才找到,然后就给有氏家族免去一切杂役差税,并发放俸禄。
曾 子
曾参(前505——前435)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曾子的父亲叫曾点,字皙(XI),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曾皙在孔子的学生中属于狂者(敢说敢为、不拘小节的人)。有一次,曾皙和子路、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问起各人的志向,曾皙说:“晚春的时候,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孔子对他表述的和平世界表示赞同,就说“吾与点同欤!”
曾子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六艺,并积极参加劳动,十分孝顺。流传下来有“耘瓜受杖”的故事:曾子跟随父亲在在瓜地里劳动除草,但是失手锄断了瓜根。父亲曾皙很生气,拿起杖(大棒)打他,把曾子打昏了。但他醒后仍然弹琴歌唱,作出快乐的样子。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曾子做的太过分了,认为“小打可以接受,但大打应该逃走”,就严厉地批评曾子。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做到“吾日三省”。还处处以颜回为榜样向他学习。因此孔子特地向曾子讲授孝道的知识,就是后来的《孝经》。曾子的孝道十分出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奉养父母,虽然生活十分俭朴但是每餐必有酒肉供养父亲。还有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放弃了多次去异地做官的机会。二是尊敬父母,与父母在一起时不敢大声说话,曾子做什么事都请示父母。三是取悦父母,“耘瓜受杖”的故事就是曾子刻意取悦父母的典型事件。四是思念父母。曾子三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曾子七天没喝一点汤水,并守孝三年。有一次他吃生鱼,感觉味道很鲜美,但却把它吐了出来,别人问起原因,他说:“我母亲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生鱼的味道,现在我却吃了生鱼的美味,所以就把它吐出来了。”从此以后,终生不再吃生鱼。双亲去世以后,曾子每次观看丧礼,都会想起死去的父母,经常泪水浸湿衣襟。
曾子一生从事的主要事业是讲学,原原本本地将孔子的教导传授给下一代学生。一次曾子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勇敢时,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曾子上承孔子,下传子思,孟子又学于“子思之门人”。孟子把儒学发扬广大,到西汉武帝时“罢黑出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国学。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以致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曾子有儿子曾元、曾申、曾华,孙子曾西,都以贤达闻名。
子 路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鲁国(今山东泗水县)人,因在当时季氏家做过家臣,也叫季路,小孔子9岁。
子路在孔门弟子中个性鲜明,以好勇耿直、性急直言而著称,具有侠客风范,其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38次。子路出身贫贱,但为人豪爽,曾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孔子称赞他说“由也好勇过我”。子路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跟随孔子期间,时时注意保护和维护师道尊严。他很敬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子路自述其政治志向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认为他可以在三年里把一个内有灾荒、外有敌人侵犯、夹在大国中间的中小国家治理好,能使国人个个有勇气、懂道理。子路做过卫国的蒲邑大夫,治蒲三年,井然有序。
子路随孔子归鲁后,先在季氏门下做官,后来又担任卫国执政大夫孔悝的邑宰。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子路闻讯后,本来可一走了之,但他不听同学高柴的劝告,只身赶来救孔悝。结果被乱军剁为肉酱,死前仍牢记孔子教导的“君子死而冠不免”,系好冠缨(帽子的带子)才就义。这就是有名的“结缨而死”的故事。孔子听闻卫国内乱,断言“子路必死,而高柴则返”。但得知子路被剁为肉酱后,大恸,吩咐下人倒掉所爱吃的肉酱。
从子路的经历我们可见孔子教育的成功之处。据《史记》记载,子路起初性情暴劣、好武力,头戴插有野鸡尾毛的帽子,腰间系着猪皮,要来欺负孔子。结果被孔子以“仁、义、礼、智、信”进行教育所折服,由此成为孔门弟子。
流传下来36孝的故事中的有“仲由负米”的故事,说的是子路早年由于家中贫穷,没有米吃,父母常以野菜充饥。因此子路经常翻山涉水到外地工作,换得白米背回家,来孝敬父母。后来当官后生活好了,每逢吃饭的时候总是望着当年背米的袋子感伤。他的儿子就问为什么,他说:“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如果能有现在丰盛的饭菜供养,该多好啊!”孔子听说后称赞子路的孝行,说:“子路生时竭力奉养双亲,死后念念不忘,真是孝子!”
子 夏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小孔子四十四岁,他出身贫寒,以精通文献典籍著称。
子夏曾有从政经历,中年担任过鲁国莒城父宰(县令)。孔子死后,子夏到了魏国,被魏文侯请为国师。晚年子夏聚徒讲学于魏国的西河地方(今河南安阳),从学者有三百多人,人才辈出。战国时一批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如李悝、吴起及商鞅,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李斯、韩非也是其再传弟子。子夏在继承孔子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发扬孔子经世致用的思想,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孔子曾称赞子夏是好学深思有志务实的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传说:皮影戏的创造者。皮影是用牛皮雕镂成人物,用灯光使其照映在屏幕上,伴以说唱的中国传统文艺。相传战国时期,子夏在魏国讲学时,利用皮影戏招揽众人来听讲,至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
◎成语:三豕渡河。《吕氏春秋》记载,子夏在卫国听到有人在读历史书:“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就纠正道:“不是三豕,而是‘己亥’年。”后人多以“三豕渡河”比喻文字的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三兽渡河”的成语。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故事:子夏丧子。
曾参在60岁时,与子夏、段干木设教于西河。子夏的儿子不幸病死了,子夏非常悲伤,眼睛都哭瞎了。曾参听说后,赶忙前去看望。子夏哭,曾参也哭。子夏哭着说:“天哪,我有什么罪过,这样来惩罚我呢?”曾参听后有些生气,并直率地说:“子夏,你为何无罪呢?过去我与你共同跟着孔夫子学于洙、泗那个地方,老了又退居于西河之上,可是西河的人都知道你,而不熟悉孔夫子,这是你 的一个罪过吧!当你的父母亲去世时,西河人都不知道,这是你的第二个罪过吧!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却哭瞎了眼,没有不知道的,这是你的第三个罪过了。”子夏听了,甚为信服,随之丢下手中的拐杖,深深拜谢说:“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
闵子骞
(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卫国人(今濮阳县渠村乡大闵城人),孔子高徒,为二十四孝子之一,以德行和颜渊并称。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觉得有理,遂罢。后母为此感悟,深悔往事所非,后待诸子如一。孔子对子骞着一行为赞赏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后人根据这一历史故事,改编一出戏剧叫“鞭打芦花”,观者无不戚然泪下,
冉伯牛
〖冉伯牛〗(生卒年不详)姓冉,名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人。出身"贱人"家族。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者之一。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任中都宰。孔子在总结其学生特长时,把他列为德行优秀者之列。孟子在评论孔门弟子时则把他列为德行的首位,可见其在仁德修养方面有突出成就。他能注意平日的接人待物之礼节,受到称赞,《尸子》中记载孔子在接人待物方面经常请他来侍奉和帮助。他为人端庄正派,孟子认为他的行为大体与孔子相似;王充则认为他的德才达到了称圣的程度。班固和王充则认为他是行善而遭恶疾的典型,可见他的德行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历代官府对他都很尊崇。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东巡,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列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二十七年(739)赠"□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东平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改封为"□公",从祀孔子。
颜 回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学生,在孔门弟子中德行第一。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小孔子30岁。他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名无繇(由),字季路,亦称颜路,小孔子6岁。颜回应该是在16、7岁时,在孔子退而修五经的时候成为孔子弟子的,从此一直跟随孔子学习生活,终身未做官,二十九岁头发全白,四十一岁死去。
颜回家境清寒,但能安贫乐道,越显得他品德高尚,还有闻一知十的才能。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出生入死忠贞不渝,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最佳人选。《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回的句子。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死时,孔子悲恸欲绝,说“天亡我”。
颜回的故事较多,较著名的有“颜回偷食”。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一次被围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食物了。子贡就找机会突围,用私房钱买得一石米(石是古代计量单位,约相当现在130-150斤)。颜回就去煮饭。谁料子贡在井边远远看去,见到颜回在吃煮熟的饭,于是很不高兴就去问孔子:“对于仁人廉士,贫穷能够改变他们的品德吗?”孔子回答:“品德改变了怎么能够称为仁呢?”子贡再问:“就算是颜回也一样吗?”孔子说:“是的。”子贡就把颜回偷吃饭的事情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个仁义的人已经很久了,虽然听你说了,我还是不怀疑颜回的品德,其中必然有原因。你就不要追究了,我来问他”。于是召见颜回问:“我梦到了先人,不知是否有什么启示?你煮饭好了吧,让我来祭祀先人。”颜回说:“刚才有些灰尘落在饭中,置之不洁,弃之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但却不可用来祭祀了。”孔子说:“好啊,如果是我也会吃掉沾上灰尘的饭的。”颜回出,孔子对身边的弟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个君子,并不是今日啊。”弟子们由此服之。
子 张
子张是孔子门下最著名学生之一。姓颛(chuan)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时陈国人,小孔子48岁。子张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后来形成以其为代表的“子张之儒”。
据《论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张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性格较孤僻,为人宽容大度,勤学好问,关心政治。经常同孔子讨论问题,向孔子"问干禄"、"问行"、"问仁"、"问政"、"问明"、"问十世可知"、"问善人之道"、"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问何如斯可以从政"等等。
子张流传下来的故事是“叶公好龙”。讲的是子张要拜见鲁哀公,但等了七天,哀公还没有见到。于是就让随从去告诉哀公,说:“我听说国君爱好贤明人士,因此我不远千里,一路风尘,不敢休息来拜见。但是没想到等了七天没有结果。哀公所谓的好士,就象叶公(子高)之好龙。有一人叫叶公很喜欢龙,经常画龙、雕龙。天上的龙听到这事,就来看他,把头藏在门后,尾巴到了厅堂。叶公见之,失魂落魄,六神无主,落荒而逃。所以说,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喜欢象龙但不是龙的东西。”
有 子
有子(公元前518~?) 名若,字子若,是现在山东肥城市人。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小孔子43岁。孔门弟子中被尊称为“子”的为数不多,可见有子的地位不一般,传说是有子和曾子编纂了《论语》一书。有子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礼之用,和为贵”、“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等观点。
孔子死后,因有子的气质样貌很象孔子,因此一些弟子(子夏、子张、子游)考虑推选有子登上孔子的师座,可是曾子却坚决反对,最后维持了孔子的师道尊严。
关于有子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是“有”这个姓氏十分少见,可谓天下少“有”。据统计目前全国只有3000多人。中国传说远古时期,有个部落首领善于在树上建房子。房屋建在大树上就象鸟巢一样,既可避开野兽攻击,还可防潮。因此这位首领就被称为“有巢氏”,为有姓的始祖。
传说历代皇帝过年过节祭奉孔子的时候,同时祭奉有子,但是就没听说哪儿有姓“有”的人,于是就下圣旨在全国各地寻找,从明朝的永乐年间一直找到清朝的嘉庆年间才找到,然后就给有氏家族免去一切杂役差税,并发放俸禄。
曾 子
曾参(前505——前435)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曾子的父亲叫曾点,字皙(XI),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曾皙在孔子的学生中属于狂者(敢说敢为、不拘小节的人)。有一次,曾皙和子路、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问起各人的志向,曾皙说:“晚春的时候,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孔子对他表述的和平世界表示赞同,就说“吾与点同欤!”
曾子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六艺,并积极参加劳动,十分孝顺。流传下来有“耘瓜受杖”的故事:曾子跟随父亲在在瓜地里劳动除草,但是失手锄断了瓜根。父亲曾皙很生气,拿起杖(大棒)打他,把曾子打昏了。但他醒后仍然弹琴歌唱,作出快乐的样子。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曾子做的太过分了,认为“小打可以接受,但大打应该逃走”,就严厉地批评曾子。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做到“吾日三省”。还处处以颜回为榜样向他学习。因此孔子特地向曾子讲授孝道的知识,就是后来的《孝经》。曾子的孝道十分出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奉养父母,虽然生活十分俭朴但是每餐必有酒肉供养父亲。还有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放弃了多次去异地做官的机会。二是尊敬父母,与父母在一起时不敢大声说话,曾子做什么事都请示父母。三是取悦父母,“耘瓜受杖”的故事就是曾子刻意取悦父母的典型事件。四是思念父母。曾子三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曾子七天没喝一点汤水,并守孝三年。有一次他吃生鱼,感觉味道很鲜美,但却把它吐了出来,别人问起原因,他说:“我母亲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生鱼的味道,现在我却吃了生鱼的美味,所以就把它吐出来了。”从此以后,终生不再吃生鱼。双亲去世以后,曾子每次观看丧礼,都会想起死去的父母,经常泪水浸湿衣襟。
曾子一生从事的主要事业是讲学,原原本本地将孔子的教导传授给下一代学生。一次曾子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勇敢时,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曾子上承孔子,下传子思,孟子又学于“子思之门人”。孟子把儒学发扬广大,到西汉武帝时“罢黑出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国学。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以致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曾子有儿子曾元、曾申、曾华,孙子曾西,都以贤达闻名。
子 路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鲁国(今山东泗水县)人,因在当时季氏家做过家臣,也叫季路,小孔子9岁。
子路在孔门弟子中个性鲜明,以好勇耿直、性急直言而著称,具有侠客风范,其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38次。子路出身贫贱,但为人豪爽,曾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孔子称赞他说“由也好勇过我”。子路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跟随孔子期间,时时注意保护和维护师道尊严。他很敬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子路自述其政治志向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认为他可以在三年里把一个内有灾荒、外有敌人侵犯、夹在大国中间的中小国家治理好,能使国人个个有勇气、懂道理。子路做过卫国的蒲邑大夫,治蒲三年,井然有序。
子路随孔子归鲁后,先在季氏门下做官,后来又担任卫国执政大夫孔悝的邑宰。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子路闻讯后,本来可一走了之,但他不听同学高柴的劝告,只身赶来救孔悝。结果被乱军剁为肉酱,死前仍牢记孔子教导的“君子死而冠不免”,系好冠缨(帽子的带子)才就义。这就是有名的“结缨而死”的故事。孔子听闻卫国内乱,断言“子路必死,而高柴则返”。但得知子路被剁为肉酱后,大恸,吩咐下人倒掉所爱吃的肉酱。
从子路的经历我们可见孔子教育的成功之处。据《史记》记载,子路起初性情暴劣、好武力,头戴插有野鸡尾毛的帽子,腰间系着猪皮,要来欺负孔子。结果被孔子以“仁、义、礼、智、信”进行教育所折服,由此成为孔门弟子。
流传下来36孝的故事中的有“仲由负米”的故事,说的是子路早年由于家中贫穷,没有米吃,父母常以野菜充饥。因此子路经常翻山涉水到外地工作,换得白米背回家,来孝敬父母。后来当官后生活好了,每逢吃饭的时候总是望着当年背米的袋子感伤。他的儿子就问为什么,他说:“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如果能有现在丰盛的饭菜供养,该多好啊!”孔子听说后称赞子路的孝行,说:“子路生时竭力奉养双亲,死后念念不忘,真是孝子!”
子 夏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小孔子四十四岁,他出身贫寒,以精通文献典籍著称。
子夏曾有从政经历,中年担任过鲁国莒城父宰(县令)。孔子死后,子夏到了魏国,被魏文侯请为国师。晚年子夏聚徒讲学于魏国的西河地方(今河南安阳),从学者有三百多人,人才辈出。战国时一批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如李悝、吴起及商鞅,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李斯、韩非也是其再传弟子。子夏在继承孔子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发扬孔子经世致用的思想,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孔子曾称赞子夏是好学深思有志务实的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传说:皮影戏的创造者。皮影是用牛皮雕镂成人物,用灯光使其照映在屏幕上,伴以说唱的中国传统文艺。相传战国时期,子夏在魏国讲学时,利用皮影戏招揽众人来听讲,至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
◎成语:三豕渡河。《吕氏春秋》记载,子夏在卫国听到有人在读历史书:“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就纠正道:“不是三豕,而是‘己亥’年。”后人多以“三豕渡河”比喻文字的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三兽渡河”的成语。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故事:子夏丧子。
曾参在60岁时,与子夏、段干木设教于西河。子夏的儿子不幸病死了,子夏非常悲伤,眼睛都哭瞎了。曾参听说后,赶忙前去看望。子夏哭,曾参也哭。子夏哭着说:“天哪,我有什么罪过,这样来惩罚我呢?”曾参听后有些生气,并直率地说:“子夏,你为何无罪呢?过去我与你共同跟着孔夫子学于洙、泗那个地方,老了又退居于西河之上,可是西河的人都知道你,而不熟悉孔夫子,这是你 的一个罪过吧!当你的父母亲去世时,西河人都不知道,这是你的第二个罪过吧!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却哭瞎了眼,没有不知道的,这是你的第三个罪过了。”子夏听了,甚为信服,随之丢下手中的拐杖,深深拜谢说:“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
闵子骞
(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卫国人(今濮阳县渠村乡大闵城人),孔子高徒,为二十四孝子之一,以德行和颜渊并称。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觉得有理,遂罢。后母为此感悟,深悔往事所非,后待诸子如一。孔子对子骞着一行为赞赏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后人根据这一历史故事,改编一出戏剧叫“鞭打芦花”,观者无不戚然泪下,
冉伯牛
〖冉伯牛〗(生卒年不详)姓冉,名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人。出身"贱人"家族。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者之一。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任中都宰。孔子在总结其学生特长时,把他列为德行优秀者之列。孟子在评论孔门弟子时则把他列为德行的首位,可见其在仁德修养方面有突出成就。他能注意平日的接人待物之礼节,受到称赞,《尸子》中记载孔子在接人待物方面经常请他来侍奉和帮助。他为人端庄正派,孟子认为他的行为大体与孔子相似;王充则认为他的德才达到了称圣的程度。班固和王充则认为他是行善而遭恶疾的典型,可见他的德行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历代官府对他都很尊崇。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东巡,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列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二十七年(739)赠"□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东平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改封为"□公",从祀孔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