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配合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家长和老师如何配合?
家长和老师配合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家长和老师如何配合?在我看来,家长与老师要配合得好,就需要做到互相尊重、愿意沟通且互相谅解、教育节奏一致、愿意做对方与孩子之间的桥梁。
一、互相尊重。
尊重是一切友好配合的基础。家长与老师互相尊重,才能做到在道德行为上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尊重长辈”“尊师重道”的真正内涵。
尊重,说起来简单,行动起来是不容易的。它要求表里如一,如果表面一套,内里一套,对于敏感、察觉力强的小孩来说,他们非常容易察觉,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如果家长表面上对老师客客气气,可背地里却贬低老师这个职业岗位,对老师有不屑的言论,那么孩子是不可能完全打从内心去尊重老师,自然也不会“信其道”。他们在学业上和道德行为上,很大概率就会不服老师的管教。
如果老师不尊重家长,对家长的职业划分等级,对部分低收入家庭带有歧视,无法对所有家长态度平等,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在其他同学面前产生自卑,甚至会对父母的能力产生质疑。
而这样一来,孩子是不可能得到快乐成长的。因此,家长和老师想要达到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目的,一定要先做到彼此打从内心里互相尊重。
二、愿意沟通且互相谅解。
家长与老师的配合,仅有尊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彼此沟通,且互相谅解。
无论什么关系,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产生误解。家长与老师的关系,要比其他关系要更微妙一些。一旦处理不好,对孩子成长会带来很负面的影响。因此,两者就更需要沟通且谅解。
举个例子,我有个教师朋友在家长群里跟家长们强调“教师与家长关系好,有利于提升孩子成绩”,结果有位家长解读成“要讨好老师,老师才会在学习上照顾孩子”。这位家长当时就很气恼,认为老师师德有问题,于是在群里直接开喷,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老师耐心解释后,他才明白老师原话没有任何暗示,于是向老师道歉。
像这位家长其实就是不太懂沟通,但好在还懂得谅解,再加上老师素质高,具有很强的耐心,最后才没有造成更坏的结果。
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家长对老师的话有歧义时,应该私下跟老师进行详细沟通,避免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误解,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
我们想要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健康快乐成长,沟通与互相谅解是必要条件。只有充分沟通和谅解,我们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合作关系,彼此在教育孩子路上,始终站在同一战线上。
三、教育节奏一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制作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换句话说,就是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节奏要保持一致。
那么,家长如何做到与老师的教育节奏保持一致?1、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课业,知道孩子的学习进展,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2、家长会要积极参与,多跟老师获取孩子在校的整体情况,并反馈在教育孩子时的一些困惑,获取老师的建议和意见。3、老师反馈孩子的行为问题时,要积极配合引导教育,而不是感觉受辱,然后打骂孩子完事。
总之,在教育孩子上,无论学习还是道德行为,家长和教师都要保持一定频率的沟通,并互相了解彼此的教育解决方案。彼此信任、默契配合,始终保持一致的教育节奏,这是孩子能健康成长的保障。
四、愿意做对方与孩子之间的桥梁。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或老师难免会因为一些言语或者行为而与孩子产生误解,使心理出现隔阂。这是,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甘愿做对方与孩子之间的桥梁,才能真正实现帮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举个例子,孩子上课走神,被老师当堂批评,结果自尊心受挫,觉得老师不喜欢他,学习上出现了懈怠和排斥。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告诉孩子:“老师重视一个学生,对学生有期待,才会直接点出学生的问题。这并不是针对,而是希望学生变得越来越好。相反,老师对一个学生彻底失望,他是不会管教学生,不会指出他的问题的。”总之,孩子对老师有误解时,家长要主动替老师去解释,帮助孩子理解老师的初衷,让孩子更客观地看待老师批评这件事。
同样,青春期前期(9-12岁)或者进入青春期阶段(13-18岁)的孩子很容易与父母产生分歧,对父母不满。老师在平时与学生接触中,如果发现学生对父母有微词,变得叛逆等,那么要积极引导学生看到父母工作生活艰辛的一面,教学生感恩。与此同时,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及时改变教育方式,避免破坏亲子关系。
总之,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如果能这样将心比心,互帮互助,主动去做彼此与孩子之间的桥梁,那么孩子在成长中,是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的。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家长和老师要如何配合,才能使孩子快乐成长?在我看来,家长与老师要配合得好,就需要做到互相尊重、愿意沟通且互相谅解、教育节奏一致、愿意做对方与孩子之间的桥梁。
对此,你们觉得呢?欢迎你留言探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