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罗艺和小说隋唐演义中有何区别?
历史上的罗艺与演义中的罗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物。
先来说演义中的罗艺,在《隋唐演义》、《说唐》等演义小说中,罗艺之所以出名,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他的儿子罗成。罗艺早年间只是一名街头卖艺的民间艺人,在路过姜家集的时候,被姜老员外相中,成为了姜家的上门女婿,并将家中祖传的姜家枪法传授给了他。
但罗艺这个人并不安分,他在学习了半套枪法之后,便想着在当时的乱世之中有一番作为,于是投军从戎。由于罗艺的枪法绝伦,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当时南陈太宰秦旭将女儿许配给了罗艺,成婚后两人生下了罗成。
后来南陈被隋灭国,罗艺投降了隋朝,条件是永镇北平府,听调不听宣。后来在大破铜旗阵的时候,罗艺的原配姜夫人带着他和罗艺的大儿子罗松来找罗艺,两人在阵前对枪,但只学了半套姜家枪的罗艺当然不是姜夫人的对手,最后在瓦岗山众人的撮合下,夫妻二人重归于好。
在真实历史上的罗艺出身要比演义中高很多,他是隋朝左监门将军罗荣的儿子,在隋朝末年,罗艺在幽州自称为幽州总管,统辖幽、营二州。当时各路势力中李渊的大唐前景最好,罗艺审时度势之后决定投靠大唐。
投唐后的罗艺被封为燕王,并被赐姓为李。在攻打刘黑闼的战斗中,罗艺与太子李建成并肩作战,两人因此结缘,此后,罗艺便坚定地站在了太子这一派,一直帮助李建成与李世民作对,当时李世民派人到罗艺的营帐去办事,罗艺居然对来人无辜殴打,可见这时他为了李建成不惜得罪李世民。
后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上位,罗艺在贞观元年起兵反对李世民,但很快被镇压,罗艺带着亲信逃往突厥,路上被杀。
以上便是历史上的罗艺与演义中的罗艺,总的来看还是有很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