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呢?
处在不同年龄阶段,同一个人所思考的问题是有很大不同的,李鸿章也不例外。
年轻时,李鸿章用心读书,意在考取功名;
中年时,李鸿章平定起义,意在升官进爵;
老年时,李鸿章处心积虑,真正希望自己能够为国立功、为民谋福。
晚清的半壁江山,李鸿章老年时期,主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对于自己人生的总结与反思,尤其在甲午战争失败后。
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章投置闲散
在日本哄吓诈骗之下,1895年,李鸿章在日本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的签订,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浪,反对与日议和的百姓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回想签约过程,李鸿章感觉彻头彻尾就是奇耻大辱,李鸿章发下毒誓:余生再也不跨上日本领土一步。
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举行庆典,李鸿章将海军军费挪作庆典费用;
《马关条约》赔款日本2亿两白银。
全国上上下下、各界民众都把怒火指向李鸿章,李鸿章成为十足的清政府替罪鬼。
签完《马关条约》后,回到国内,清政府解除了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
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长达25年,说撤职就撤职,李鸿章立即无权无职。
想到李鸿章为了大清王朝兢兢业业几十年,就这样闲居家中,慈禧太后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慈禧太后希望李鸿章能够做点事情,以解除心中的烦闷。恰好这时候,俄国送来请帖。
祝贺沙皇加冕,带着棺材访欧
1896年春天,俄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邀请清政府派使臣参加。
因为不久之前,沙俄牵头联合三国,成功阻止了日本占领辽东半岛。清政府对沙俄感激不尽。
慈禧太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安排李鸿章作为头等专使,代表清政府前往俄国,祝贺沙皇尼古拉二世。
李鸿章欧洲之行就从俄国开始,接下来将要访问英法荷比德等欧洲国家。
这一年李鸿章已经是73岁高龄,当时人到七十古来稀。
担心自己访问途中发生不测,李鸿章命人用金丝楠木打造了一口棺材,派人抬着,跟随自己出访欧洲。
访问了俄英法荷比等国家后,1896年6月,李鸿章到达了德国。
德国是这次访问的最后一站,也是李鸿章最期待、打算最用心考察的一站。
德国所见所闻,李鸿章惊讶不已
德军司令官亲自等候在火车站,迎接李鸿章。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接见了李鸿章,李鸿章十分感动。
德国外交官陪同李鸿章参观了德国很多地方、很多厂房以及医院。
民众生活
当时的德国已经开始使用电灯照明。
在民众家中,李鸿章看见了吊在屋顶的电灯。夜晚,德国民众家中亮如白昼。
李鸿章在民众家中看见有线电话,并现场与德皇威廉二世进行了通话。
城市交通
德国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贯通了铁轨与火车,远距离交通非常便捷。
医疗科技
令李鸿章感到万分神奇的事情是,德国医生能用X射线机器拍摄照片,钻进人体骨头缝隙中的子弹,都能够看得比较清楚。
钢铁生产
参观德国钢铁制造厂的时候,远远望去,大片大片钢板从机器中被推出来、一根一根钢管从机器中被吐出来,李鸿章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