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晚期究竟为啥洋人怕中国百姓却不怕晚清政府?
2024-11-24 广告
清末的中国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经过太平天国的折腾以后,基本已经算是元气大伤。但是,统治者还是不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他们始终认为百姓一旦得势就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清末统治阶级都是短视的。
他们妄想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思想。哪怕买来了洋枪洋炮,还是要用封建思想去统治臣民。
事实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者并非看不到东、西之间的巨大差距,但是,他们的脑子里面对这种差距并不以为然。对于这些人来说,如何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巩固住地位和权力才是最要紧的。有可能危及到自己地位的事情,他们绝对是不会去做的。
因此,洋务派的改革终究只有一个可能——失败!
慈禧太后从来就对西方的东西不感冒,她更不愿意学习那些思想和技术,如果有可能的话,她甚至想要让中国彻底与世隔绝,然后,自己坐在至高无上的宝座上千秋万代。
就像她说的那样,任何让她不高兴的人或者物,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她可以为了自己的生日挪用军费、掏空国库。但是,她也知道洋人始终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于是,在义和团爆发以后,她选择了支持,利用汉人去对抗洋人,希冀依靠神秘的力量将其赶出中国。
事实上,慈禧的种种作为都不过是为了延续自己的权力,她所考虑的始终都只有自己的利益。在她的利益面前,整个大清国的未来根本就无足轻重,国家将来会不会灭亡并不重要,只要不灭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不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就行了。所以说,他们的眼中只有家没有国,看中的永远只是自己的一腔私欲。
有了这样的统治者,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清朝的百姓对于国家如此淡漠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根本就不关心百姓的死活,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就和百姓割裂了。百姓根本不会爱护这个所谓的政权,在灾难到来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为推翻它而出力。慈禧在位的时候,中国已经是积贫积弱,但是,她依然愿意用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去换回自己的京城,换回自己的荣华富贵。
四亿五千万对于慈禧来说不过是个数字,她没有物力维艰的概念,毕竟,那些银子又不需要从她的口袋里出,大清的国民一人一两凑一凑就行了嘛!如果自己有需要,再行征收便是。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百姓对于国家整体是失望的,他们不可能用自己的全部身家去“结与国之欢心”。
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百姓们看着气势汹汹的英国舰队,并没有想象中的义愤填膺,也没有想象中的跪地求饶,他们便显得异常冷静、异常冷漠。黑压压一片的中国百姓,站在江岸边,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斗争,他们就如同看热闹一样冷漠的看着进犯的敌国军队。
梁先生曾说:“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国家不过是统治者的私产,是人家的国家,朝廷从来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待,这样的国家,朝廷,官府,与老百姓何干呢?”
中国人有一句古语:“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说,皇帝如何看待臣子,臣子就会如何报答君王。如果皇帝不看重臣子的生命,那么大臣将会将皇帝视为仇敌,欲杀之而后快。
可以说,这句话就是晚晴末期中国的真实写照,既然,慈禧根本就不关心百姓的死活,那么,就不要奢望百姓能够为国捐躯。百姓不揭竿而起就已经是非常稀奇的事情了,又怎么能说他们麻木不仁呢?就好像一个人天天受欺负,当欺负他的人濒临死亡的时候,就不要奢望受欺负的人施以援手。
所以说,有人指责清朝的百姓不爱国,这是不对的。虽然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是,那也要给百姓一个爱国的理由呀。
他们既然已经不被当做国人,那么,你又怎么要求他们为国家奋战呢。清政府腐败透顶,对外媚颜屈膝摇尾乞怜,对内横征暴敛残酷压迫。百姓民不聊生,已经恨透了这个大清帝国,你还能指望为这个给他们带来无尽屈辱和灾难的政府卖命吗?哀莫大于心死,当然,老百姓也会变得麻木不仁了。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涌现出了多少英雄儿女啊!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深深明白,他们身后就是家园,保卫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它们是真正将国视为自己的家的。历史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可以让后人时时惕厉自省,看着清朝的凄惨下场,我们就更加应该引以为戒,绝不能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