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学的文化知识,上班以后为什么很少用上呢?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想过。
记得当年我的科室里分配来二位大学生,刚开始我是很高兴地,但没二天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这二位除去有个大学生名头外,做什么工作都要有人去教才能完成。
同其中的一位谈话,才知道当年给他们上课的教授,用的讲义是十年前的。这让我大吃一惊。教授是省了不少的事情,可学生跟着你学到了什么呢,大好的青春都浪费掉了。
一直以来,大学被当作是象牙塔般的存在,好像进了大学,就是人生的高峰了。而实际上大学生这一群体所表现出的素质令人堪忧。走入社会的他们要么是一张白纸一样,需要重新学习,要么是自高自大,用所学知识害人,大量的投毒事件几乎都有他们的影子。出了校门既能成为职场精英的人毕竟是少数。
概括地讲,感觉所学知识,进入到职场后大部分用不上,一是我们的教育存在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二是因为所学专业在毕业后,因为找的工作与其专业联系不大,所以用不上也就不奇怪了。
三,最重要的是,意识到这一点,却不能积极参与重新学习的人大有人在。
比如有个学生专业学的是市场营销,但毕业后却只能到中介公司当了一名雇员,心里落差巨大。做中介是与人打交道比较多的工作,按理说学得是市场营销,这方面应该有经验才是,但实际上他面对工作是焦头烂额,不能很好地融入到组织中,不能快速掌握与客户沟通交流的方法,对于做中介应该如何开始完全没有概念。无奈之下选择退出,又去找寻另一种工作去了。
综上所述,能意识到所学非所用的人,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这部分人会自觉地去充实知识,让自己跟上所在单位的步伐,努力适应新的职场需要,最终也位成为单位不可或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