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之第四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一章的主题是“学习”。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1、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2、问题可以成为我最好的老师。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不经提问的学习过程是:订立计划——实施学习——回顾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既成的已有的知识,而不是你心中的困惑——那些待解的难题。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头脑内部,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这种学习模式也称“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的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昌谨丛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1、问题就像向导,引领着我们去接近这座知识的高山。
2、问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于已有知识的地基。
3、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特别重要。我们不妨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4、在上述的四个问题中,第(4)个问题最为特别,因为它可能会变成一项长期的任务,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富有挑战的、长期征战的历程。一个好的长时程问题,让我们成为“建构者”,因为我们不仅在学习知识,还在“建构答案”,在努力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筛选、评判和整合新旧知识,并把它们融汇成一个自洽的整体;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探索者”,主动地去探求未知的领域,拓宽“未知的未知”的边界,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现成的、边界明晰的知识的掌握;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一个“猎手”,知识是我们主动去侦察、寻觅、狩猎的猎物,而不是我们战战兢兢供奉着的或者亦步亦趋跟随着的对象。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它所希求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为了找到问题的解,我们可能会寻访任何可能的线索,查阅任何有益的资料,而不受既定的观点的束缚。
1、问题构成了学习的连续性。当没有问题引导时,可能我们常常只是零散、随性地去涉猎学习材料,去捕获一些不相干的知识。这种学习的结果是得到一盘知识的沙砾。而在问题牵引下的学习,则是连续不断地构筑着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连缀在一起晌好。
那些特别适合长期探索的根本性问题,不仅可以引发我们持久的求知冲动,还能迫使我们保持持续的思考。这个过程可以是几个月、几年甚至贯穿我们的一生。这些问题就像一根根富有韧性的细线,把五彩斑斓的知识、经验、思想和方法串接起来,使散落的沙砾变成一串富有光泽的珍珠。可以说,越成熟的学习者,越擅长做这类长时程的知识结构化的工作。《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介绍过这样的研究,有教育学家比较了物理学和历史学领域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组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两个领域中,专家的知识都不是对事实或公式的简单罗列和堆积,而是围绕着核心的概念或者“大观点”(big ideas)组织起来的,这些“大观点”引导着他们去构筑和拓展自己的领域。
2、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一位优秀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并在由此问题中开启卓越的心智旅程。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材料,大多数人只会做最浅耐樱层的加工,没有从深处审视,更不用说去做一些“解码”的工作。
解码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无须做太深入的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客体本意,不可擅自演化。而解码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看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能看出不同的意味。
解码的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也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可循。为了说明这个基本的规律,我们来想象一只在玩具店里经常能见到的“会说话的小黄鸭”。这只会念儿歌、会讲故事的鸭子在不同人的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1.在孩子眼中,他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于是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即孩子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2.在家长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可能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也就是说,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3.在玩具工程师的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设计小黄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想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也就是说,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事实上,在我们的学习中,也面临着“会说话的小黄鸭”的问题。大多数学习者,可能经常扮演的仅仅是一个“孩子”的角色,他们只关心这本书、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传递了哪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而只有少数人,才会从“家长”的角度,去审视构成这些内容的材料,对它们进行本质和属性上的概括,评价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而只有非常少的人,会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将其拆开来看个究竟。能坚持去做第三层次解读的人想必是不简单的。
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对信息材料的解码,需要用新知识来解构旧知识,是新旧知识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因而也会带来既有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于是我们内在的知识结构就不断动态地演变着。
教育心理学家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士,分为“常规型专长”和“适应型专长”两类,其中具有常规型专长的人具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系统,可以以很高的效率把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材料按照已有的框架进行分析,而具有适应型专长的人则可以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进化”,通过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来适应问题解决的需要。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通常是一个适应型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如下图:
学习应该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能够让人不闭塞,深度能够让人不只是学之皮毛。
对学习者来说,是否善于对信息材料进行解码决定了对知识的掌握效果。教育心理学新近的观点认为,对某一事物的知识掌握,应区分了解和知晓两个层次。
一部表面上简单易懂、朴素直白的作品,往往是有很深的功夫在里面的,也许是运用了很深的技巧,把那些原本的复杂性给简化了或者隐藏了起来,才造成了最让人晓畅的观感。你若是去深究它何以写得如此明白晓畅,也许能发现一座壮丽的地下宫殿。这种学习的方法,是把学习的材料当作可供主动观摩和探究的“样例”,因此也叫作“基于样例的学习”。其实很多领域的学习,就像学习绘画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临摹过程。在对作品的临摹或样例的深入探究中,我们会发现其中深厚的内涵、精巧细微的技法。
但凡学有所成者,多重视深度学习。
三个寻找解码入口的路径:
一个解码者,应该做到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即我们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
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去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境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
不同才有知识,才有新意,才有新的发现。这正应了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做中学”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我个人的学习中,我也把这个方法当作学习最重要的一环,并且是学习真正为我所用的一步。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学习都要“做中学”。有些领域本来就适合“做中学”,而另一些实施起来就会比较难。
游戏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虽然游戏上手必然要经历一个熟悉故事背景、掌握基本操作和形成游戏策略的学习过程,但“学习”一款游戏的感觉一般都不明显,因为这个过程往往被巧妙地设计成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任务和挑战,这样玩家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同时游戏的天然优势也让学习变得自然而有趣:
1.调用多种感官的即时反馈;
2.动态多变的情境和挑战避免了单调枯燥;
3.与玩家学习曲线动态匹配的挑战难度,使玩家既不会因挑战过难而严重受挫,也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失去兴味。
我们会发现,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老师在他们的教学中或多或少也会表现出上面三个特点,比如多媒体和多样化教具的使用,比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模拟练习,又比如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动态地调整测试的难度。
每一个学习者或多或少都是一个自学者,所以脱离了游戏的条件,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条件,我们如何才能够做中学,如何才能通过积极的操练来优化我们学习的效果,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想先给大家传递一个基本的学习理念,那就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关于练习在学习中价值的一个更直接的证据来自Dunlosky等多名心理学家于2013年发表的一篇文献综述。这项研究整合分析了约400篇学习心理学领域的论文,对教育界常用的10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定,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通用有效性最高的。
在大多数知识性领域,自学者如何操练?
对此,我想再提出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就是: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写作是一种技能,玩牌是一种技能,炒股是一种技能,表演是一种技能,歌唱是一种技能,创意是一种技能,设计是一种技能,说服是一种技能,解题是一种技能,思考也是一种技能……这些技能都跟学习紧密相关,都离不开信息和知识,但又远远不止于此。获得技能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一开始这种能力非常弱小。
不管我们想学或者正在学的是哪一个领域的知识,我们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把它当成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
写作带来的另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互联网时代,你写的东西,获得的评论,这些评论中可能蕴含着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指出你某个知识性的错误,或者想法上的局限性,或者认知上的某一个盲点。
在体育、音乐等领域,学习者能得到高水平老师长年累月的指导,而在一些领域,学习者只能依靠自学,自学怎么来获得反馈呢?一个方法是找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者略高于自己的“写作同伴”,两人互相切磋。另一个方法是把经典作品当做老师,让它们来给自己反馈。
游戏式操练,即“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洞见。
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而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过是所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映射。
2、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
3、在表面上不相关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
从这一章我们学到:
1、要明确,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知识为我们所用,让所学能作用于现实。
2、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做中学。
3、学习中要善于提问,让问题作为向导,引导我们去探索知识。
4、比较好的学习途径有:
(1)主动建构知识,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
(2)对信息(学习的东西)要学会解码
(3)要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系统
(4)要想把所学知识内化,可以运用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1、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2、问题可以成为我最好的老师。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不经提问的学习过程是:订立计划——实施学习——回顾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既成的已有的知识,而不是你心中的困惑——那些待解的难题。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头脑内部,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这种学习模式也称“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的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昌谨丛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1、问题就像向导,引领着我们去接近这座知识的高山。
2、问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于已有知识的地基。
3、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特别重要。我们不妨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4、在上述的四个问题中,第(4)个问题最为特别,因为它可能会变成一项长期的任务,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富有挑战的、长期征战的历程。一个好的长时程问题,让我们成为“建构者”,因为我们不仅在学习知识,还在“建构答案”,在努力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筛选、评判和整合新旧知识,并把它们融汇成一个自洽的整体;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探索者”,主动地去探求未知的领域,拓宽“未知的未知”的边界,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现成的、边界明晰的知识的掌握;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一个“猎手”,知识是我们主动去侦察、寻觅、狩猎的猎物,而不是我们战战兢兢供奉着的或者亦步亦趋跟随着的对象。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它所希求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为了找到问题的解,我们可能会寻访任何可能的线索,查阅任何有益的资料,而不受既定的观点的束缚。
1、问题构成了学习的连续性。当没有问题引导时,可能我们常常只是零散、随性地去涉猎学习材料,去捕获一些不相干的知识。这种学习的结果是得到一盘知识的沙砾。而在问题牵引下的学习,则是连续不断地构筑着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连缀在一起晌好。
那些特别适合长期探索的根本性问题,不仅可以引发我们持久的求知冲动,还能迫使我们保持持续的思考。这个过程可以是几个月、几年甚至贯穿我们的一生。这些问题就像一根根富有韧性的细线,把五彩斑斓的知识、经验、思想和方法串接起来,使散落的沙砾变成一串富有光泽的珍珠。可以说,越成熟的学习者,越擅长做这类长时程的知识结构化的工作。《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介绍过这样的研究,有教育学家比较了物理学和历史学领域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组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两个领域中,专家的知识都不是对事实或公式的简单罗列和堆积,而是围绕着核心的概念或者“大观点”(big ideas)组织起来的,这些“大观点”引导着他们去构筑和拓展自己的领域。
2、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一位优秀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并在由此问题中开启卓越的心智旅程。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材料,大多数人只会做最浅耐樱层的加工,没有从深处审视,更不用说去做一些“解码”的工作。
解码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无须做太深入的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客体本意,不可擅自演化。而解码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看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能看出不同的意味。
解码的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也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可循。为了说明这个基本的规律,我们来想象一只在玩具店里经常能见到的“会说话的小黄鸭”。这只会念儿歌、会讲故事的鸭子在不同人的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1.在孩子眼中,他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于是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即孩子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2.在家长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可能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也就是说,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3.在玩具工程师的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设计小黄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想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也就是说,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事实上,在我们的学习中,也面临着“会说话的小黄鸭”的问题。大多数学习者,可能经常扮演的仅仅是一个“孩子”的角色,他们只关心这本书、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传递了哪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而只有少数人,才会从“家长”的角度,去审视构成这些内容的材料,对它们进行本质和属性上的概括,评价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而只有非常少的人,会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将其拆开来看个究竟。能坚持去做第三层次解读的人想必是不简单的。
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对信息材料的解码,需要用新知识来解构旧知识,是新旧知识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因而也会带来既有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于是我们内在的知识结构就不断动态地演变着。
教育心理学家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士,分为“常规型专长”和“适应型专长”两类,其中具有常规型专长的人具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系统,可以以很高的效率把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材料按照已有的框架进行分析,而具有适应型专长的人则可以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进化”,通过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来适应问题解决的需要。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通常是一个适应型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如下图:
学习应该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能够让人不闭塞,深度能够让人不只是学之皮毛。
对学习者来说,是否善于对信息材料进行解码决定了对知识的掌握效果。教育心理学新近的观点认为,对某一事物的知识掌握,应区分了解和知晓两个层次。
一部表面上简单易懂、朴素直白的作品,往往是有很深的功夫在里面的,也许是运用了很深的技巧,把那些原本的复杂性给简化了或者隐藏了起来,才造成了最让人晓畅的观感。你若是去深究它何以写得如此明白晓畅,也许能发现一座壮丽的地下宫殿。这种学习的方法,是把学习的材料当作可供主动观摩和探究的“样例”,因此也叫作“基于样例的学习”。其实很多领域的学习,就像学习绘画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临摹过程。在对作品的临摹或样例的深入探究中,我们会发现其中深厚的内涵、精巧细微的技法。
但凡学有所成者,多重视深度学习。
三个寻找解码入口的路径:
一个解码者,应该做到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即我们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
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去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境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
不同才有知识,才有新意,才有新的发现。这正应了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做中学”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我个人的学习中,我也把这个方法当作学习最重要的一环,并且是学习真正为我所用的一步。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学习都要“做中学”。有些领域本来就适合“做中学”,而另一些实施起来就会比较难。
游戏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虽然游戏上手必然要经历一个熟悉故事背景、掌握基本操作和形成游戏策略的学习过程,但“学习”一款游戏的感觉一般都不明显,因为这个过程往往被巧妙地设计成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任务和挑战,这样玩家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同时游戏的天然优势也让学习变得自然而有趣:
1.调用多种感官的即时反馈;
2.动态多变的情境和挑战避免了单调枯燥;
3.与玩家学习曲线动态匹配的挑战难度,使玩家既不会因挑战过难而严重受挫,也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失去兴味。
我们会发现,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老师在他们的教学中或多或少也会表现出上面三个特点,比如多媒体和多样化教具的使用,比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模拟练习,又比如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动态地调整测试的难度。
每一个学习者或多或少都是一个自学者,所以脱离了游戏的条件,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条件,我们如何才能够做中学,如何才能通过积极的操练来优化我们学习的效果,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想先给大家传递一个基本的学习理念,那就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关于练习在学习中价值的一个更直接的证据来自Dunlosky等多名心理学家于2013年发表的一篇文献综述。这项研究整合分析了约400篇学习心理学领域的论文,对教育界常用的10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定,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通用有效性最高的。
在大多数知识性领域,自学者如何操练?
对此,我想再提出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就是: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写作是一种技能,玩牌是一种技能,炒股是一种技能,表演是一种技能,歌唱是一种技能,创意是一种技能,设计是一种技能,说服是一种技能,解题是一种技能,思考也是一种技能……这些技能都跟学习紧密相关,都离不开信息和知识,但又远远不止于此。获得技能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一开始这种能力非常弱小。
不管我们想学或者正在学的是哪一个领域的知识,我们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把它当成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
写作带来的另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互联网时代,你写的东西,获得的评论,这些评论中可能蕴含着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指出你某个知识性的错误,或者想法上的局限性,或者认知上的某一个盲点。
在体育、音乐等领域,学习者能得到高水平老师长年累月的指导,而在一些领域,学习者只能依靠自学,自学怎么来获得反馈呢?一个方法是找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者略高于自己的“写作同伴”,两人互相切磋。另一个方法是把经典作品当做老师,让它们来给自己反馈。
游戏式操练,即“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洞见。
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而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过是所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映射。
2、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
3、在表面上不相关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
从这一章我们学到:
1、要明确,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知识为我们所用,让所学能作用于现实。
2、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做中学。
3、学习中要善于提问,让问题作为向导,引导我们去探索知识。
4、比较好的学习途径有:
(1)主动建构知识,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
(2)对信息(学习的东西)要学会解码
(3)要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系统
(4)要想把所学知识内化,可以运用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