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发生“九子夺嫡”,为何乾隆传位却风平浪静?
只能说数量决定竞争无处不在,虽然乾隆帝的皇子不少,但比起康熙帝确实少了不少,而且康熙帝是直到去世之时,都没有确立储君,所以他的皇子们都对储君之位蠢蠢欲动,因此才会发生康熙帝晚年九子夺嫡事件。而乾隆帝虽然也没有立下储君,不过人家是做了几年有实权的太上皇,临死才交出皇权,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敢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就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所以康熙帝晚年九子夺嫡,那就一个热闹,可到了乾隆帝时期,毫无波澜地交接皇位。
康熙帝的那些皇子们康熙帝可是清朝历史上一位雄才伟略的君主,他幼年登基,前有权臣,后有藩王之乱,还有海外叛党以及国内反清势力,但凡康熙帝能耐差些,这大清的江山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所以康熙帝一生都勤勤恳恳治理江山,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优秀的人往往哪都优秀,虽然康熙帝一心都在江山上,不过在子嗣方面他也相当有成果。
据说康熙帝一生有三十五位皇子,就算去掉那些早夭的皇子,康熙帝还是有二十多位皇子成年。比起宋真宗就一个皇子,以及宋仁宗一辈子连个儿子都没有,康熙帝根本不用发愁江山后继无人。当然儿子多了,他也相当苦恼,因为他的儿子不仅多,还各个都很优秀。虽然他一直都想希望嫡子可以继承他的大位,甚至将刚出生的嫡子立为了太子,可惜他这个嫡子不争气,两度被他废掉,之后储君之位就一直悬空。
要知道清朝向来不在乎立嫡立长的制度,登大位者更注重贤能,再加上康熙帝又废了嫡子的太子之位,他那些儿子们早就蠢蠢欲动了。毕竟大家都是皇子,而且能耐谁也不比谁差,皇位面前人人平等。于是在康熙帝晚年,尤其是储君位悬空之时,这些皇子们该表现的表现,该竞争得玩命竞争,在通往至高皇权的路上使劲飞驰着,就怕晚了先机失去登位的机会。
当然这其中也有康熙帝的权术在里面,因为之前早立太子之后,前朝就有结党营私,这让康熙帝非常不安,为了巩固皇权,康熙帝有意不再次明确立下储君,这也让所有的皇子们似乎看到自己登位的可能。于是乎,康熙帝那些皇子们开始为了帝位争斗不休,可以想象康熙帝晚年九子夺嫡竞争的残酷性。
乾隆的皇子们要说清朝历史上可以与康熙帝匹敌的皇帝,乾隆帝算一个,乾隆帝在位期间不仅延续了康熙帝的盛世,而且连在位时间也是最接近康熙帝的一位皇帝,所以乾隆帝也是清朝一位相当优秀的帝王。他一生有十七位皇子,儿子也算不少了,但比起康熙帝,还是数量不够多,而且乾隆帝的儿子们大多数都早夭,甚至那些成年的皇子们中,还有不少没活过他的,所以仔细算下来,等到乾隆帝晚年时期,他可以传位的儿子不过几人。
也就是说跟康熙帝晚年相比,乾隆帝其实没有多少皇子能让他挑选的。而且更加让乾隆帝头疼的是,仅剩下的几个皇子,几乎就没有一个能够优秀到让乾隆帝都刮目相看的地步。这还真不是夸张的说法,别看最后乾隆帝选择了十五阿哥为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可从嘉庆帝即位后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也就是个稍微称职的守成之君。
清朝最长寿的帝王最主要的是乾隆帝还非常长寿,皇帝一旦到了晚年都会有些担心皇权旁落之事,乾隆帝寿命长,晚年也就比其他清朝帝王要长很多,乾隆帝自然得要紧紧抓住自己的皇权。这么一个强势又紧握皇权不放的皇帝在位,哪个皇子敢出来生事?尤其是乾隆帝的皇子数量不多,质量也不过硬,就更加不会有皇子上杆子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了。
简单点说乾隆帝就是比他爷爷康熙帝幸运,虽然儿子也一样不少,但死亡率太高,而且还是废物居多。比起康熙帝时期那些能文能武的皇子们,简直不是一个档次。所以乾隆帝都不用太费心,他的皇子们根本翻不起浪花,再加上他又长寿,愣是自己给自己弄个太上皇,亲眼看着皇权交替,他的传位能乱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