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蜀汉后期的名将,诸葛亮为什么杀他,因为他有反骨吗?
首先,我们必须澄清的是,没有任何一种记载表示诸葛亮有杀掉魏延的意思。
诸葛亮的动机
一方面,魏延跟诸葛亮其实是同一派系,都属于荆州集团,马谡守街亭的时候,魏延还被派去支援,而没有派吴懿,足见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
另一方面,史料中没有对魏延有反骨的记载,也没有他杀韩玄的事迹,这都是演义中杜撰的故事情节。相反,魏延在汉中之战后,被刘备提拔为汉中太守,要知道,当时大家心中都认为张飞是汉中太守的不二人选,刘备却出乎意料的任命了魏延。而魏延镇守汉中14年,也算是功勋卓著了。
退一万步说,蜀汉荆州被偷和夷陵之战后元气大伤,人才损失极其严重。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的失误又牵连了十几名将领。魏延已经是硕果仅存的大将了,杀掉他属于自毁长城,诸葛亮不会做这样的决策。
因此,诸葛亮没有杀魏延的动机。
祸起萧墙
说到魏延真正的死因,我们看诸葛亮死前秘密下达的命令,就可以看出端倪。诸葛亮秘密安排杨仪、费祎、姜维带领大军后撤,而当时诸葛亮正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曹魏坚守不战,蜀汉也没有失利,魏延是主张继续北伐的。
但诸葛亮可能出于谨慎的考虑,认为自己的死可能会动摇军心,因此主张撤退。之所以没安排魏延参与部署,是知道魏延的性格不可能同意。而除了魏延想要继续北伐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诸葛亮把死后的大军指挥权给了杨仪。
杨仪与魏延是同事关系,但私交不好,魏延是个性情高傲的人,大家都不与他一般见识,只有杨仪耿直,不买魏延的帐。魏延内心也十分瞧不起杨仪,杨仪对此十分恼怒,二人经常剑拔弩张,意见不合。魏延甚至多次曾经对着杨仪拔刀,诸葛亮觉得他俩都是人才,每次都来拉架。
诸葛亮知道只有杨仪能执行自己的意图,因而把大军委托给杨仪,同时也交代了,魏延如果不听话,就随他的便。
而这个安排,也为后面魏延之死埋下了伏笔。
公报私仇
杨仪肯定知道魏延不服自己,但不知道他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就先派费祎去探探魏延的口风。果不其然,魏延知道诸葛亮的安排后十分生气,竟然说出了大逆不道之话,“丞相虽然死了,但还有我魏延,怎么能够因为因为一个人的死就荒废了北伐大业?”。这个话也有可能是后来写史书的时候,有意抹黑魏延的,也有可能符合魏延桀骜不驯的性格。
费祎看魏延这么说,也不敢多劝,但魏延怕费祎回去走漏了风声,就把费祎扣下了,还逼他跟自己一起继续北伐。费祎也是个聪明人,骗魏延说,自己去帮他劝杨仪继续北伐,魏延同意后,费祎快马逃回大营。魏延醒悟过来后,为了阻止大军回撤,竟然搞起了破坏,他带着部下日夜兼程,赶在杨仪之前把所有撤回汉中的栈道都烧毁了。
事情发展到这步,魏延已经不是随他便就结束了的,杨仪跟魏延都派人给后主刘禅上书,说对方有意谋反。刘禅远在成都,收到书信后就向董允和蒋琬征询意见,估计是魏延平时得罪人太多,二人都支持杨仪。
史书上说,杨仪向南追上了魏延,而魏延掉头攻击杨仪。王平在阵前怒斥魏延部下,魏延这边的士兵知道理亏,纷纷作鸟兽散。而魏延向南逃到汉中,杨仪派马岱追上魏延,将其斩首,最后魏延被夷灭三族。
魏延真的有心谋反吗?杨仪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公报私仇呢?两个人只是对是否继续北伐有分歧,为何演变到刀兵相向?魏延是否有冤情呢?
真假难辨
在蜀汉的对手曹魏那里有不同的记载,《魏略》中说诸葛亮本来托付的是魏延,并不是杨仪。而杨仪因为与魏延有宿怨,怕他得到指挥权后不利于自己,因此率先发难,造谣魏延想北上投敌,同时率大军攻打魏延。魏延怕打起来之后,自己就跳进黄河也说不清楚了,于是选择了避而不战,最终被杀害。
这种说法,被认为是曹魏一方的传言,不如蜀国人陈寿写的可信度高,但也给了我们一些合理的猜测空间。
一方面,魏延跟诸葛亮其实是同一派系,都属于荆州集团,马谡守街亭的时候,魏延还被派去支援,而没有派吴懿,足见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
另一方面,史料中没有对魏延有反骨的记载,也没有他杀韩玄的事迹,这都是演义中杜撰的故事情节。相反,魏延在汉中之战后,被刘备提拔为汉中太守,要知道,当时大家心中都认为张飞是汉中太守的不二人选,刘备却出乎意料的任命了魏延。而魏延镇守汉中14年,也算是功勋卓著了。
退一万步说,蜀汉荆州被偷和夷陵之战后元气大伤,人才损失极其严重。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的失误又牵连了十几名将领。魏延已经是硕果仅存的大将了,杀掉他属于自毁长城,诸葛亮不会做这样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