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阅读感悟(三)――隐恶扬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成语“隐恶扬善”就来源于《中庸》。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到:“好察迩言;隐恶扬善。”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许多人并不清楚。《弟子规》里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说别人的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善行。但是生活中这种人实在太少。
说别人的不好,本身就是不好的行为,但是现实在喜欢说别人不好的人很多。就连我自认为是修行人,有时也对别人的缺点也深恶痛绝,难以忘记,偶尔还会说出来。
《六祖坛经》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非即我非,同体大悲心。”
印光大师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勿论人非。看别人都是佛菩萨,唯有自己是凡夫。”
圣人的思想观念和普通人真是太不一样了,我们凡夫很难理解。或者即使理解,想模仿学习,也很难落实到实际中。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越优秀,越能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好素质。素质越差的人越能看到别人的不足和瑕疵。
现代人经常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我们看别人是什么,自己就是什么。这在心理学中叫“投射”。
参考朱熹《中庸章句》对此段的解释:“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
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
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成语“隐恶扬善”就来源于《中庸》。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到:“好察迩言;隐恶扬善。”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许多人并不清楚。《弟子规》里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说别人的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善行。但是生活中这种人实在太少。
说别人的不好,本身就是不好的行为,但是现实在喜欢说别人不好的人很多。就连我自认为是修行人,有时也对别人的缺点也深恶痛绝,难以忘记,偶尔还会说出来。
《六祖坛经》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非即我非,同体大悲心。”
印光大师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勿论人非。看别人都是佛菩萨,唯有自己是凡夫。”
圣人的思想观念和普通人真是太不一样了,我们凡夫很难理解。或者即使理解,想模仿学习,也很难落实到实际中。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越优秀,越能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好素质。素质越差的人越能看到别人的不足和瑕疵。
现代人经常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我们看别人是什么,自己就是什么。这在心理学中叫“投射”。
参考朱熹《中庸章句》对此段的解释:“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
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
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